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壹品创联网文纵横公会谈古论今002人生旅途壹品创联·联盟精选作品
王阳明《传习录》: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阳明《传习录》: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作者: 劲风屠龙 | 来源:发表于2023-12-30 14:41 被阅读0次

“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这句话不需要怎么解释吧!是看过阳明心学的都会接触到,应该不会无视这一中心论点的!

大概意思就是说:心就是理,心之外没有事物,没有理!按照心是无善无恶的那个本体来说,此论述是没什么问题的!

包括之后的“去人欲,存天理”,单看也没什么有问题,因为这是落实到人类群体身上了!

但是,我有一些疑问一直存在,既然认可心物一体,但是为什么又会说心之外无物呢?既分内外,那么它们肯定是有区别的

至于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也是同样的道理,怎么可能是没有呢?

如果真如阳明先生说的“心”的定义,那么他之后说的未见花,花就归于寂,见了才明了起来,就有那么些不对劲了。既然心即理,如果他是全部的理,那么即使你未见此物,花也在你的良知之心内,你为何不知道它的存在呢?难道还有天理之外的物不成?这本身就与心外无物相违背!

举个例子,比如当年的日本侵略,原始森林中的人可能不知道,那么就不存在了吗?那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别的人知道,别的猫狗可能也知道!人自己事事物物都是相关的个体,不是自己关黑屋子就可以自欺欺人说今天没天亮的!对于思想来说,用个体的情况来说服别人,是不是有点没格局?也有点狡辩的味道!

又比如,西伯利亚正在刮大风,受其影响,北京后天有强冷空气要到来!你说你暂时没有感受到西伯利亚的大风,那么它对你就真的没有影响了吗?只是你作为一个个体没有觉察到的能力罢了!西伯利亚刮大风,北京的空气已经受到了影响,空气依然有所反应了,按照行是知的功夫,那么北京的空气岂会不知?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任何个体的能力都是有局限的,多么精致的自以为都是以点概面,因为你不包括所有的天理,也就是说你的“心”只是一个人心能够想到的最纯乎天理的状态,更没有得纯乎全部的天理!

我们人类能认识事物,是因为我们人与外在事物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所以见到之后能够产生一些共鸣,所以才可以认识事物某些特性,才可以去理解一些外在的东西。如果外在的事物与我们本人是没有共同点的,那么我们是无法认识事物的,也就是不在一个道上,你见不着!用句俗话说就是:“鸡同鸭讲,不通!不通!”

就比如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因为没办了解!比如一个院子里有桌椅板凳,他们其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院子里,包括你这个人,那么你就可以看到这些,也可以去探究这些!如果我同时在院子外堆满了东西,那么你也不知道是什么,除非出来同它们处在一个共同局部立场内!然而你不知,别人可能知,堆多了,没了空气,你也会因为它的存在而死亡。那么外面是有东西还是没有呢?

再举个例子,我们与石头差距很大的,所以我们认识石头并不简单,石头有没有生命?他有没有心?为什么这些石头是与咱们人有这么大的不同?一个天理之下出现如此不同,难道就不该有点疑问?

相比于了解石头的事情,我们探究猴子更简单一点,因为它与我们人类更相似!如果是一个只蚂蚁呢?我们又会难以了解!

如果说心物一体的说法是心物都包含完整的天理,那么他们该是一样的个体,那么这个世界将没有缤纷,也就不会意识到它者。那么也就可以理解为死寂的状态,也可以认为道没有化育能力!

可是并不是如此!世界上的很多物类,它都有自己的特点,之间也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至于物类之间所拥有的共同特点有多大,这是根据事物的不同决定的!

所以我一直认为每一个个体都存在理的部分,但是,不能说它就是理,即便是“人心”也不行,人心也是一个个体,它没有资格代替那个理的全部!人的思想本身就是人本位,你再怎么摒弃人欲,你还是个人,还是与其他物类不同!而且你的思考更多也是为了人类这个群体的!

换句话说,如果“心即理”是说的心包含全部的理,那么“人欲”是不是也本该在心中?它也是天理之下产生的啊!

所以说“心即理”的观点对于我来说是有疑问的,至少我本人是持保留意见的!毕竟除了这点,阳明心学是很实用的,我觉得是比程朱理学更优秀,尤其在处理人类群体的事情的时候更加合理!

道化万物,万物不同,都来自于道,都没资格说自己就是道,只能说“我”有道!而且不同事物所拥有的道是有区别的!若无区别,那么就是相同的东西了!事事物物有的皆为小道,而非大道,然小道包含于大道!

大小,颜色,香臭……都是因为天性赋予在万事万物身上的理的成分不同造成的,这就是人性、物性有所差别的原因!但凡无善无恶的本体演化的事物都不可能是全理的,都是有缺点的,都是可以被其他立场视情况定为良与不良的!!

说“知”前面加个“良”,本身就是定了立场了!立场再大也是立场,因为六合之外不可思议!

比如人吃人不好!那么老虎吃人有什么不对的吗?何况人类在极端条件下也吃过!再想想你让猫与人在臭鱼与金子之间去选择会怎么样?这就是物性之间的不同,也就是他们所包含的天理部分的不同!也是他们之所以为他们的原因!

你的心是“心”,老虎的心就不是“心”了吗?人把吃人作为非良知,可是在老虎那里吃人就是良知!这是不包含完整天理的类别本身就存在的私欲,也是类别所谓良知的不同,不同之间的良知可能被视为他类别的不良!欲望

又为什么说“去人欲,存天理”的说法没问题呢?那是因为阳明先生重点处理的是人有关系的事物,说不是人本位都没人信,毕竟儒家本身就是治理人世为己任的!

在人的立场下,除去非必须的欲望,而保持天理禀赋的普遍人性(可指赤子状态),稍兼顾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是可以让人类长治久安的!所以阳明心学很实用,更是可操作的!

只是超出人本位之后的立场有些问题,把立场放大到极致,那么没有人的思想是可以无漏洞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习录》: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as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