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来做头发的顾客总是会带一两个陪伴的人,在闲谈中来打发几个小时的等待。年轻人会带着闺蜜,姐妹,或者邻居。而老年人带的更多,一个人做头发,很多时候陪伴的就有两三个。除了陪伴,还有就是验收,你做的好了,她们的朋友也会一个接一个做相同的卷,染相同的颜色。这点在老年人身上尤为明显,我想,或许是年龄大了,不敢轻易尝试的缘故吧!
我做美发这行十多年了,发现了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年轻媳妇在一起,除了讨论买衣服,孩子的教育和老公外,最多的是讨论婆婆。而老人们在一起,最常聊的话题就自己的媳妇和亲家。
媳妇们最爱谈论的事大多是月子里的遭遇。或许那是女人们最脆弱的时候,也是女人们最敏感最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当然,也是最容易记仇的时候。记得有个顾客说她坐月子的时候饿的睡不住,就嚷嚷着让婆婆早点做饭,可是婆婆塞给她一个馍,坚持等到儿子来了才把熬好的鸡汤端上来。她偷偷的撇了一眼,老公的碗里全是精瘦肉,而她的碗里则是鸡皮多,鸡腹部那块骨头多的肉。还好老公有眼色,瞪了她婆婆一眼,将碗换了过来。从那以后,她不自觉地和婆婆有了芥蒂之心。
婆婆们在一起,常常讨论着媳妇的不好,没有儿子一点不好。有的老人说起媳妇,咬牙切齿的,跟仇人一样。有的老人觉得儿子太惯着媳妇了,常说那时候打倒的媳妇揉倒的面,自己的儿子让媳妇骑到头上欺负等等。有的老人觉得媳妇懒惰,爱花钱,去娘家拿的东西多,还喜欢网购。还有的老人觉得亲家来得太频繁,来了家里还要做好吃的招待,自己儿子还非常上心的准备礼物等这些琐碎家务。
听了太多的家长里短,太多的婆媳最为隐秘的心声,感叹真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时代在前进,老年人对婆媳的认知还停留在自己当媳妇的那个时候,而媳妇们没有经历过几十年以前的生活,把婆媳关系定位于美好的幻想里。自然落差,不满和矛盾接连不断发生。
倒是认识一位特别开明的婆婆,这位阿姨是位退休妇产科大夫。看事情也是非常的透彻。她开玩笑地说自己痛的死去活来的生了孩子,又是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多少个寒来暑往陪读,请家教,当家长,最后考上了大学,有了工作,然后她又掏空家底帮助成家,还得带孙子,只因为是自己生的,一声妈妈,一生责任。自己这样付出的孩子还动不动给她制造个麻烦,让她堵心。媳妇儿什么都没有付出,白当一个妈,怎么样都是值得的。更何况媳妇是花了那么多钱娶回家的,媳妇自打成婚以后所有劳动成果归她们家,就算对媳妇没有感情,当成做买卖,也是一本万利的事。还有什么挑的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了?
我们常说人心换人心,可往往,人心永远换不来人心。不管是婆媳关系还是其他关系,每个人心中所思所想不同,价值观不同,角度不同,经历不同,自然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继而产生的不同的结果。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在这万千变化中,两颗心能同频共振,互相理解,互相帮扶的真是少之又少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