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称太昊,都陈。因此,伏羲被称为太昊,前文写青帝伏羲主理春天,好像太阳一样煌煌明亮,这句写因此被称为太昊。太昊据说是伏羲的号,然而鹤总觉得这是伏羲的日名,因为格式很像“太康”,而太(大)、中(仲)、小这类前缀在日名中非常普遍。至于后面的“昊”并不在天干十字中,鹤觉得万一是因为伏羲时候得天干没有固定为后世流传的这十个呢?都陈没有什么疑问,伏羲建都或者居住地在“陈”这个地方。
作瑟三十六弦,长八尺一寸。“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鹤看过几次瑟的复制图,包括电影《影》中有复制器,讲真略不符合现代审美,亦或者并没有获得历史中瑟的真意?总之差强人意。瑟在历史中有诸多记载,伏羲发明,黄帝时素女鼓五十弦瑟,黄帝悲,减弦廿五,云云。长八尺一寸,这里没有写广(宽)一尺八寸,不然可以求个表面积,笑。
制嫁娶之礼,未有文章。伏羲时候制定嫁娶之礼。这里的“未有文章”字面意思没有文字,放在这里是为了强调什么?
取牺牲以充庖厨,以食天下。故号曰庖牺氏,是为牺皇。把祭祀所饲养或者猎取的牺牲拿来,扩大了使用范围,庖制为食物,给天下人吃。所以按照他的这个功绩,被称为庖牺氏,也就是羲皇。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和传颂,流传至今。
后世音谬,故谓之伏羲,或谓之虙羲。后世人口口相传,以讹传讹,从庖牺氏传为了伏羲氏,今人反而几乎不知道庖牺氏之名。
一号雄皇氏,在位一百二十年,崩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又有一个号叫作雄皇氏,他在位有一百二十年,死后葬在南郡,又有说法葬在山南很高的地方靠西边,这个方位真没法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