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图称霸的宋襄公

作者: 糊涂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9-02 11:13 被阅读0次

    宋襄公算不算春秋时代的霸主,在历史学家那里是有争议的。通行的“春秋五霸”的序列,倒是有他的一席之地,不过乘了“齐桓既殁,晋文未兴,北方无复一等国(吕思勉语)”的空隙,加之楚国尚无力北顾的时候,做了一点小范围会盟的事儿。乘乱伐齐的成功,给了他错觉,两次对楚的大教训,最终也没让他清醒过来。他的所谓霸业,要说有什么成绩么,实在谈不上,倒像是一场闹剧,最终草草收场而已。

    宋襄公的名头,实在不如齐桓晋文秦穆楚庄诸位响亮,较之吴王阖闾与越王勾践也黯淡了许多,甚至他的宋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那么这个宋国,它是怎么来的呢?

    一、宋国何来

    宋国是周的封国,但它这个封国最特别。周行分封,或为宗亲,或为灭商的功臣,宋却是脱胎于那个被灭了的商。这从何说起?

    这要从周武王的时代说起。武王伐纣灭商,其实殷商的残余势力仍很强大,为安抚殷商旧民的情绪,不绝其宗祀,乃封商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殷商旧地,并使其弟管叔、蔡叔为相,是谓“三监”。武王崩,继位的成王年幼,由周公旦辅政,管、蔡疑心周公篡位,乃与武庚作乱。周公平乱之后,命微子代殷后,以奉其先祀,开国于宋。微子又是什么人呢?

    微子名开,是商纣王的庶兄。商代的宗法制度,是少有的兄终弟及,这是主旨,间或也有父死子继,这个子继,却是兄之子继。这样的传承,大概不太会出现主少国疑,但却会出现兄弟之子侄相争的局面。后世封建君主明确嫡长子继承制,便是要避免这样的祸端。宋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商的传统,如上述宗法制度,如祭拜鬼神(祖宗),但传承代久,恐怕也变了样。孔子曾去宋国考察商的文化,却失望而归。保留商的宗法制,宋传了几代便生出了弑君的事儿。厉公便是杀了他叔叔而自立,理由是他觉得他爹不该传位给他叔,该传位给他。

    到了宋湣公的时候,其为权臣南宫万所弑杀,南宫万立了一个公子游。宋国的其他诸公子出奔外国,后借助外国的势力把南宫万赶下台(南宫万逃到陈国,后被遣返,让宋人剁成了肉酱),并杀了南宫万立的公子游,而改立湣公弟公子御说,是为宋桓公。宋桓公临终前,传位给太子兹甫,但是其庶兄目夷很贤能,太子表示要让位给他。有说法桓公本来是属意目夷的,他很赞赏太子的这种行为,然目夷不听,拒绝了。最终太子兹甫得以继位,这位太子就是本文的主角,宋襄公。襄公继位后,任用公子目夷为相。襄公这个人是很有野心的,野心家最初总要找个靠山,襄公找的谁呢?自然是有霸主的齐国。

    二、宋襄公与齐国

    甫一继位,先君未及下葬,赶上齐桓公葵丘会盟,宋襄公便积极去参了会。我们不知道在这次会盟中,宋襄公和齐国君臣之间是怎样的交际,应当是认了老大,襄公这样的积极,大概很使齐桓公满意。据说齐桓公和管仲是对襄公托以后事的,他们把太子昭托付给了宋襄公。在立嗣的问题上,齐桓公临终前发生了动摇,听信妇人之言,又想转立公子无诡。齐桓公卒后,因先前不听管仲临终的告诫,他坚持任用的易牙、开方、竖刁三人专权,把持了齐国的朝政。易牙诛杀了支持太子的大臣,立无诡为君,太子昭逃到了宋国。

    既受了齐桓公和管仲的重托,太子昭又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襄公当然要力挺他,且他以为此是继齐桓霸业的好机会,怎肯错过。襄公乃邀集诸侯,护送太子昭回齐。齐国见诸侯来势汹汹,害了怕,便杀了公子无诡,欲迎立太子昭。这事儿眼看成了,大概诸侯就退了兵。齐国四公子一干人不服气,又出来争位,带兵攻太子昭,太子昭又跑到了宋国。襄公遂率师伐齐,与四公子战,最后打败了齐兵。公子昭终得以回国继位,是为齐孝公。

    齐桓公和管仲将太子昭托付给宋襄公的事儿,吕思勉先生以为不可信,因为缺乏足够的证据;即使有这事儿,也是私下口头说的,没有形成条文,不算合法;大概是宋襄公趁齐国内乱找的兴兵的借口。

    宋襄公败齐之后,自以为国势强盛,觉得可继承齐桓公的地位,便做起霸主的梦来。既欲称霸,让诸侯服他,得先立立威。那么先拿小国开刀,于是拘禁了滕国的国君。不久邀诸侯会盟,鄫国的国君来得迟了,襄公便命人拘了他,把他当做牺牲去祭祀了社神。襄公这样的做派,俨然以中原霸主自居了。然中原的诸侯们,尤其大国,并不怎么买他的账。非但中原诸侯,单那南方的楚,就让襄公吃尽了苦头。

