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武侠江湖闲话武侠
那个属于武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那个属于武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作者: 子木蠡 | 来源:发表于2017-03-24 17:53 被阅读196次

    这是我们相遇后的第62篇文章

    文 | 虢雪生

    图片/ 网络   编辑/ 虢雪生

    絮叨部分

    现实世界里,没有武侠。

    连个老人都不敢扶的时代里,你跟我谈武侠?吃的油,喝的水,用的药、呼吸的空气都有可能是有毒,你跟我谈侠义精神?

    别闹了。

    或许真的有那么几个(很多人认定这种情形,幻想着武当山、终南山上有世外高人)侠义心肠的人,那也早早远离了世俗和人群,进入隐、遁、闭的状态。

    真正的武侠精神是入世的。

    那现实世界有什么?有的不外乎道义、或者更接近一些说是侠义。

    然而,这种道义和侠义,也越来越呈现出一种颓势,面临既倒的危险。当道义和侠义呈现出疮痍与荒芜,武侠反而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生活状态:策马江湖,快意恩仇,仗剑天涯,劫富济贫……谁没有过这样的憧憬?

    (胡军饰演的萧峰——《天龙八部》)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开场,姜文有一段独白:“我一直坚信,在即将到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我军的铁拳必将把苏军的战争机器砸个粉碎,而一个举世瞩目的战斗英雄将会诞生,那就是我。”

    因为这段话,我一直喜欢姜文。认为他继承了先秦侠客们的遗风,独白中虽未言明,却深得武侠精神的要谛。

    我也这样幻想过成为一名侠客,或千里惩奸斜,或五步一杀人,荡清寰宇,威震江湖。

    因为幻想,有时比一块美味的面包要有用得多。

    而与此同时,我隐约意识到,也许90年代出生的我们,不仅生在了最好的武侠时代,也同时见证了这个时代的悄然落幕。

    (一)武侠的一些人和事

    我们所熟稔的武侠世界的形成,盖因近代中国的孱弱和风云传奇的悲壮人物相互涤荡而澶变的。

    近代的大刀王五,广东十虎(黄麒英、苏灿),黄飞鸿、霍元甲……到李小龙走到一个高峰。这是历史留下的脉络,国弱民贫,英雄人物总是格外耀眼;

    还珠楼主,梁羽生,金庸,古龙,黄易,温瑞安,这些大师、大家们通过笔底的才情勾勒出了一派别样人间,暨通过文字呈现出了武侠江湖世界的面貌;

    徐克、李安、张艺谋、王家卫诸多导演钟爱武侠这个题材,于是让武侠呈现在大荧幕上,“功夫”借此契机走向世界;

    (赵文卓饰演的苏乞儿)

    李小龙、李连杰、甄子丹等人的演绎则让这个世界从文字定格成为一帧帧画面,这背后自然也归功于袁和平、刘家良、程小东、洪金宝这样的设计师们;

    彼时香港作为能比肩好莱坞的亚洲影视中心,更在武侠电影上不遗余力,捧出了张彻、胡金铨、楚原这些武侠电影的大拿,为日后广阔的中国大陆武侠之风的风起云涌,积累了深厚的底蕴。

    这是狭义上,大概理出的一条武侠(文学、影视、导演及演员、地缘)的脉络。

    当然中国的武侠或者侠客精神,并非滥觞于清末民国这个时间,清初的“独臂神尼”吕四娘,唐代的风尘三侠,《史记》中的《刺客列传》所载的荆轲、聂政(和豫让、专诸称‘四大刺客’)。

    这些都是武侠的遗产,去年侯孝贤还将《刺客聂隐娘》搬上了荧屏。

    (二)金庸和古龙

    在徐克电影《笑傲江湖》中,两个明朝的锦衣卫不断地给洋人解释“江湖”二字的意义。洋人疑惑不解问:江湖在哪儿?

