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尽,吆牛于耕野。
才刚,讲台,说春秋理化,小童跃跃争言。他们亮亮的瞳仁里有我,一如外面春色。
习字么,作文么,对句么?小屋书声,屋外青山,千年延递的好句,在十岁八岁的童子间流传。接汉唐通欧美,一山尺幅,天下大小。
眼前是笑靥,耳边是童声,我的肩负,从没有如此快意阔大。一线连通,不再有远近,但这山青自幽,静听心声,却又是一片古天地了。茅篱李白,竹篁王维,一道沟足可收罗唐宋文华,这是怎样的超妙自然?
手里握着的,是曲辕犁,牛铃的传响,划过了多久的时空呢?数理的劳顿,恰以耕作的惬意冲洗,而鞭响犁划的泥土波涛,又该给我的笔端注入怎样的诗情,让啸傲风月的草庐通着无限的远方?
去年三亩黄豆,枝不大而果充盈,粒粒如汗珠,收割时喜悦战胜艰辛。花生的黄花,红薯的长藤,芝麻的劲节,谷子的谦逊,是愈来愈深切地显现了。孩童拥我入田,他们参与劳作,周身流汗而手上血痂,但笑容和童音更灿烂脆响,我深有感慨了。
他们来自大城,我只在深山。
如今,我们自在学堂与田野。他们把田野呼作学野,脚下泥巴,眼前远山,头顶燕子,身边庄稼,是真切的玩伴和山友了。
深翻土地,种南方的植物,看橘生异地的果实。
挖渠引水,不再肩挑,清流直到庄田。
自做的翻斗车,运粪不费力气,引山民艳羡。
扛起大捆的麦子,上山。有人说,肩扛青山。
……………………
山间最美的感觉是能让古诗文复活。山下有湖,湖上有亭,亭外有舟,雪落夜深,远客来访,师生携友,我山即张岱西湖了。
小童言,他们听师讲,自己想,觉得五百年的岁月,中华对世界几无突出贡献。
滔滔,默默,出山,进山,一茬茬,深山有学童。
大洋那边发邮件于我,打开,是《最忆是青山》。
我种地,我教书,我授徒,左手诗书右手桑麻的岁月,是书生误,是农人乐,是红尘远?
身在山,笔向远,心无岸。
校园钟声响,该上第三节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