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工作以来爷爷第五次住院了……,尽管每一次的住院都陪同,包括已故年的奶奶。可我心里总是别有一番滋味。折腾了好几天,看着逐渐好起来的爷爷,心累又欣慰。看着他睡着安详宁静的样子,小时候的事情不禁涌上心头…
【文】梁晓琳 【图】作者/摄影:梁晓琳 向原图作者致谢

听长辈们说那年大我两岁的哥哥是早产儿,又疾病缠身,意外怀孕的妈妈跟爸爸怕养不活大的还保不住小的,商量打算着将我流掉,是爷爷的坚持最终保下我 …
襁褓之中的孩子总是多灾多难,那会的妈妈还是个好妈妈,三天两头跑医院,总算是养到五六岁了。那会我还没记事呢,连妈妈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她就去广东了,后来,爸爸也去广东了,那时的我也就上一年级!就这样彻底地把老哥跟我托付给爷爷奶奶直到现在…
作为中国式最典型的留守儿童,童年的我们经历了所有农村孩子所干的所有农活:早晨五六点去山里挑玉米、下午去地里收花生、晚上在家掰玉米粒、稻谷是怎么种怎么脱粒成大米、辣椒怎么从小种子变辣椒酱、活着的鸡鸭鱼怎么变成一碟菜、一担担挑食用水填满比我高的水缸、等等的等等,这些仍历历在目。村里的阿公阿婆阿叔阿婶都说我们兄妹俩有多听话多能干,可有谁又知道我们的心酸……
看着同龄的孩子有爸妈帮交学费,下雨天了有爸妈等在学校门口接回家,周末可以睡懒觉,可以跟爸妈要零钱买零食…而我们却什么都没有!
那时的心灵多强悍啊,读那么多年书从来都是自己交学费;下雨了努力跑就是了,反正感冒了爹妈又在千里之外,就算是哭他们也听不到,自己衣服破了自己补。

那时候的奶奶特别讨厌孙子孙女跟她一起住,整天除了骂人就是叫干活,还偷偷藏好吃的东西藏到起绿毛也不会给我们吃,那会我们还小,挖到什么偷什么,用老哥的话说如果奶奶声张了就证明她真的有藏东西,可每次挨骂挨打的都是我跟表弟,奶奶可真重男轻女的代表。而爷爷总是睁只眼闭眼过去了,剩下的时间就是拉我们干农活,面朝黄土背朝天,出门天刚亮,回家天已黑,还得煮饭做菜洗衣服!那时的天空星星挂满天,月亮灿烂得照亮回家的路,爷爷走在前边赶着牛,而我跟老哥永远是坐在牛车后面数着满天飞舞的萤火虫闻着那又臭又脏的粪水灌,那时候日子可真是困苦又甜美!
而缺失的爸爸妈妈,印象中是那么模糊,除了春节的相逢剩下的就是偶尔的电话联系。上初中后,每逢暑假,都会去广东打暑假工,有跟着亲戚去的,也有自己去的。计小时的临时工、计件领钱的短工还有不断加班的钟点工统统走过,是锻炼吗?不,在我而言,这些都是贴补自己的学费。
于爸妈而言,那么多年他们是否会后悔错过我们的成长?
当身边的人提起家长会的时候他们会不会难过?
当我们要么太依赖要么愤懑他们时,是否会悔不当初?……
我不知道,也不明白该是去体谅他们还是憎恨他们的行为?同样的农村孩子,人家都有爸爸妈妈,我们只有一直带着去劳动的爷爷奶奶…
如今,我也参加工作三年了,奶奶走了,爷爷也从那个顶梁柱变成一个佝偻老头。肩扛扁担挑玉米,手摘花生捡辣椒,还有做不完的家务活,这是我们的童年,爷爷奶奶陪伴长大的童年!
现在,他老了,老得不服老,非说要买车,大家都不同意,就隔三差五跑科室来找我,美其名曰是送鸡蛋,好家伙,那十来个鸡蛋每一个都拿纸包好好的!每次问他还有钱吗,得到的答案永远都是:我刚才买买啥啥啥了,现在就剩七八十块了,你不用给我钱,我不问你要。

然而每次给他一两百块钱总会很自然地收起来!耐不住他的唠叨,总算是买了辆小三轮,打那以后再也不送鸡蛋了,反而更自然地问要钱了,还把钱都攒起来自己又偷偷买车!
大家都说我不要老是惯着爷爷,可每次都恨不下心来,明知道他还有私房钱、明知道他拿钱干坏事、明知道他在忽悠我,可我还是忍不住递给他,就怕他没有钱用会过得苦巴巴,怕他吃不好,穿不暖!
他老了,已经没有经济来源,皱纹爬满了他的脸庞,条条沟痕印刷出他的沧桑、佝偻的背再也不能挺拔。这样能看得到的背影一天天的在减少,他耳背了,请不要讲太大声,因为他会以为在骂他、他虽然有点不听话了,但也不要责备他太多,因为我们能给的已越来越少了……
莫要抱怨、勿唠叨!好好珍惜当下每一天在一起的日子,趁现在还看得见摸得着……,莫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成为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