    江湖就在人心。

    先来说说金庸和古龙这两位武侠宗师。

    金庸的衣钵来自于梁羽生,古龙则是混迹于台湾的武侠文学圈子,为诸葛青云、卧龙生代笔而逐渐崛起。可以说我们现在所能理解的武侠最精髓的两个要素——“江湖”与“天涯”就是由这两位厘定的。

    金庸的江湖,是道义,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所以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郭靖这样的傻小子最终能被世俗所接纳并成为一代大侠,而杨过和令狐冲这样玩世不恭的浪子,则始终被世俗世界所排挤。

    (六小龄童饰演的花铁干——《连城诀》)

    金庸的笔下人性可以是纯良的,如石破天,因为他心性纯良,谢烟客故意传授他错误的内功心法也无法乱其心性,也因为心无滞碍,才在石壁上悟出《白首太玄经》这样神妙的功法。人性也可以是恶的,诸如凌退思、万震山、花铁干之流,在饥饿之中,花铁干居然烧食义兄的尸体充饥。凌退思、万震山更是为了得到大宝藏无恶不作,其杀女杀媳的罪恶行径令人发指;人性也可以是伪善难辨的,“君子剑”岳不群,五岳剑派里多响的名头,为了称霸江湖多年来引而不发,甚至不惜自宫练剑,原本嚣张跋扈的左冷禅比起阴鸷的岳不群,反而后者让人毛骨悚然;

    金庸出身书香世家,自小便沉浸在传统的礼义廉耻的教化之中,自然骨子里便有一条士大夫文人的道德准绳。即便到最后他想要通过《鹿鼎记》石破天惊去反武侠精神塑造出一个泼皮无赖的韦小宝,但他对康熙大帝的憧憬和赞美之情,仍不逾家国君臣的藩篱。

    金庸笔底的江湖,是大环境之下的人。

    被世俗裹挟的人心永远蜷缩在一角,半掩琵琶,雾里看花,不言自明。

    古龙则不同,他关注的焦点不是什么江湖道义,人间沧桑。他之所以获得拥趸无数,就在于古龙直击人心,无所挂碍。

    他的写法是离经叛道的,甚至用上了日本的侦探小说的写法,梁羽生见了一定会大骂其不肖。

    他让李寻欢为了林诗音在江湖立下誓言终身不娶,这样的怪诞和无视身外的做法,东邪黄药师也未必过甚;他把楚留香写成一个儒雅非凡的小偷,去偷别人家的白玉美人,就光明正大,事先打好招呼,凭本事去偷。楚留香永远都在船上,他就像一个武林的“钢琴师”无法踏入陆地,永远孤独,永远神秘莫测;他写小鱼儿与花无缺,写陆小凤与叶孤城,写谢晓峰和夺命十三剑,永远都在他们心里我行我素。他们似乎是一群哲学家,永远追问,远方到底有什么,天涯在哪里,月亮为什么这么寒冷?

    (焦恩俊版本的李寻欢——《小李飞刀》)

    至于江湖,只是身外之物。心外之物。

    人心,在古龙的眼里,是一切温柔和冷酷的发端,江湖,只是一个过场,不足挂齿。

    这也是黄易、温瑞安之流难以称大师,无法与此二位比肩的原因。

    黄笔下的《大唐双龙传》《寻秦记》都是有个好故事架子,将人物置于乱世,这样写或许只是有个好故事,和风云变化的大环境比起来,人物始终被事件所绑架,甚至产生改变历史的妄想,于是显得支零破碎,难以让人介入到其内心一探究竟。

    《倚天屠龙记》如此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张无忌却只做了两件事,找义父,围着姑娘团团转。《天龙八部》几乎就是宋辽大理吐蕃的一场史诗,萧峰要找杀父仇人,虚竹不断犯戒,段誉不断艳遇的故事,都很专一,不节外生枝。

    温瑞安同样有这样的毛病,《四大名捕》的故事虽好,但冷血,铁面、无情这样标签化的人物写作模式(我一直对把任务直接跟性格挂钩的做法表示不屑)存疑,因为接下来冷血一定不冷血,无情一定很多情,绕弯子凑情节,并非武侠精神的优良基因。

