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可以是修行者,每个人也都可以醒悟。
陪着婆婆聊天,婆婆话题总要在她的孙子那旋转着。

婆婆30多岁的孙子宅在家里不上班,让老人家想起来就要叹气。
尚能自理的她总是要不自觉的为孙子的一日三餐操心着:也不知道早饭吃了吗?早上几点起的……
每到这个时候,我只能笑着听她说着,其实婆婆心里明白这所有的惦记,毫无意义。只是忍不住的想念叨,那就让她念叨好了。
婆婆的唯一孙子离婚已经好几年了,婆婆念叨着,孙子大概要打光棍了,也不干活,也不赚钱,谁家的闺女跟这样的人呀……
在婆婆反复絮叨里,感受到婆婆的无奈无助和无可奈何。她似乎不是一个86岁的奶奶,倒像是一个年轻的妈妈。

看见婆婆情绪低落中,我尝试着想把她拉出来,聊起来她孙女的工作和学习情况。
婆婆果然从孙子的事情上回到了孙女这边,她的表情变化着,脸上有了笑容。
婆婆嘴里念叨着孙女的好,然后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唉,这个丫头。
看见婆婆的样子,觉察到婆婆这一次没有把话说的那么直白,可是我分明读懂了那背后的语言。
每当众人坐在一起,称赞我家孩子各种优秀时,婆婆总会悠悠地轻轻地叹口气。
婆婆那轻轻的一声叹气,一下子勾起了我的情绪,多少年里的那些委屈突然就涌了上来。

婆婆又开始絮叨她的孙子了,我觉察着自己的委屈,那份委屈是那么的真实,我允许那份委屈出现。
这样的一份情绪与我来说,已经好久没有出现了。曾经以为已经与过往的那些和解了,可是在婆婆的那轻声叹气里,过往的那些情绪蜂拥而来。
在那一瞬间,女儿的声音和画面突然就出现在眼前,女儿轻轻地说:妈妈我看见你的委屈了,你不是说过吗,爱不是要来的。我就是个女孩啊,不管爷爷奶奶怎么样,我知道爸爸妈妈疼爱我啊。
仿佛妈妈又在面前教导说:闺女啊,无论老人家过去怎么样,现在老了,赡养老人是做子女的义务。
写女儿的成长系列时,写着写着写不下去了,其实就源于这些心结,总是会痛哭流涕,写不出来。
看着眼前的婆婆,八十六岁的她孤单寂寞着。她的女儿们对她的衣食住行有关照,但是却亲近不起来,情感上多是抗拒着,她牵挂着的大儿子,春节走后至今一个电话也没打过。
老人其实是蛮可怜的,三岁没有亲娘从小缺爱,一生都没有得到疗愈。
在不断学习成长中,就更多的看见她所有行为背后,更多的懂得了她。
身边好多人都称赞我这个儿媳妇做的好,可是我从来没觉得。只是尽心去做着本分的事情,不去计较那些过往,是因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这世间的因果轮回,说不清楚。但我知道愿意在婆婆有生之年,尽自己的本分去赡养她。
每次陪伴婆婆,总能有很多的觉察,因为婆婆有了更多的写作素材。在不断记录和婆婆相处的过程中,也在疗愈着自己。
以前会特别不理解那些不赡养老人的子女,当我慢慢地和婆婆走近,也就更多理解老人和子女的那些纠缠。
有时候会想,或许我前世和婆婆恩怨太多,今世要不断的偿还,来回报她前世的恩情。那就在她有生之年好好做吧,问心无愧就好。
把每一个发生都当作功课来看待时,其实就更坦然也就更接纳了。把每一个发生都当作修炼自己的机会,能做好周家的儿媳妇,对我来说也是今生一份功课。
觉察着做这些事情时,有对先生爱屋及乌的那份情感。最近越来越觉得每一次陪伴老人对我来说,都是最好的修行。
有时候觉得,这一份功课实在好难。不断陪伴中觉察着,梳理着,也看见了自己的成长。
在各种关系里去修正自己,带着觉知带着善念,更带着感恩和敬畏,过好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