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道德经》常见的4个版本

作者: 深夜冥想家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10:06 被阅读1次

一位网友告诉我,他们的国学读书会最近为了一件小事,大家撕起来。

他们最近准备共读老子《道德经》,在版本的选择上,出现异见。

大多数人选择目前通行本《道德经》,但有少数人认为帛书版更好,理由是更接近原貌。

要搞清楚这些版本的问题,得捋一捋《道德经》的历史。


历史上的教主(儒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基本上都不用亲自写书,

唯独太上老君老聃例外,其实老子没想过写《道德经》,都是被人逼的。

这故事是司马迁说的。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是楚国人,在周朝的藏书室当史官(图书管理员都很厉害,你们懂的)。

老子给孔子开过小灶,之后孔子把老子形容是天上的龙,孔子读书也很多,但是都不知道用什么词赞老子。

老子研究道德之学很厉害,不为成名,不为官爵,也不知道为了啥,自得其乐吧。

一天他敏锐的政治嗅觉感觉到,周朝吃枣药丸了,就放弃公务员的金饭碗,拉来一头青牛,准备出函谷关,走向诗与远方。

担任函谷关令的尹喜,看到东方有一股神秘力量迫近(紫气东来),知道有大事发生!

他苦等几个日夜,终于等到了老子。

抓住一位活神仙,岂能轻易放过,不愿给老子盖章出境。

除非...除非他把平生所学,全部写成书,传授给自己。

我们都说输出倒逼输入,但咱们的太上老君,书读了破万卷,从没想过输出。

哎,被难住了,没办法,留点礼物给世界吧,老子把毕生所学写下五千多字,传给尹喜,然后顺利过关,不知所踪。

尹喜就是后来的关尹子,他得老子《道德经》真传,知道是无上真经,百千万劫难遭遇啊!辞职不干跑去修道了,修成文始真人,也步老子后尘,西去莫知所终。

什么老君啊,真人啊,就是这么神神兮兮的。

这个故事就是《道德经》的来历,《道德经》真本已经湮灭于世,除非老子、关尹子显灵,否则不可能重现。

现在所通行的《道德经》,是魏国时期的王弼所注的,王弼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

他生于官僚世家,刘表是他的外曾祖父。

他家里藏书万卷,有优越的阅读环境,年纪轻轻就读遍百家。

王弼十几岁就对《道德经》有独特的见解,当时玄学思考开始发端,为《道德经》作注是士人的潮流。就像60-70年代美国人喜欢研究易经,80年代中国人读尼采、叔本华。

王弼的作注,赢得那些大他几十岁的达官贵人赞赏。

给《道德经》作注的时候,王弼还不到20岁,搁现在同龄人连《道德经》的字都还没认全。

王弼《老子注》成为了通行本,通行本是指流行于大众的书籍版本。

我们现在看的“道可道,非常道”这个版本,就是王弼的。

除了王弼的注本,还有另一本影响力也很大的,就是《老子河上公注》。

作者是传说中的河上公,据说是战国人,又一说是汉文帝时人,也有可能河上公修得长生,从战国末年活到汉文帝。

提到汉文帝,大家肯定想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就是用老子的思想治国。汉文帝是老子的真爱粉,他本人就喜欢有的没的研究《道德经》,还立下规矩,对《道德经》一窍不通的人就别上朝廷做官了。

汉文帝研究《道德经》很久了,但是跟我们一样,始终不得要领啊,《道德经》实在玄之又玄。

汉文帝听说琅琊一定有位河上真人,精通《道德经》,就派出使者去请教“道尊德贵,非可遥问也”,呵呵,河上公不会向天子低头。

汉文帝唯有亲自驾到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也。子虽有道,犹联民也。不能自屈,何乃高乎。朕足使人富贵贫彼。”全天下都是朕的!你即使有道也是朕的子民!朕可以使富人一朝变贫!明着是恐吓河上公这老头子。

“拊掌坐跃,冉冉在虚空之中,如云之升,去地百余丈而止于玄虚,良久,俯而答曰,今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阵下焉能令余富贵贫贱乎。”

河上公拊掌飘浮在虚空中,好像坐在筋斗云上面,升到空中百余丈高,俯视皇帝,说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中又不为人所累,怎么能算是你的臣民呢?——这是幻术呢?还是神通呢?