    再精妙的招式,再波澜壮阔的史诗,人物一旦苍白与标签化,最终都会沦落成一部三流的作品。

    (黄海冰版本的张丹枫——《萍踪侠影》)

    如果《指环王》的价值就是所谓的大场面,那他和后来的《阿凡达》《复仇者联盟》比起来终究是捉襟见肘,而前者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作品里有人心和人性。说起《天龙八部》,你会想起来萧峰为阻止宋辽战争英雄自尽,说起《楚留香传奇》你会想起,楚留香的侠盗之风,说起《寻秦记》呢,项少龙改变了历史?说起《四大名捕》呢?好像能说的挺多,但想说的,没有。

    在此还要提及一下还珠楼主,他开创的蜀山剑侠系列,影响深远,将奇侠的精神展现到了空前的高度,对于这位作者,本人是敬佩至极。梁羽生先生学养深厚,直接影响了金庸的创作,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就直接传承自梁氏的笔法。作为一代大家90多岁还能倒背宋词三百首,这是一种侠客的风骨,《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也都是足以傲立武侠小说史的巨著,我辈高山仰止。

    (三)武侠的造梦者们

    之前有人问我:那些导演中究竟谁更懂武侠?

    我列了三个人:徐克、李安、张艺谋(之所以没有王家卫,是因为他的表达过于隐晦,不具备中庸仁和的气象,就像有些杰出的好诗没能入选《唐三百》不是因为不好,而是因为没有雍和之美,或乖张,或晦涩,似非大道。)

    徐克最懂江湖。无论是《黄飞鸿》系列,还是《新龙门客栈》,无论是《笑傲江湖》系列,还是《蜀山》,老爷不管拍什么类型的电影,里面都会架空现实世界,打造出一个神奇庞杂的江湖画卷。

    看老爷手绘的分镜头,就知道,他心里住了一个小孩子,那个小孩子渴望拿着冷光耀目的宝剑捍卫江湖道义。在大漠黄沙中驰骋纵横。

    而打造这个世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那些繁华缭乱的武功变成光影和视觉的魔术,就是把江湖的苍苍茫茫,纤毫毕现呈现出来。

    (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

    尽管金庸看完《笑傲江湖》大骂徐克把他的小说改的乱七八糟。但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既有“天下英雄出我辈“的傲骨,又有”一入江湖岁月催“的苍凉,金庸自己不认,但每个看过的观众却认它。

    李安最懂侠义。《卧虎藏龙》不是什么精彩绝伦的本子,就像《肖申克的救赎》电影本身比小说要杰出的多一样。但在李安的手里,《卧虎藏龙》被赋予新的生命,这个世界里,有俞秀莲和李慕白的世俗之恋,也有玉娇龙和罗小虎的禁忌之恋,这里面有儒家的隐忍,也有西方的浪漫,有世俗的纷争暗斗,也有江湖的快意恩仇,东方和西方的价值观被融合在一起是李安拿手好戏。事实上,这道菜做的就想出自《饮食男女》里朗熊老爷子烹饪出的豪华料理一样,漂亮得很。他的侠义之所以动人,就在于普世价值的最大化,他给外国人看了东方人的含蓄,堪称侠之大者,吓傻老外。

    (梁朝伟饰演的残剑)

    张艺谋最懂武侠精神。我说到张艺谋你不要不屑一顾,觉得他只会拍《黄金甲》和《十面埋伏》这种浮夸的片子,的确,有时张艺谋会让人很费解,你很难相信《活着》《红高粱》和《三枪拍案惊奇》竟然是出自同一个导演之手。但我们今天不讨论这些,口水官司,打不到头的。

    张艺谋仍然是中国最好的导演,没有之一。《长城》拍得不好也不坏,但换了别人,好莱坞可能看都不看,就因为他是张艺谋。

    只说《英雄》,不管你承不承认,私以为这部片子极好地还原了战国末年那些刺客们的侠义之风,不管是长空的“舍生取义”,还是飞雪与残剑的执着与坚韧,最后在无名这个颇为所指的侠客身上,完成了一个武士与侠客的终极目标。真可谓一剑兴邦。壮哉壮哉!

