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金木老人上车后,我有一种感觉油然而生,尽管他一天的零花钱还不够我中午吃一碗牛肉面,肉丝汤面一份8元钱,但他还是快乐的。虽然想问他为什么不在田间地头种上一两株南瓜、丝瓜或蒲瓜,这样,起码在三四个月内不必出山来采购菜蔬了,但我把问话重新咽了回去,毕竟自己是在农村长大的,知道老人一个人呆在家里会生发孤独感,出来走走日子好过点,也知道瓜果多了,吃不完后,对孤寡的他是一个精神负担,毕竟没地方送啊。送隔壁邻居,邻居家的地板上也累积了一小堆。
在石渠一带民间,农民把自家话向别人说是“拷神锣”。其间有没有夹杂着无意中说了大话、神话,我没有去深究。只是要让村民不要觉得自己问了这么多话,会不会被人当作“神骗”,正在套人家说话呢?好在五星行政村上吴自然村吴文荣和一位老年妇女坐在旁边,而对面有一户人家夫妇两正为中午饭而忙,妻子已炒了四五个菜,摆在了圆桌上,而丈夫还在低头披番薯杆,这是一道吃起来爽口但需要花功夫摘菜的菜肴,在急火的油锅里翻炒几下就成,要是在热锅里抖落几颗红辣椒碎片,那就更加色香味都俱全了。
吴文荣大爷,要比胡金木大事多岁,却因清瘦而感到特别有精神。我稍稍问了几句,就了解了他的身世。他有两任妻子。21岁,就与第一个妻子成婚了。可是她嫌他家穷,而他嫌她连饭菜都不会烧。吵架了几次,离婚了。我估计她娇生惯养,在山村里生活很不习惯,才会迁怒于他和他的家庭。好在没子女留下来。24岁,又讨了第二个老婆,马涧镇大塘人氏。两人走在一起还算和睦,生养了一子一女。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6463/b2fdf9a7fce1b259.jpg)
他问我是否真的有风水怎回事?我猜想老大爷家一定遇到了什么大事,不然,就不会这样向我求解。原来,他儿子讨了一个外省人,生了孙子后就闹着想离开。我问吴大爷是否还居住在老房子里?他说自家建了四间两层泥砖房。我说:生活挺不错的呀。他说:每年卖卖杨梅、大荔还是有一定收入的。我问:粮田呢?他说:就在石渠垅的龙口上。我又问:多少?怎么会在垅口上?他笑了笑:都这样都这样。对的,是这样。白沙大村的粮田也不时在我老家的村口上吗?我下意识地点点头,向他回笑了一下,说:现在还耕种吗?他摇摇头,说:做不动了,种得下,收不起。我说:可以出租的呀?他说:三担谷的田,没人来租,正出草呢。我说:现在都这个样子。你儿子呢?他说:儿子今年57岁,在石渠山背厂里工作,没时间种田种地。我问:杨梅出产,谁去摘谁去收?他说:当然是儿子,向工厂请假个半月二十天,摘收好后再回去上班。
吴大爷告诉我:今年的杨梅是大年,价钱2至8元不等,收入万元欠点。
他还告诉我自己的孙子今年28~29岁,在深圳,未结婚。结婚房没买,也买不起。自己的女儿59岁,外甥曾在福建当兵,营级干部,复员、结婚后养育了一儿一女。比较顺。
在闲谈中,吴大爷透露,每月可领养老金400元,比自己年轻几岁的妻子每月也可领400元。也有几亩毛竹山,毛竹没人来收。(未完待续)
陈水河整理于2023年8月14日早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