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的事情,这是应该由孩子自己解决的课题,父母或老师无法代替。而干涉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预,做出“要好好学习”或者“得上那个大学”之类的指示。
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不是这样的,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无论是爱还是交友,都与年龄没有关系;交友课题需要一定的勇气,这也是事实。关于你和我的关系,我们可以逐渐缩短距离,保持既不靠得太近但又伸手可及的距离。
以上哲人说的一些经典之处,我把它们都摘抄出来。第四夜的第二部分谈话,主要就是对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看待问题时,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处理方式、说话方式是完全不同,感受也会不同。
对待孩子要保持“不批评”也“不表扬”的状态。表扬和批评的情况下,我们是以一种纵向关系对待。孩子的表现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我们在以一种上级对下级的评判,才会对孩子表扬和批评。
不管孩子做什么,他不是要得到任何人的认可而作出的行为,所以不应该以表扬或批评的形式出现。就好比孩子他爸在吃完晚饭后,收拾碗筷和洗碗,我们如果说:“你真棒!”或是:“你真厉害!”,会不会觉得很怪?
同样,对于孩子,我们也不应该用这种语言表达。如果我们说的是“谢谢”,这就是做横向关系的处理,同样也是认可了对方行为。
就像牧羊娃,只是放羊出去,让他吃草,而不会逼着羊吃草一个道理。
我们陪伴孩子成长,不能是逼他成长,只是他出现问题时,我们进行“救援”,解决他成长中所出现的问题。没有谁在成长路上不摔跤,只有自己勇敢的面对,站起来继续前行或是就地洒脱,都取决于他自己。
如果他伸出援手,需要帮助,父母也只能是引导,而不能替代。我们要做好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课题分离,这样也就解决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