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笔记: 中秋话饼

作者: 宁黛 | 来源:发表于2018-09-22 00:32 被阅读107次
食之笔记: 中秋话饼

今早练习拉花,无意中就拉出一个圆圆的月亮。

说是月亮,难免有些牵强。许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许是福至心灵,毕竟中秋将至,一切都显得那么情有可原了。

中秋应该是除了春节之外,最让人心生眷恋,想家念家的节日了,连月亮都圆润饱满了,亲人们自然就能聚就聚。

既然是中秋,免不了要吃月饼。现在的月饼是品种繁多了,但记忆里最早吃的并不是市面上受欢迎的豆沙或者莲蓉馅,而是咸甜口味的葱油饼。

葱油饼和现在市面油煎的那种还不一样。

个小,饼薄,酥皮的里面包裹着的是青葱和着猪油,面皮酥软加上葱和猪油的香味,别具一格,浓郁扑鼻。在炉子上烘烤过后,不油不腻,不粘牙也不滞怠,口感细腻饱满,可口味美。

酥皮和葱油的搭配与众不同,带着一种孩童般的调皮和自由,天真散漫的可爱,就像孩子奔跑在一望无际的麦田,趣味盎然,生机勃勃。

这样有着农家独特风情的月饼,是童年中秋最有香味的记忆。

每当此时,个子小小的葱油饼和一众水果便被母亲摆到了院子里的石桌上,秋日的黄昏有时炎热有时凉爽;中秋的月亮有时浑圆完美有时又缺了一块留着遗憾,可饼的味道和团圆的气氛,却从来没有让人失望。

我记得父亲会穿着一件背心喝着一小杯白酒就着几碟小菜,和我们讲着故事;院子里的无花果树枝叶繁茂,隐藏着大小不一果子;花坛里的石榴树也俨然到了收获的时节,石榴绽放着美丽的花冠,等待采摘那天;海棠花开随着秋风荡漾着隐隐约约的气息;不远处邻居家的厨房也飘出了袅袅炊烟,丝丝缕缕萦绕在不远处的天空;天空那会夕阳已至,晚霞掩映着白墙黑瓦的江南特有的飞檐斗拱,总有一种浅浅淡淡的画面感,跃然而上。

不过童年时分的记忆总是分不清彼此,当时的月亮如今看来更多是一种不同的感觉的交集和混合罢了。

唯独那葱油饼的香味清晰明了,不仅镌刻在心里,更融合在了现在的味觉里,对于葱这样一种有人欢喜有人忧愁的食材,我却从来不觉得排斥和诧异,这应该是拜那时的口味所赐。

至于现时之中秋月饼,清淡的如港式半岛的蛋黄月饼;浓烈的,就是广式大个的莲蓉,或者有迷之五仁;就算是苏式的豆沙或者鲜肉,论口感和味道,总有一大批的拥趸,而对于江南水乡地区的来说,那样个子小小的,夹杂青葱时光和酥皮古老的制作手艺的葱油饼,才是华灯初上,阖家团圆的不二之选。

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相关文章

  • 食之笔记: 中秋话饼

    今早练习拉花,无意中就拉出一个圆圆的月亮。 说是月亮,难免有些牵强。许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许是福至心灵,毕竟中秋将...

  • 行走札记73:食饼记

    午餐,食饼①,乃母之做。饼厚味肴,连食两。肚饱,心畅,憾养牙塞。饼可以塞牙,不可以负母之心也。 ①饼:菜干饼,出之...

  • 中秋话博饼(一)

    中秋节到啦!可惜没办法一一为大家送去祝福,不过,当你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诚心的祝福也请一并收到,祝大家节日快乐...

  • 中秋月饼

    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

  • 五仁月饼

    “中秋鲜果列晶盘, 饼样圆分桂魄寒。 聚食合家门不出, 要同明月作团圞。” 中秋节,吃月饼。 说到月饼...

  • 【七言绝句】无题

    寒雨楼前灯影朦,中秋别后各西东。 于今食饼才知味,一夜乡思几处同。

  • 中秋节,你回家了吗?回到了你的故乡了吗?

    中 秋 之 圆 中秋,月是圆的,饼是圆的,最关键的是,心,也是要圆的。月之圆、饼之圆以兆人之团圆,于是,我们该有的...

  • 境由心生,宠辱不惊

    陆游《老学庵笔记》里有一则很有趣的故事:"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粗恶不可食...

  • 人之常情——由儿入军营所想到的

    教师节里话中秋, 月圆人去情难圆。 永记当年那块饼, 思念至今常温暖。

  • 博饼趣谈

    中秋博饼是厦门重要的节日活动,每次临近中秋,家家户户都会提前拿出博饼用的大碗和骰子,在博饼声中开启中秋节,这个博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食之笔记: 中秋话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dt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