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秦明》系列已经耳熟能详,甚至已经翻拍成电视连续剧,可惜我都没怎么看,也就是这两天才看了系列之一《清道夫》。
念书的时候非常喜欢侦探小说,喜欢那种烧脑又悬念迭生的故事情节。坦白这本书没有什么太过心动的情节,更多的是通过一具尸体,根据尸体的语言来查案,而且放大了法医的作用,警察基本上都成了鸡肋,主角光环太重。
一本书分为几个案件,通过清道夫这个案件来贯穿整本书,其实有些牵强,结尾也匆匆交代而过,故事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引子,铺垫,高潮,结尾。在豆瓣上我只给了三颗星,本书更多的其实是普及一些法医相关的知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也不失为一本佳作。起码通过这个系列,我们大致了解了法医这个行业。
虽然个人对本书的评价不高,但是里面还是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专业和激情,因为激情,所以无论多疲累遇见案件之后都能打了鸡血一般全力以赴,这是很多职业人在经过几年职业生涯之后都渐渐缺少的。专业是一丝不苟,细心分析案件,通过蛛丝马迹以及推理解决掉一个又一个疑难,专业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训练,这种日积月累本来就值得尊重。
我们大部分人其实都是缺少这种专业与激情的。就拿专业来说,有几个人能够在本职工作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特别是职场老油条,基本都本着工作不出错就行了,至于出彩什么的,就随缘吧。没有专业的精神,自然无法在行业里深度耕耘,于是庸庸碌碌就变成了大部分人的真是写照。
而激情这个东西,就更少了,特别是步入三十岁之后,观察自己周围的人,不要说工作激情,连生活激情都依然渐渐失去。当你对一件事没有激情,这件事就变成了日复一日需要完成的机械的事情,你就和一个机器人没什么区别。于是,这些年很火的一句话出现了,有的人活到了八十岁才死,活了八十岁,却死在了三十岁。
我们需要用心的发现生活,用探案的眼光去生活,去细心的发现,生活中,工作中,有哪些影响了可以变得更好的自己,有哪些疑难症是需要去克服的,去找出方法,去行动,去改变。
我们读一本书,不仅仅是读了,你要问自己喜不喜欢这本书,为什么喜欢,又为什么不喜欢。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如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这样才算是读了一本书。我见过太多人读书,一年有的可以读五六十本,写作不见提高,工作生活未见改变。根本原因在于,对于书仅仅是读了,甚至一个月后你问她,这本书讲了些什么都不知道。
生活,需要我们用心的发掘,美好的自己依然需要我们用心的发掘,一起走在努力变好的路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