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图源百度百科在朋友的推荐下翻开了《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这本书,作者是美国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瑞·达利欧,讲述的是世界变化的周期。他认为,大多数事物是沿着一条具有周期性的上行轨迹发生的。
书中,作者把国家内部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新秩序开始,新领导层巩固权力;第二阶段,资源配置体系与政府官僚机构建立和完善;第三阶段,出现和平与繁荣;第四阶段,支出和债务严重过度,贫富差距和政治分歧扩大;第五阶段,财政状况糟糕,冲突激烈;第六阶段,出现内战或革命。
虽然我知道世界和国家的发展是有一定周期的,但我不曾想到,周期中的每个阶段,都是那么的具体,每个国家几乎无一例外都遵循着这个发展周期。在引言部分,作者写道:“在一个周期中,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变化是常态,而不是例外。”
言外之意,这是颠覆大多数人世界观的。我认为,之所以我们觉得是例外,是因为人的一辈子有限,一个人的生命很可能仅处于上述其中一个阶段中。既然如此,为什么作者还花费心思去研究世界发展的周期呢?
书中,作者表明了其目标:搞清世界的运行原理,总结出永恒普适的原则,从而妥善地应对当前形势。换句话说,他想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寻找更好地应对未来未知情况的方法,捧起这本书的读者,或许也有此目的。
全书一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在这一部分里,作者讲述了他所研究的理论,即影响周期、国家和货币兴衰的决定因素;货币、信贷、债务和经济活动的大周期;货币价值的演变;内部秩序和混乱大周期;外部秩序和混乱大周期。在此,我不一一阐释了,就谈谈最令我感触的地方吧。
债务、货币、资本市场、经济大周期,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外部秩序和混论周期,这三大周期是世界运转的根本。而教育、创新和技术、成本竞争力、军事实力、贸易、经济产出、市场和金融中心、储备货币地位,则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指标。
“历史就像一台由因果关系驱动的、永不停歇的机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周而复始。”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常常渴望诗和远方,认为金钱是俗物,每每看到新闻报道国家经济发展如何,或是哪两个国家之间打经济战,就十分嗤之以鼻,认为国家应该多关注民生和传播文化。但在读过本书后,发现债务和经济活动是世界运转的根本,没有金钱,国家难以前行。
作者在书中写道:“帮助人们理解债务周期,为此做好准备,以免措手不及,这就是我撰写本书的主要目的。”由此看来,作者拯救了一个飘在空中的我。
学过高中政治的都知道,货币本身并没有价值,是人们、国家赋予它充当一切商品等价物的能力。世界发展至今,共存在三种类型的货币体系。第一类是硬通货(如金属硬币),第二类是纸币,第三类是法定货币。
在第三类货币体系中,政府可以自由创造货币,只要人们对货币还有信心,这种体系就一直运营。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国家一年规定多少印钞量,在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时会调整,还会通过调整利息和存款准备金率来刺激或抑制消费。
由此再次可见,货币和力量和其背后的体系是庞大而有规律的。之所以花大篇幅讲述货币,是因为一旦货币体系崩溃,国家会出现动乱,进而出现战争或革命。
书中,作者列出一个“中国主要朝代及其所处阶段”的表,从表中,可以看到发展较为鼎盛的朝代有唐朝、宋朝和明朝,而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步爬向当年的顶峰。虽然我知道中国自清朝后没落了,但我未曾想到,20世纪的没落几乎是历史上的最低点。
“一个社会要想拥有和平与繁荣,就需要拥有惠及大多数人的生产率。”当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在这方面遥遥领先。
本文一开头就简述了国家发展的六个阶段,虽然这是发展的周期规律,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国家领导人的原因,比如,明朝的万历皇帝,后期他不再积极治理国家,把心思全用于给自己修建宏伟的陵墓。
作者认为,在周期的发展中,要想取得最好的结果,不同的阶段就需要不同类型的领导人。当处于内战和革命阶段,那就是“励志将领”,比如毛泽东。
阐述完国家内部的发展,作者还阐述了国家外部的发展,即外部秩序和混乱大周期。作者认为,国家之间的斗争主要有5种类别:贸易/经济战、技术战、地缘政治战、资本战和军事战,这5类战争几乎是依次发展,威力也从弱到强。真枪实弹的战争爆发之前,通常会有一场经济战。例如,中国在遭遇鸦片战争前,国家内部的经济和政治早就有一定冲突。
接着,第二部分为500年世界发展史。作者用具体案例来一一验证第一部分的理论,他分别列举了荷兰、英国、美国和中国的周期,还谈到了中美关系。
在我此前的认知里,近代史的开端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英国的新贵族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由此,整个世界从封建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然而,通过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荷兰在英国崛起前,曾是世界的强国。荷兰人两个最重要的发明,一是帆船,二是资本主义。至于其它国家的发展,我们在学习历史时也有所了解,在此就不再赘述。作者对每个国家发展的分析也都验证了他所研究的周期。
在这里,我倒是想浅谈一下中美关系。美国自一战后逐渐崛起并成为世界强国,如今似有衰落迹象;而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遭遇一系列战争和革命后逐渐爬起,在21世纪初实力迅速增强,如今似有超越美国的劲头。
书中,作者用5种类别的战争来逐一描述中美关系。贸易/经济战,技术战,地缘政治战,这三个词都是我们在国际新闻里经常听到的。诸如华为事件,台海局势。作者一阵见血地点出,就潜在的军事冲突地点而言,台海、东海、南海和朝鲜是最热门的地区。不过,对于美国来说,他们是否愿意为这些地方发动战争是关键。
美国最大的力量源于它拥有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这给予美国巨大的购买力,因为这使美国能为世界印钞并让其在国外得到广泛接受,还能控制谁能得到这些货币。
所以,要大力发展经济无不道理。
作者还谈了很多中美之间的差异,例如文化、国家制度和外交政策等。大抵是想解释中美之间始终无法达到完美和谐的原因,也是想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个国家。
“受这些由文化决定的对待问题的差异影响,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很多东西会做出不同反应,如信息隐私、言论自由、媒体自由等,最终使得两国社会的运行方式有很多不同。”作者想表达的是,“美国和中国的决定性文化差异都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信念,他们很有可能不惜战斗。
中国热爱和平,美国热爱自由。
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作者起的标题为“未来”。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希望能告诉读者应对未来的方法。一是要感知并适应正在发生的事情,二是要预估可能发生事情的概率,三是要充分了解可能发生的事情,以保护自己免受不可接受的伤害。
全书的主要观点大致如上,读罢,醍醐灌顶。原来跳出国家看世界是这样的,用宏观的视角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有时往往能跳出常规思维,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