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男孩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曾遭受过父母的拒绝。在成年后他会说:“我没有人际交往的技能。”
从他的解释框架出发,他会认为缺乏人际交往技能,是无法改变的,他会在体验与人进行接触时佐证自己的无助感。这就是他对自己人际交往技能的一种虚构信念和参照框架。
这种认知习惯会导致他在与人交往时自我限制性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模式。如果他反复这种自我限制的循环不能自拨,他就会体验到绝望感,变得退缩,不愿意进行任何社交。他会默认自己是:我有社交恐惧症。而这种自我认知的图式,是他对家庭状态的记忆、学习和行为体验中逐步形成的。
针对“人际交往障碍”行动目标计划如下
1、确定一个问题:提高人际关系
2、确定在这个问题上期望达到的结果:与人交往无障碍
3、评估所期望的结果 (a,确定你想做的事情;b,每次咨询有你想要看到的事)
4、这个目标在哪些方面对你是很重要的。
5、达到这个目标对你有什么要求。
6、这个目标在何程程度上是你想要的做的事。
7、你的目标是否是:理性的?现实的?非理性的?还是逻辑性的?
8、达到这个目标对你有什么目标?
9、你要达到这个目标,对你会出现什么新问题。
10、如果该目标要求别人转变,或者不现实、不可行、不值得做,那么你转下一个项目。
11、确切地描述你将要进行的目标实现后的结果。(做、想、感受)
12、制定一个计划,你将怎样按计划中的行动步骤来达到你的目标。
13、检查你的行动清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