    片子除了色彩的运用达到了空前绝后。一些深谙武侠精神的场景,如今看来也颇为人所道哉,如九寨沟如镜的湖面上无名残剑的空灵之境,长空无名雨中的虚无之境,琴声,屋檐下的雨声,水滴声,大漠狂沙的怒吼声,树叶的摩挲声,那都是江湖最不可或缺的元素,最为关键的,这些元素很好的为人物所用,在层层的剥离中,逐渐将无名复杂而斑驳的内心给描绘了出来。

    这其中既有美国西部片的壮美,又有《罗生门》的波诡云谲,同时还夹杂着儿女情长之外的家国天下。最后,一语道出了不杀的真谛——无名的不杀是心系六国,秦王的杀,是为了止战,心系天下。(电影中的秦王)

    如同当年陈凯歌的《无极》是一个被低估的作品一样,《英雄》和张艺谋所承载的山河道义,武侠情怀也是被人低估的一部作品。有人说,张艺谋从来不会讲故事,说得好像中国人很会讲故事一样,中国最好的故事是《西游记》,它是许多个小故事拼凑而成的,《山海经》里埋藏着中国人所有的想象力,但那些也只是只言片语,没有什么精彩绝伦的跌宕剧情。

    故事之上,还需要有智慧,承载智慧的,是情怀,是道义。

    这一点上,我对张艺谋心存感激,他让我看到了最好的武侠世界。

    (四)那些年陪我们一起长大的武侠剧

    我记得我看的第一部武侠剧是83版的《射雕》。觉得郭靖真傻,黄蓉真丑(翁美玲的黄蓉丝毫看不出有原著中的影子,较朱茵版逊色不少,个人看法,无诋毁之意)。

    后来就是《天龙八部》,毕竟萧大王一出场就自带音响的无敌大招,比郭靖和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要带劲多了。

    但我最喜欢的一个版本,还是03年的央视版的《天龙八部》,这个版本从演员到技术再到还原度,都几乎堪称完美,央视在大制作上历来是有着优良的传统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大宅门》《大秦帝国》),这点还是很值得点赞的。虽然《笑傲》褒贬不一,但央视版的《笑傲》将江湖的血雨腥风和绿竹猗猗呈现的非常理想,何况还出了许晴版本的任盈盈。

    (最新版的《射雕》)

    到了《天龙》也几乎达到了张大胡子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

    不仅仅是江湖,父子亲情,江湖恩怨,家国天下,如果说有任何一个版本能把“无人不怨,有情皆债”的情怀拍出来,想必也不出此版本之右。为此,我愿意保留对张纪中奉献给我们的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的一分好感。

    《神雕》我历来是当成言情小说看的,就不再提及了。

    焦恩俊版的《小李飞刀》估计是很多人童年美好的记忆,因为当时萧蔷、范冰冰,贾静雯,俞飞鸿四位美貌处在巅峰时期的大美人都在里面,李寻欢的忧郁,阿飞的率直,龙啸天的痴情,都撕开了武侠世界的另外一个口子——管他什么江湖道义,管他什么是非善恶,做人就是要真,就是要至情至性。

    这样的生活永远不会出现在现实,但正因为如此,越是得不到,就越是令人向往。

    这并非武侠小说的魅力,更是文学的馈赠。

    (赵文卓饰演的的聂风)

    后来就出现了一部一反常规的神剧《风云》,记得这部剧开播的时候,几乎是万人空巷,这部没有时间,地点,只有天下会和各种神奇的人物组成的奇幻武侠带给我们的震撼,丝毫不亚于第一次看《奥特曼》。

