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不让别的小朋友拿他的玩具,自己家的食物不让别的小朋友吃,甚至于不让别人碰他的东西。有的家长还看成是好事,我就曾经见到过,一个孩子的奶奶不无夸耀的说:“我们的孩子多有心眼啊,知道护着自家的东西,长大了肯定能发财。”
如果你像那位奶奶一样,不把小孩子的这种自私行为当回事,那么的孩子再大一点自私心理就会进一步发展,有好吃的自己吃独食,连自己的长辈都不让吃,更别说给别的小朋友吃了。看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就非得买不可,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私自利心理 就会越发严重。只要自己高兴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喜欢的东西不管多贵也买。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别人。他们认为,父母亲满足自己的欲望是理所应当,只要自己高兴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喜欢的东西不管多贵也买,父母、家人一点都不去考虑。
这样长大的自私自利的孩子,会形成人格上的缺陷,走上社会后可能由于极端自私自利,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而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导致事业的失败。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耿耿于怀怨天尤人,有可能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极端行为,最终葬送自己的人生。
人的自私自利心理都是后天形成的,三字经里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一专。”孩子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大,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的教育不同,习性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如果不好好教育,原本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只有精心的去教育孩子才能使他们保持善良的本性。
父母要认识到孩子自私自利的危害性,要以身作则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教育和帮助孩子克服自私心理。
01.溺爱是罪魁祸首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母亲非常宠爱自己的孩子,每次做了鱼都是把鱼肉全部给孩子吃,自己只嚼一嚼孩子吃剩下的鱼骨头。孩子说:“妈妈你怎么只鱼骨头不吃鱼肉呀?”妈妈说:“我不喜欢吃鱼肉,就喜欢吃鱼骨头。”每次吃鱼都这样,孩子就信以为真,当孩子长大了妈妈也老了,孩子每次做了鱼就把鱼骨头给妈妈,把鱼肉留给自己,认为妈妈真的只喜欢吃鱼骨头。
孩子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大多都是由于家长的溺爱造成的。很多爸爸妈妈尤其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些长辈,把家里好吃的好玩的全部都给了孩子,让孩子一个人吃独食,自己舍不得吃。一开始孩子也会去跟大人们分享,许多时候都是这样说:“孩子你吃吧,我不喜欢吃。”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逐渐形成自私自利的心理。
02.让孩子学会分享
当发生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情况时,要耐心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分享并不是失去,分享是互惠互利。你分享给别人,别人也会分享给你,你帮助了别人,当你自己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你,大家互相分享互相帮助,就会享受到温暖和快乐。
要给孩子创造分享的机会,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形成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有好吃的东西要让孩子知道首先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和家里的所有人一起享用。大人们千万不能“说我不喜欢吃,你自己吃吧。”这些容易使孩子产生误解的话,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分享。
要尽量让孩子多和小朋友们一起活动,学会和大家分享玩具,体会分享的好处,感受分享的乐趣。有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怕孩子和小朋友争抢玩具吃了亏,就不让孩子和小朋友去玩,这样孩子能学会分享吗。
再者要有意识的创造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服务的机会。平时要让孩子有机会给长辈们服务,比如让孩子分配水果,吃饭前分发碗筷,有意识的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孩子意识到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服务是他应该做的。
03.做好孩子的榜样
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人们常说上行下效,首先要把自己家的事做好,比如要尊重老人孝敬公婆,不要在孩子面前说爷爷奶奶的坏话。主动关心照顾老人,过年过节给老人买礼物。这些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都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都要注意对孩子的影响,比如上公交车排队,主动给老人让座,过马路不闯红灯遵守交通规则;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给灾区捐款,照顾和帮助孤寡老人。
父母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让孩子懂得感恩,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不贪图个人私利,塑造善良健全的人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