    三、宋襄公与楚国

    早先齐、楚争雄,是公认的强国。襄公既欲称霸,以为败了齐(实际上对齐国来说,一败而已,并未伤筋动骨,称霸不能,称强有余)后,便开始动起了楚的心思。

    宋襄公八年,齐桓公已卒,他便想组织诸侯会盟。到了十二年的春天,宋襄公终于邀了齐、楚两个超级大国来鹿上会盟。在这次会盟上,他提出要楚国分点小弟给他,即是让臣服楚国的一些小国听从宋的调遣,楚人假意应允,暗地里却设了圈套。此时为相的目夷是清醒的,他力谏襄公不要做争霸的事儿,认为宋国的实力不够,小国争霸,是取祸之道。襄公不听。当年的秋天,诸侯在盂地会盟,邀宋襄公参会。春秋诸侯的会盟,有所谓兵车之会和衣裳之会,大概就是武会和文会。这次的会盟,大概楚国提出文会,宋国方面,目夷嗅到了一些刀兵的味道,劝阻襄公,以为这次去定要生出祸端。襄公意已决。好吧,既然执意要去,那至少带上兵车,以备不测。襄公自谓信义,说好的和平谈判,“我带了枪”,不像话。坚决不带兵车!结果呢?楚人带了兵车,襄公被楚人抓了。

    大概按照襄公的设想,这次会盟,能得齐、楚两国承认他为盟主,那他的霸业便可成了。没想到楚人不讲道义。楚人抓了襄公,以为要挟,顺势伐宋。襄公嘱咐目夷,让他回去守国。楚人觉得就算杀了宋襄公也无济于事,加之鲁国在中间说和,于是跟诸侯在亳地会盟,释放了襄公。

    宋襄公被楚人玩弄了一回,归国后仍不死心,或许觉得只是着了楚的道,并不服气。这时候,原先和宋同盟的郑国倒向了楚国,宋襄公很生气,在十三年夏,便召集了卫、许、滕诸国的兵去伐郑。楚国既收了郑为小弟,哪容得宋来造次,于是起兵伐宋。楚国的意思,既然你宋襄公还不服气,那我正面打服你。

    宋襄公也是来了脾气,决定跟楚正面来一仗。目夷出来劝谏道:老天爷丢弃我们商很久了,你现在违背天意,想重修祖业,不成啊。襄公坚决要跟楚决一雌雄,大概这时候他意识到,不打败楚国,他的霸业是不可能成的。既然不能以理服人,楚国人不讲这套,那只能以武力争霸。这年冬十一月,宋、楚双方在泓水对峙。两军对垒,大战一触即发。

    楚强宋弱,楚军决定主动出击,强行渡河击宋。在楚军渡河的时候,目夷劝谏道:敌众我寡,可趁其半渡而击,或有取胜的希望。襄公不听。待到楚军悉数渡过了河,还没有列好阵,目夷又来进谏:趁敌人立足未稳,赶紧掩杀过去,还有获胜的希望。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再打。等楚军列好阵,两军交战,宋兵根本不是对手,很快全线败退,襄公本人大腿也受了重伤。事后,宋人皆埋怨襄公,襄公说:君子不能趁人之危,不在人困厄的时候落井下石,不击未成阵列的军队。目夷简直无奈了,说:兄弟,这是打仗啊!跟平时不一样,打仗是以取胜为目的。按照你这样的说法,咱们直接臣服楚国就是了,还打个什么劲啊。

    经历了这样的惨败,宋襄公争霸的心死了吗?没有。这一年晋公子重耳逃亡路过宋国,襄公厚待重耳,拉拢他,想以后借晋国的势力,再来与楚复仇。襄公这样的不死心,倒也是执着。可惜,心不死,人却要死了。泓水一战,因为伤势过重,或许加之心中窝火,到了十四年的夏天,襄公便一命呜呼了!

    四、诟病的霸业

    宋襄公的所谓霸业,虽然也取得过小规模的胜利,会盟过一些诸侯,但终究是有很大的致命伤。这大致命伤,主要有两个地方:其一,集合的盟国太少;其二,争霸的时间太短。

    宋的盟国,真正能为襄公指挥调动的,只有卫、邾等国,其他的小国,如滕、许等,实力太有限。宋盟的一方,势力过于单薄。

    襄公争霸,真正算起来,从十二年春的鹿上之盟,到十四年夏他的离世,不过两年多的光景。这期间主要是与楚的争斗,然两次受辱落败,最后含恨而死,实在是不怎么光彩。

    除此之外,宋国在地理位置上也着很大的局限。它的版图,主要在今河南东北部地区,几乎是夹在所有诸侯国的正中央,所谓的“四战之地”,容易腹背受敌。在周边的位置,又有强大的诸侯国。东北方向是齐鲁的势力,西北方向是晋的势力,南面是楚的势力范围,都是春秋时代的豪强。西面紧邻还有个郑国,虽然盛一时而衰,但和宋比终究不落下风。这些实在很不利于宋的对外发展。

    妄图称霸的宋襄公,在一部春秋史中,总体说来,是个插科打诨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妄图称霸的宋襄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mf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