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18日,毛泽东发表了一篇《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写道:“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夹起皮包走路。”
1962年9月19日,美籍杭州人司徒雷登在华盛顿病逝。
司徒雷登杭州话说的比英语好,因为出生在杭州,后来回到美国上学被同学嘲笑英语有口音。
司徒雷登曾经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他一直希望自己死后能够埋在燕京大学校园内,他的这一愿望始终无法实现。但在他去世46年后的2008年,司徒雷登的骨灰被低调运回中国,安葬在他的出生地杭州。
司徒雷登,10次往返美国筹集资金250万美元,四处募捐购买土地,聘请美国建筑设计师进行总体规划,建造了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环境最优美的一所宫殿式校园——燕京大学。燕大33年间,其任校长27年,在不到一万名毕业生中,为中国培养53名院士;他提倡学术自由,支持学生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他亲自带领学生上街示威,高呼抗日口号。后因保护燕大学生,被日本囚禁三年。
在政治上,司徒雷登可能不是中国的朋友,因为他代表着美国,当然要代表美国的立意。这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忠”的表现,忠于国家。
在个人思想和感情上,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却是友善的,充满感情的,可以说是把中国作为他的家乡的。中国人讲“叶落归根”,外出的游子,不管他一生飞黄腾达也好,潦倒不堪也好,在生命即将落幕之时,都在念想回归故里,回到家乡。司徒雷登希望把他藏在燕京大学,是不是也是对中国的一种深厚感情的反映呢?
我们别了一个美国利益的代表着,我们也应该深深纪念一个热爱中国,对中国人民有深厚感情的朋友。
因为,政治是冰冷的,心是温暖的。
利益是暂时的,爱是永恒的。
司徒雷登走了,但是他爱着中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