汉文帝知道自己遇上神仙,立刻跪拜。河上公眼见文帝这小子一片诚心,就将两卷经书《河上公注章句》送给皇帝。河上公说看了我的注释,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其实许多人看了,依旧昏昏。)

之前对《道德经》解释大多是关于治国策略,在河上公的注释后,《道德经》又变成一本养生、修仙的书,开创新的解读方法。

一本道德经,可以关乎治国,关乎养生,关乎权谋,关乎修真,玩法层出不穷。

根说《老子河上公注》成书在东汉末期,那么河上公本比王弼的通行本是更早的,但河上公本谈的是神仙之道,所以在道教教团内部更盛行,王弼通向本侧重于哲学的思辨,所以在知识分子里流行。

《老子河上公注》的特点内容跟王弼本差不多,但每一篇都有标题,例如:

体道第一、养身第二、安民第三...

之后的道德经注解,就是源自河上公与王弼两大系统。

时光弹指过了两千年,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有甲乙两本。帛是一种珍贵的丝织品,把《道德经》抄写在帛上,可见主人非常重视经文。

专家把甲乙两本参照,校对成帛书《道德经》。跟通行本一比较,发现很多问题!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一看就发现不同!

通行本避刘邦、刘恒、刘启、刘勶和刘弗这五代皇帝的名讳,将全文中的“邦”改成“国”、“恒”改成“常”、“启”改成“开”、“勶”改成“彻”、“弗”改成“不”。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改动,多大100处。

因此推算,帛书版成书在西汉初年,比通行本要早一百年。

帛书版的特别之处还有,它把《德》篇,搁在《道》篇之前,所有人认为经文应该叫《德道经》,寓意着修道必先修德。

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沙纪县纪山镇郭店一号楚墓,发现了楚简《老子》,竹简分为三组,甲组共有竹简三九枚。乙组共存一八枚。丙组共存一四枚。加起来不过整部《道德经》的五分之一,只是残篇,使用的是战国楚系文字,残篇的内容更接近帛书版。

好了,哪个版本更适合我们呢?

如果只为读一读《道德经》,汲取点智慧,那么看通行本也没关系的,通行本在两千年里影响力深厚。

想了解修真啊,从道教切入研究《道德经》,就看《河上公老子注》。

要更深入了解道家思想源流,在通行本的基础上,就要看一看帛书。

摻入点私货啊:我个人是更认可帛书版的。


相关文章

  • 聊一聊《道德经》常见的4个版本

    一位网友告诉我,他们的国学读书会最近为了一件小事,大家撕起来。 他们最近准备共读老子《道德经》,在版本的选择上,出...

  • 聊一聊常见的登录交互方式

    现在市场上面的APP种类繁多,而登录注册的方式也有很多,下文就简单来分析一下各种登录的交互方式,谈谈自己对这些方式...

  • 碎片周刊:第10期

    1、常见的版本号命名规则 在这里先简单的和大家聊一下关于版本的常见命名规则和几种类型。 在大部分情况下常见的版本号...

  • 聊一聊常见的登录交互式

    3月7日公开课YY在线视频直播,报名链接https://jinshuju.net/f/5tlOtO 现在市场上面的...

  • 聊一聊常见设计模式的 JavaScript 实现

    开门见山 我们都知道 javascript 是一种基于原型的弱类型语言,拥有动态数据类型,灵活多变。因此,相比于传...

  • 聊一聊微信7.0.5新版本

    ​ 微信7.0.5版本是7.16号周二更新的,,我原本以为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信息(本来是不打算写这样一篇文章的),...

  • 4、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 今天接着跟大家聊《道德经》,我前边聊的什么呢?领导者法则。《道德经》里面“圣人之道”,讲的是领导者法则。...

  • 聊一聊三种常见的退避重试

    工作中,退避重试是非常常见的算法,从tcp的滑动窗口,抑或是arrayList等的扩容,都能看到这个算法的影子。 ...

  • 聊一聊

    就是这样,喜欢自我欺骗,明知道,真心想你,或者有事的人,会打电话给你。却还是忍不住的用微信,看一个人的消息和动态,...

  • 聊一聊

    记录一下,现在是女儿的生日。2020.7.25星期六 生日快乐我的小天使 微淼商学院说过最经典的话是:有些做商学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一聊《道德经》常见的4个版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fu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