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一期电台节目的时候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年轻的爸爸妈妈,一个是清华毕业的,一个是北大毕业的,然而他们把自己的小孩送去了一个普通资质的学校。原因是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小孩经历国内的高考,打算等到小孩长大以后送去国外。
然后节目对这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解读,感慨到国内的高考制,把各种天赋的人硬生生的搁置在同一个纬度去发展,去PK,在人们心智发展最快速的、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强行地砍掉人们的枝枝蔓蔓,直到他们高考、毕业,迈入社会,进入一个多维度发展的空间,进入一个新的世界从头学习生存技能……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比较老的话题,高考制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经历过的人自有感知。
我今天主要从做局者的视角闲聊一下。
再说高考,确实是一个单维度的机制,而且在高考中胜出,离人生赢家还差得很远。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么简单、人人都能看穿的“错误”,做局者却无动于衷呢?他们是怎么想的呢?
嘿嘿先说一个现象,挑别人的错总是很容易,改自己的错总是很难。
挑别人的错总是很容易
这两句得分开说。如果你是一个深受高考制度毒害的朋友,让你来找这个制度的毛病,你能讲得头头是道;可如果真给你一个从新改制的机会,你就很可能犹豫不决,或者你好心颁出来的新制投放到社会上又闹出了新的笑话,还记得王安石变法么?
你这片土地上的一只蝴蝶煽动一下翅膀,美美的伸个懒腰,太平洋对岸可能会因此出了一个什么大海啸惨案。这其中多少个看不见的因果效应在相互作用,谁敢保证自己的方案是纯天然无公害?
做局者既然方案都有风险,做局者其实只能做一个相对安全且产出还说得过去的局。
改自己的错总是很难
和珅是清朝中期的权臣、商人、大贪官。有钱到富可敌国,他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乾隆帝死后十五天,是嘉庆帝赐了和珅自尽,嘉庆帝这么急不可待,说明他早就忍不了和珅了,可就是这么个贪官,为啥乾隆不但不除掉他,反而助长他的贪势呢?
做局者毫无疑问,乾隆也是一个做局者。关于为什么乾隆不杀和珅,网络上很多的分析,我们综合一下:
1.和珅是个聪明人,很懂乾隆,把乾隆伺候的很舒服。你说我们普通人遇到个知己都要掏心掏肺的相待,甚至可以为有着共同理想共同爱好的朋友肝脑涂地,乾隆对一个这么懂他的和珅能不另眼相看么?
2.和珅是满人。在清代,满臣是家臣,汉臣是外臣,这点不难理解,如今一家公司一旦换了一把手,多半这个一把手也会带着自己的“嫡系家臣”办入职,既用着顺手,也用着放心。
3.制衡。有人问为啥乾隆不直接重用纪晓岚而废了和珅?二人的一正一邪不是明摆着的吗?那是电视剧的表现手法让人觉得剧情里的人物好坏分明,现实中可不是这样。
如果乾隆真的废和珅而重用纪晓岚,后者是汉人,没有了与他抗衡的力量,他的势力逐渐壮大,你知道哪天乾隆的一句责骂就能让纪晓岚起了反心?你知道哪天纪晓岚遇到难处而动一下贪念?那时他就会成为乾隆的心腹之患。
制衡是做局者思考问题时永恒不变的着眼点。另外,重用和珅也是乾隆的诉求,有些见不得光的事总得有人去做,还得做的妥当,这种事纪晓岚恐怕做不来。
综上,也许和珅是一个不会再有的奇迹,就算乾隆废掉和珅也会再扶持一个和深、和浅……也许某个午后乾隆看出了和珅的过火,但改错终究太难。
局中局,错非错
再说回高考,做这个局的人当然知道高考的弊端,但也许高考是这个时代最为公平的选拔机制了,他觉得利大于弊;而且,也许在做局者眼里,人生本来就是两段式的:高考前人们通过单维竞争选拔人才,工作后再通过“社会大学”的磨练去做多维发展迈上人生巅峰,也就是说,从人生全局来看,人家已经把高考这个“错误”计算在内了。
做局者当然也有人认为,做局者也早就认识到那是个错误了,只是要一下子做个面目全非的大改,要克服的有几十块积累下来的民族习惯、难以衡量的人才选拔标准、既得者的利益、做局者自身的价值链绑架等重重关卡,哪有那么容易?所以就只好做几轮的小改,来缓解那个“错误”产生的矛盾。
所以,只有局中的困惑,没有明摆着的错误。你我追求的应该是下棋过程的愉悦,如果最终能赢得棋局就更好。
以上是从做局者的角度谈一谈为什么有些“明摆着的错”可以长期存在:首先那未必是个错误,可能只是整盘棋局里的一步棋;其次就算做局者发现那真的是一步臭棋,想改哪有那么容易。然而历史还是会安排做局者一个一个轮番上演好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