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评价一堂课的主要标准是衡量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是否有效。
言意兼得就是语言文字和课文思想内容都要让学生有所收获,这才是理想的语文课。
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引领学生在阅读中自觉的关注言语本身,在语言的比较揣摩中,感悟语言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在领悟意象、意境、意蕴的同时,关注语言表达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从而领略到文本中融合的言和意。
以《爱如茉莉的》为例,这节课中细节描写,情景交融,都是文章特色。设计中就要想:这堂课老师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是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还是抓住细节理解人物情感的阅读方法,这是核心问题,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收获的关键。老师解读课文的重点要放在学生可以学会什么上,要敢于取舍,什么都要往往什么都没有。
我们要从课程内容的高度来考虑,这节课究竟教什么?也就是说,用课文来教什么?教的这个什么,学生到底会了没有?我的课程设计是不是围绕这个目标去设计?课堂教学的观察点最后落在哪里?观察学生究竟有哪些收获?这是我们教学设计师应该想到的。
如果我们重点抓品读细节描写的方法,首先是要理清这究竟是个什么方法,怎么品读?怎么分析?品什么,析什么都要深入研究的。品读细节,对学生阅读课文来说又有什么用?这个也要搞清楚,然后有针对性的教学生,这样去教这个知识点才会有明确的目的,也就不会是一笔糊涂账。
如果教的是一种写作方法,就应该考虑迁移。教了就应该让学生运用,如果教的是一种阅读方法,也要观察这个目标学生到底达成度如何?学生学的如何?教师不仅仅要解读文本,还要解读学生立足点放在哪里?不能站在教师的立场去解读文本,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解读文本,找出我们的教学目标。
《爱如茉莉》,最终的落脚点是教阅读方法,学生能够找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而且能够欣赏,能够体会从中吸收语文的营养,这是高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阅读方法,应该教。
要教抓住细节描写品读欣赏的阅读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细节描写,你通过哪个段落的教学,通过什么方法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细节描写。其次,让学生明白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感情的作用,再次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当中抓住一些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认识这是一种阅读策略,这是我们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这个重点展开教学设计,就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全结合在一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