![](https://img.haomeiwen.com/i4284019/143c509c55df802e.jpg)
金星说:给孩子穿名牌,全是大人闹的!
没有天生就懂得攀比虚荣的孩子,也没有天生就知道节俭朴素的孩子。
——严选菌
01开名车接孩子,是对是错?
最近,在网上看了件事。
有位霍先生开跑车接送孩子上学,有家长不满,认为会让孩子产生攀比心理,班主任就在家长群里提出此事,甚至有家长让霍先生辆普通点的车,“反正你们也不差钱。”
霍先生忍不住反驳:“钱是我辛苦赚来的不偷不抢,想给孩子最好的有啥不对?”
结果,下一秒就被移出群聊。
此事被爆光后,网民的评价大都倾向霍先生,认为霍先生说得对。
更有人指出:“攀比的是家长自己吧!如果孩子有攀比心,老师和家长就去引导啊!”
亚当·斯密认为,人类的许多不幸,主要源于不同阶层之间的比较,特别是较低者与较高者比较。
在这起事件中,“担心”孩子的家长大概是这么想的:这可是豪车啊!咱家买不起,要是被孩子问到了,该怎么办?孩子也想要一辆怎么办?
告诉孩子自己买不起,那岂不是很没面子?
家长因嫉妒人有我无,觉得要是日后被点出来,在孩子面前很没面子。
于是,一看见不好的苗头,便强硬地把差距抹去,以为这样就能避免孩子攀比,却不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真正在攀比的,到底是孩子,还是家长自己?
要知道影响孩子未来的,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家长的教育。
因为我们无权决定别人开不开跑车,但能决定如何教育孩子。
02正视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是客观的存在,无法否认。
同一个班的孩子,有的用上了苹果手机,而有的还穿着旧衣服,差别肉眼可见。
好比我家的娃,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回来的说甲的鞋子是XX名牌,乙的书包几千块钱,丙的家长是骑单车来接的,丁的家还不到10平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齐聚一堂,比较就无法避免。
其实,攀比十分常见,就连动物也不例外。
据说,有一种翠波鸟,整天都在筑巢,把它弄得大大的,把好几窝鸟放进去也填不满。
有人做了个实验,发现周围只有一只鸟存在时,这只鸟筑的巢,是正常大小的。而若是附近多出一个同类,就会和另一只鸟的巢比大小。
攀比是普遍存在的,不是说你不让孩子看见,就不存在。
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
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克里斯突然遭到一连串的打击,原本生活还过得去的他,顿时变得无比潦倒。
纵然如此,他也没有跟儿子诉苦,而是跟儿子说,不要灰心,要坚持梦想。
儿子受父亲鼓舞,没有绝望,甚至还能在父亲沮丧的时候安慰他、给爸爸打气。
父子二人相互扶持,最终走向成功。
列夫·托尔斯泰说:“教育孩子的实质是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所以,若真的希望孩子不去攀比,首先家长自身就别去跟别人攀比。
03做孩子的榜样
著名影星刘烨在节目中曾提起一件事。
有一次,刘烨的妻子安娜发现,保姆指着宝马、奔驰等名牌车,教诺一逐一辨认。
第二天,那位保姆就被辞退了。
因为安娜不想让孩子年纪轻轻就有名牌意识,从而诱发虚荣心理。
家庭的差异客观存在,难以轻易改变,但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如何对待。
因安娜崇尚朴素文化,诺一和霓娜的衣着,总让人觉得“土里土气”,完全不像影帝影后家的孩子。
此外,安娜还会每年都会带着孩子到偏远地区做慈善。
这么一来,既能让孩子了解世间的贫苦,知道生活的不易,又帮助了别人,激活孩子的爱心,一举多得。
正如黄淑文所言:“只要活出你自己要给孩子的典范,孩子自然会成长为他们所看见的人。”
想要孩子活成什么模样,大人就先活成那个样子。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
与其盯着别人的人生,不如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04怎么教育孩子?
1、“物品不需要贵,最关键是实用”
最贵的东西,未必是最适合孩子的东西。
如果孩子真的喜欢,可以让孩子长大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购买。
就像金星说的:给孩子穿名牌,全是大人闹的!
对于孩子而言,衣服就是衣服,车就是车,什么名牌不名牌的,只有大人才能看出差别。
我邻居家境不错,还特别宠女儿,所以买来的小裙子、项链、手链什么的,都是名牌高档货。
有天,邻居女儿在小区里玩,有个小女孩说了句“你的裙子好难看哦”,把邻居女儿气得脸都红了。
小女孩的妈妈刚想道歉,邻居却噼里啪啦地争辩:“你懂什么,这裙子要一千多,是最流行的款式,比你家那件几十块的地摊货值钱多了!”
邻居女儿不太懂自己妈妈的意思,但还是做出了一副骄傲的模样。
没有天生就懂得攀比虚荣的孩子,也没有天生就知道节俭朴素的孩子。
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家长把那种“名牌意识”传给了孩子,孩子才知道原来还有“攀比”这么一回事。
2、“我们家不穷”
很多家长无论有钱没钱,都喜欢哭穷。
对孩子哭穷,固然能够激励孩子成长,然而在此同时,也给他们负上了沉重的包袱。
因此,如果有钱,像安娜这样言传身教,孩子自然不会因为家里的“富”而虚荣,懂得自己赚钱才是了不起的道理。
同样的,如果比较穷,还要像《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小时候的家庭那样不停地哭穷,那么孩子就算长大能赚大钱,也会因为穷怕了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因为“穷”这个心锚就会一直跟随着孩子成长,如果无法破除这个信念,孩子要不穷困潦倒;要不富裕起来,也会对钱没有一丝安全感,活像个葛朗台。
3、“钱都是挣来的”
洛克菲勒拥有亿万家产,他的孩子每周却只有3角的零花钱。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每人都准备一个账本,记录3角钱的去向,定时让洛克菲勒检查。
洛克菲勒这不是抠门,而是想让他们懂得:钱不是靠父母给就有,没钱,就自己用劳动去挣。
正确的金钱观念,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孩子学会用自己的能力去创造财富,才能做到经济自由,才会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金钱,尊重父母及他人的劳动成果。
别人有别人的生活,你有你的生活。
财富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勿让孩子为你的三观买单。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