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理心理上讲,自幼至老,人都是会做梦的,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该是基本的“解梦”原理。
自己的所梦,哪一个是让自己感动的?哪一个能够说出来让他人感动?这是应该好好想想的。……我为此认真地想想了自己的过往,心理的梦少有感动自己的,多数讲出来也是不能感动他人的。
在“知天命之年”和“耳顺之年”之间,我诞生了一个梦想:读完《鲁迅全集》之际,就是自己一生大成而无憾之时。这个梦想,我自己是很感动的,真正实现了自己感动自己,也真实地悟觉了“梦想是奇迹之源”。我也想,属于自己的“奇迹”定会在“耳顺之年”呈现,只要我不老病而死。至于我这个“老年梦想”说出来是否能感动他人,是不计较的。
幼年有梦想,是会得到师长的夸赞的,至于能否实现,倒不是价值所在,关键在于一种正向的价值取向与自我鞭策力量。
青年时代的梦想,有时是张扬的,更多是密而不宣的,尤其是当下,似乎“低调”更为时尚,也免遭“嫉妒”的严重危害。
人到中年,还有梦想吗?梦想,是一种不息的力量。即在中年,也是不会消解与消失的。但却不求感动人了,往往是实在的作为。我却以为,还是应该感动自己,因为,没有感动自己的梦想,人就会慢慢坠入平庸世界。
人到老年呢?我主张,在65岁以前,还是应该有鲜明而高扬的梦想的,因为这会使人不仅拥有丰富的“过去”,更有色彩充沛的“远方”,使人活得朝气,活着蓬勃。也更因为,凡“老年梦想”,定会梦想成真——以蓄积一生的智慧、素质和能力,还不能成就一件自己最想做成的事情吗?
梦想,不在感动他人,贵在感动自己,使自己真切地完成自己内心的最爱作为之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