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40072/3602e62ceed554fe.jpg)
文/妍乐团
刚入职不久的你,晚上和几个同事一直在加班,8点后,繁杂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有人提议去街角的小酒馆喝一杯。
你有些累,对其中一个同事张扬的个性也不太喜欢,再说,还有两个大妈级别的,和她们也没有共同语言,这种情况下,你会不会跟他们一起去?
这会儿,在你的小脑袋里,一定有两个小人儿在打架。
去?
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纯粹是浪费生命,你更想回家看一场一个人的电影。
不去?
担心同事会背后讲,这个人真是清高孤傲,一点儿也不团结,没有团队意识。
这样的纠结每时每刻都在职场上演,让人倍受压力。合群与否,成了一个让人烦恼的大问题。
其实,合群与否,本来不应该是一个问题。
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正处在角色转变的适应期,对职场是怎么一回事,还没有更多的经验。
对于自己是谁,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大都有些模糊,还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不断修正着自己的未来。
今天,我想说,其实,合群,是我们进入职场要学习的第一堂人生课。
我看到你的嘴角漾起的不屑,别急,让我们先来聊聊,合群的本质是什么?
首先,每一个人,只要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其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必然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合群也就是从众,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再来看看合群的本质,概念性的文字是抽象的总结,总是有些枯燥,但却是最直接的文字。你理解了就好。
合群是指在群体压力下,一个人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一个是群体压力,一个是自愿,一个是与多数人保持一致。
从这几方面,你就可以看出,为什么人会纠结要不要合群,因为在选择的过程中,你要承担压力。
合群的行为,是在群体压力下产生的。这种压力有时你可以感受到,有时,却是没有意识的。
人在选择的过程中会天然的让自己避免焦虑,于是,似乎大部分人都自愿而不心甘地选择了从众,并且幽怨地说,长大后,我们都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那个人。
其实,那只是你怀旧的一句说辞,真实的情况是,你成长了,能够适应目前的环境了。
换句话说,你能够在现有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了。
生存,不是比逃离和死亡更有价值吗?那你还幽怨什么呢?
看看那些处事周到的人,他们不但能够了解自己的需要,更能看透别人的心理。“八面玲珑”也真的是一种技能呢!
再来看看理论怎么说:
从个体看,人在许多方面只有与社会主导倾向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个体需要以从众的方式,在较大程度上使自己迅速地适应未知世界,从众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
你看,从众是你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呢。
当然,从众毕竟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如果凡事从众,缺乏独立思考,那么也会失去主动性和缺乏个性。
正确的做法是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习惯,但也要发展自己的个性。
合群,你会学到职场中哪些人生常识?
1. 了解到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应该如何相处。
职场就是由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人构成的,你要与他们有基本的互动和了解。即便做普通的同事,也是需要的。
2. 了解到自己的交往边界在哪里,哪些行为和语言是你与他人最舒服的互动模式。
与人的交往是需要实践的,没有一本交际技能书能代替你的现实人际交往,只有在交往的过程中,你才会习得这种能力,了解和调整自己和他们的互动方式。
3. 在拒绝的过程中,学会承受来自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压力。
有些压力是必须承受的,因为你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
所以说,合群,是你职场中的第一门人生课。
接着我们来看看,如果选择不合群,你要面对的结果有哪些?
第一,不合群,你可能要面临来自同事的评价,这个评价可能是你不愿意接受的。
比如他们在背后这样评价你:新来的小王真是个怪脾气的人,不爱和人打交道,这样的人,在职场上肯定混不开的。
或者这样:小王没有像我们一样去叫外卖,他是不是对钱特别仔细,也特别小气?
或者这样:小王从来不和我们一起开女孩儿的玩笑,他是不是一个GAY?
总之,你要面对被人揣测,评价和议论。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被人评价的压力来自于你的想象,或者来自于闲言碎语,你不该太在意。
但是,如果你刚刚入职,对自己的公众形象还不够明晰,还在用他人的价值观和喜好衡量着自己的言行,如此一来,你很容易陷入被人评价的焦虑。
可能你会说,我就是个怪脾气,又如何呢?
我的怪脾气没有干扰到其他人,又没有影响到我的业绩,不是吗?
他们的一句混不开,又不决定着我的升迁,对吗?
他们也应该学会适应我,难道不是吗?
是的,你说的都没错,如果你能在入职初期就能抵住这样的人际压力,说明你比较理性和成熟。但是,你真的想这样刚入职场就锋芒必露吗?
第二,你可能会面对自己的内疚感。
同事们这样盛情邀请,我不去真是太不近人情了,他们以后会不会不再理我了呢?
虽然说一些事情真的不会像你想像的那样糟糕,在最糟糕的事情来临之前,你也一定会提前感受到信息,你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整。
但是,还是那句话,你已经决定在开始就让自己陷入这种情绪之中吗?
其实,合群,从积极心理学上来讲,毕竟是我们主动融入人际关系的一种表现,也是表明我们愿意去尝试不同的人际互动模式,再或者,你应该明白,任何一种关系的维护,都是需要时间与精力的付出。
如果经历了几次选择,你已经对类似的活动了如指掌,类似的情景,场合你都已经经历过了,去与不去的压力也不再显得很突出,同事之间彼此了解很深,关系稳定,你又确实有事情脱不开,综合考虑,你还是决定不去参加类似的活动。
那么,请准备好以下的应对策略,可以减轻你的压力,这也是一个成熟的职场人的防御方式。
1. 真诚地表达自己不能参与的理由,不必害羞,不必隐瞒,不必因找理由而内疚;
2. 恰当地表达自己不能参与的遗憾,让人感觉到你是真心想参与到大家中去。这不是虚伪,这是沟通技巧。
有谁还要强迫你,那是他的不近人情了。
3. 给别人以未来的希望和慰藉。
比如,这次的聚会你参加不了,你可以说,这次真的很抱歉,下次我来请大家喝一杯,到时候你们一定要赏脸啊。
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你的离开让人感觉到些许失望,你要适当的给予补偿。
最希望将来的你,合群,是你所想,不合群,亦是你所愿。
其实,对于初入职场的你,从众又有何妨?这不过是你必须要学的第一堂人生课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