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一书一世界

作者: NiceParis | 来源:发表于2017-06-23 08:49 被阅读411次

—1—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

                          ——Shakespeare(莎士比亚)

                                                             

      玫瑰不叫玫瑰,还是玫瑰吗?

      你不叫这个名字,还是你吗?

      如果是,你就是你吗?

      如果不是,那你又是谁?

      看似一个无聊的问题,你一定会想: 我就是我,你管我是谁,反正我又不是你。我怎么可能是你?

      的确,你我属于不同的个体。我们不一样。但换个角度想想:你怎么就知道你不是我?这有概率分布的可能。也许你是假的。你只是我创造出来的,是我思想的投射罢了。

    此时此刻,你是我,我不是你

      看似荒谬无厘头的自言自语让人一头雾水,但理解了就可以知道它是《苏菲的世界》的写作角度,让人极为震撼又沉醉其中,书中书像画中画一样引人入胜。正如第一章伊甸园的开头早已下了定论:

    …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苏菲的世界为你打开大门

      从“我是谁?世界是什么?”这些问题中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带着我们走进一个浩瀚的哲学历史。神话故事美妙动人、哲学的摇篮雅典闪耀着灿烂光芒:自然派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基础,饱受诟病的黑暗中世纪、人性之光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还有耳熟能详的笛卡尔、洛克、康德、黑格尔和弗洛伊德等大师级的哲学智慧结晶。

      苏菲的导师艾伯特也很可爱,他是一位特别的哲学家,从最初的寄信神秘人到之后面对面的函授,艾伯特总是以一种特别的存在吸引眼球,比如:阐述新的哲思时总会换上那个时代特有的服饰(故作悬疑的中世界僧侣装,文艺复兴的小丑装等等),每次的出场就是一场时代服装秀,还故意表现得很玄乎。授课的方式还有一些特殊的实验和录像等。不得不承认,艾伯特抓住孩子渴求的心。

    《苏菲的世界》基本涵盖了人类哲学史的前世今生,每看完一章我就感觉时间变得很厚重,古圣先贤穷尽一生的智慧在双手摩挲纸面时扑面而来,他们的思想像块磁铁般紧紧吸引着我,让我逃离不了。时间过得飞快,钟声一响,可能一百年就过去了,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时光隧道,我卷进去却出不来。时间太快了,快到让我来不及消化刚装进脑里的东西就已经进入新的年代。头晕目眩的感觉,真是久违的走火入魔。对此书,相见恨晚。

        其实单纯看哲学书很枯燥,我这种平庸之辈更是痛苦,面对大块的思想难以咀嚼消化时,要么直接睡着,要么就怀疑自己的智商。无论何种结果,纯理论的哲学书我无法招架。即使看完也不过囫囵吞枣看完就算。但《苏菲的世界》的作者却匠心独运得将埋下很多极其怪异离奇的悬疑: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小狗、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苏菲沿着线索一路寻找蛛丝马迹,却发现一个惊人大秘密……


—2—

      你只是我创造出来的,是我思想的投射。     

      此时此刻,你是我,而我不是你。

      这是个虚假的平行世界。

      苏菲在艾伯特的提示下发现自己是假的。她只是书里的一个人物,只是席德爸爸送给女儿席德的一本书上的人物,仅仅为了讲清楚从古到今的哲学故事而创造出来的虚构人物。

      多重视角下,席德收到爸爸寄来的书并开始看《苏菲的世界》,而我在现实世界看着席德品读苏菲的故事,宛如上帝般存在,这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

      设想下:是否有人在另一个空间看着我读着苏菲和席德的故事呢?或许我和苏菲一样也是不明空间里窥探世界的一个扯线木偶,我也是假的,我该怎么办?

      我的态度很淡然。

    如果我只是虚幻在这个世界的一具玩偶,或许可以为自己过往的尴尬荒谬做个自我安慰的解释。既然是假的何必太认真呢?

      如果我是真实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人的话,那就更无所谓,借用《红楼梦》里太虚幻境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也无”即可释怀。认真你就真输了。

      不管怎样,人总是有理由为自己开脱。

    我也不例外。


—3—

      Pascal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浩瀚星辰下沧海桑田,人如沧海一粟般微不足道,恐怕是竭力一生也无法逃过死亡的归宿。但思想却能形成人的伟大,给予人尊严。即人的伟大来源自他有思想。

      思想来自哪里?

      借用《苏菲的世界》的比喻:

“这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只是这白兔的体积极其庞大,因此这场戏法要数十亿年才变得出来。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

然而当他们年纪愈长,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他们在那儿觉得非常安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

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此一危险的旅程,迈向语言与存在所能达到的顶峰。其中有些人掉了下来,有些人死命攀住兔毛不放,并对那些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的深处、尽情吃喝的人们大声吼叫。

他们喊:“各位先生女士们,我们正飘浮在太空中呢!”但下面的人可不管这些哲学家们在嚷些什么。

这些人只会说:“哇!哲学家真是一群捣蛋鬼!”然后又继续他们原先的谈话:请你把奶油递过来好吗?我们今天的股价涨了多少?番茄现在是什么价钱?你有没有听说黛安娜王妃又怀孕了?”

    所以,要学会思考,首先要有好奇心。

      一个睁着眼睛的盲人无法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但他会通过听觉、触觉和心里感受去构建一个属于他的世界。孩子亦如此,他们总是有很多问题,很多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只可惜,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也慢慢习惯了这个世界。当他们会对身边的事情都习以为常时,他们就会陷入琐碎无味的生活而浑然不知,即使有新的火花出现,他们也早已习惯熟视无睹,生活也就固化了。

    他们就变成了我们。

      We already walked too far, down to we had forgotten why embarked.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纪伯伦《先知》


—4—

    苏菲的世界为我们敞开了哲学的大门,是否可以尝试打开我们内心那扇尘封已久好奇心的窗户了吗?

    多问自己:

    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将去往哪里?

    相信可以过滤掉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P.

                                                              2017.06.17                                           

相关文章

  • 我的苏菲的世界

    在书的前言,共有五种关于《苏菲的世界》评论与简介,而我比较喜欢以下两种。 《苏菲的世界》一书读来清新可喜。作者乔斯...

  • 我是谁

    我是谁?最早思考到这个问题是看过《苏菲的世界》一书,“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到后来才发现,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

  • 《苏菲的世界》:一书一世界

    —1—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

  • 乔斯坦·贾德著《苏菲的世界》附pdf电子书

    《苏菲的世界》 作者:乔斯坦·贾德 豆瓣评分 9.0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风靡世界的哲学启蒙书。 14岁的少女苏菲...

  • 《苏菲的世界》(一)

    赫拉克里特斯说:“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变化、移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得,因此我们不可能“在...

  • 你的假阅读还想持续多久?别骗自己了,只有与金钱发生链接的才是真阅

    一, 阅读本身没有价值, 真正有价值的是学而时习之 《苏菲的世界》一书中曾有过这样一个比喻,让人印象深刻:世界是魔...

  • 圆梦巨人

    苏菲的世界

  • 苏菲的世界

    亲爱的姐妹们,由于最近比较忙,每周的书都没有看到多少。然后在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位小主都那么努力,所以我也不能放纵自己...

  • 苏菲的世界

    经验主义 休姆 与数量和数目有关的抽象思考 与事实和存在有关的经验性思考 回到孩提时代对对世界的印象,哲学家都活在...

  • 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以及生动的笔触,为读者介绍了许多哲学知识,揭示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历程,读罢让人受益匪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菲的世界》:一书一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kx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