    《风云》的世界搭建的异常庞大,故事也天马行空,但剧情走向显然还是朝着保护苍生走了过去,聂风的入魔取义当时看得热热泪盈眶啊!无名就是世外高人的代名词。

    试想一下,如果最后风云不秉持捍卫武林正义的信念,这个片子显然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了,虽然很想表达这些理念,但不得不说,还是显得很刻意。现在看起来有些场景也简直辣眼睛,但不管怎么说,它当时的出现的确让人眼前一亮。第二梦真的是很美啊,蒋勤勤古典第一美女的名头不是吹出来的。

    每到放了学,就迫不及待去小卖铺花两毛钱买一袋干脆面,然后集《笑傲江湖》的卡片,当时集的最多的是田伯光,我就很郁闷。今天过年回家看到抽屉里已经泛黄的卡片,童年的诸多感慨就全部涌上心头了。

    那个时候跟小伙伴打架,有的被惹急了,双手一推,大喊一声:降龙十八掌,那边一个闪躲然后大喊一声:暴雨梨花针。走在路上看到别人家的对联就情不自禁念道:九霄龙云惊天变,风云际会潜水游。哈哈哈哈。

    彼时新加坡极其热衷于武侠片,并且还出了几部精品之作,如《真命小和尚》《鹤啸九天》《神雕侠侣》(范文芳的小龙女也是很美哒)反正当时看的是很嗨皮,比起越南这几年毁我经典的暴行,新加坡的版本简直称得上良心,也从侧面看出来亚洲范围对于此题材的热衷。

    那个时代多好啊。

    (《梦想三国》里的徐庶,中韩合拍,这是韩国要毁中国的下一代吗?)

    我弟弟是00后,他喜欢魔兽争霸,喜欢机甲超人,喜欢漫威超级英雄,喜欢网剧《梦想三国》(我无法理解这样的电视剧),他不喜欢土的掉渣的TVB电视剧,他对夏洛克的狂热远远高于狄仁杰,他对美国队长的崇拜远远超过武侠小说里的大侠。

    他们早已经不看武侠剧了。

    口头禅里早没有那些威震天下无人不知的招数,而是忽然蹦出一句unbelievable让我半天愕然。

    他知道的刘备和徐庶,是在《梦想三国》里谈恋爱的两个得了中二病的小屁孩儿,他知道的令狐冲是于正版的《笑傲江湖》里的耍帅的霍建华。听说于正又要糟蹋《倚天屠龙记》了,天要下雨,随他吧。

    我弟这一带的孩子并不知道谁是金庸,谁是古龙,并不知道那些眼花缭乱的招式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他们觉得芷若、沅君这样的名字奇奇怪怪的,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明明拿枪就能解决的事情,要在那里吭哧瘪肚打上半天。

    (五)武侠时代,难说再见

    没错,时代变了,属于武侠的时代要谢幕了。

    游戏没什么不好,超级英雄也没什么不好,一切都很好。

    只是当年那些原本会永远存在的东西,就这么被时代的巨轮碾压过去了,心里有些难受。

    前段时间,我坐在书桌前练字,写完才发现,默写的居然是《射雕英雄传》里的《九阴真经》的总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道德经》),一番无语,然后默然一笑。

    (那天写的《九阴》总纲哈哈哈哈!)

    《霍元甲》里的李连杰也开始喋喋不休地说教了,《叶问》真的是近年来最好的武侠片了(我不认为是动作片)这样的电影看一部就少一部了,《一代宗师》在王家卫手里有种别样的味道,只可惜里面更多的是一种武侠权力的霸道,陈凯歌把徐浩峰的《道士下山》拍了,觉得想说的必要都没有了……

    在网上想找一找金庸先生的消息,看见一张照片,93岁的老爷子是真的老了。而武侠至今没有传人,断了就断了吧。

    就像《大秦帝国·崛起》里秦昭王说的:六国,眨眼间,说灭便灭了。

    武侠的时代,说过去,就过去了。

    迟早要说再见吧。

    有次我跟我弟讨论漫威超级英雄,他说最喜欢钢铁侠。

    我说:在英文里,钢铁侠的英文是Iron Man,那个侠字,是我们自己的,比钢铁人好听多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个属于武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if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