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40期“始”专题活动。
以前上班时,我每天都会坚持看两小时的书,不管是小说,杂文还是与职业有关的书,只要拿起就会尽力看完。偶尔,我想写一写所悟,所感,都因没有多余的时间,只好搁浅。闲赋在家后,我觉得自己有大把的时间做想做的事情---看书,学国画,学二胡,学写作,学......哎!想学的太多,想做的事情太多,奈何时间又不够分配,再加上自己懒惰,只能选择其中一两个。考虑再三后,我决定以练习写作为主,练习国画为辅,权当它是闲暇之时的消遣。
练习写作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又开始动摇了,想要放弃了,原因无他,只因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现在,我已过不惑之年,朝知天命奔去,这个时候才开始练习写作会不会太晚了?还有没有必要和意义呢?
正当我犹豫,想放弃时,一本书---《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进入我的视线,这本书由美国一位终生生活在农场的安娜·玛丽·罗伯逊·摩西所著。书中精选近百张她的最经典最治愈的绘画作品,再搭配她对人生的所感、所悟,使得每一幅作品都散发着轻松乐观的精神,给我们展示出世界的美好和善良。诗一样迷人的语言将她质朴无华的人生智慧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给迷茫、不安甚至绝望的现代年轻人最真诚的心灵启示,告诉我们所有的年轻人:你最喜欢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做想做的事,永远也不晚,哪怕你已经80岁了。
摩西奶奶本人从未受过良好的教育。她1860年9月7日生于纽约州格林威治村的一个农场,成了一个贫穷农夫的女儿。长大后,她在别人的农场工作以挣钱。27岁时,她嫁给了农场的工人Thomas Moses。婚后,他俩一起在一个农场上工作。后来她重回纽约州,在离出生地不远处生活了将近20年,以刺绣乡村景色为乐。像她母亲一样,摩西奶奶也生了10个孩子。她的双手被擦地板、挤牛奶、装蔬菜罐头等琐事所占有。直到76岁,摩西奶奶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开始绘画。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摩西奶奶的画引起画商Otto Kallir的注意,Kallir将摩西奶奶的画挂到自己的画廊里,并将它们介绍到了欧洲艺术界。在她80岁时即1940年,摩西奶奶在纽约举办个展,引起轰动。此后她的作品成为艺术市场中的热卖点,并且赢得了很多奖项。
迷茫时,我们需要良师益友的引导,需要榜样力量的指引。这本书和摩西奶奶的百岁人生经历和智慧无疑给了我引导和指引。
读罢,掩书思索。不惑之年,我的人生下半程才刚刚开始,在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为什么会屡屡想要放弃了?
我想可能是我太过于功利。坚持一段时间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成绩和“收益”后就会产生挫败感,想要放弃,缺乏耐心和忍受力。这一点是当下很多人的通病。其次,可能是我喜欢的决心不够坚定,容易“见异思迁”。最后,就是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好,能不能来的及。
摩西奶奶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农场,她没有过多的想法和诱惑,只一门心思做自己喜欢的事。这种“无形的强迫“反到使她专心地做当下能做的事。还有,她画画的初心就是单纯的喜欢,取悦自己,从未考虑过自己能不能做好,能不能来的及。
书中说到:只要对生活满怀热爱与憧憬,年纪绝不会是最大的问题,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轻易设限。
是呀!年纪不是梦想之路的拦路虎,更不说借口。排除一切杂念,一心一意去做自己认定要做的事情,便不辜负人生的下半程。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已错过了十年,那就现在重新开始吧!
因为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