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讲到因为大一统的汉王朝的灭亡,让支持大一统的经学,也失去了信用,所以败落了。
经学的没落让佛家和道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时候最明显的一点,连先秦儒家的经典《易经》也被象数派占据上风,开始走算卦的路线了。开始玄虚化。玄学,上一讲我们也讲过了,是老子,庄子思想为主体,儒家哲学新分枝。其实玄学的体现就是个人想逍遥,但是又想出仕这种对立的矛盾。
唐朝由于社会开明,佛教和道教发展神速,儒学虽普遍,却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唐朝的士大夫阶层,一会儿学孔孟,一会儿学荀子,总是在法制和仁政之间摇摆,所以儒学也没什么成就。
但是我们今天主讲宋。从整个中国历史来说,中国的思想史有三个黄金时代,或者说两个黄金时代,一个白银时代。一个黄金时代就是先秦诸子百家。各种思想观念,意识流大爆炸。另外一个你们可能不知道,其实是近代民国时期。近代东西方各种思潮的侵入,然后各种政体国体的不断实验。这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混乱,但是成就最辉煌的两个时期。
白银时代就是两宋了。但是我们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些流传下来的哲学思想,包括进入人的社会生活形成或推进的日常规则,有好的有坏的,而且产生了一些陋习。这个我们等会有时间再讲,咱们先说好的。
为什么北宋儒学会进入一个大发展阶段?
其实还是源于统治者的需要。赵匡胤和我们前面讲到东汉光武帝刘秀一样,在马上征战天下,却很清楚,马上不能治国。所以才会有杯酒释兵权这个典故,宰相赵普也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就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种气侯。不过看了前面讲的,就知道汉儒的经学基本上是已经卡在瓶颈里面,没有办法继续为统治阶层服务。所以北宋的儒学家最基本的任务就是重构理论,好让儒学重新发展起来,改变,适合当下的时事和统治者。
当时能够用来改造儒学的是什么?一部分引入了佛学思想,但是更重的是老庄的道学思想。前面已经有玄学作为基础,改造起来更加方便,得心应手。但是正因为如此,儒学走向了哲思化的层面,更加注重修身和修心,极大地淡化了治世经国的主旨。
北宋有许多非常出名的儒学家,北宋五子大家知道是哪些吗?类似于如今的四大天王。我们不是讲文学成就,所以不是苏轼,王安石,辛弃疾。这些人可能在后面开诗词聊天时会讲到,但是北宋五子是指大儒家,大思想家。定位不一样,大家不要串。
二程,程颢、程颐。大家注意这两个人,我们平时听得最多的“去人欲,存天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些如今看来不大正常的理论就是他们提出来的。但这两个人的老师是谁呢?或者可能是半师半友。周敦颐。这个人应该没人不知道吧?中学课本里的《爱莲说》,“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千古名句啊。但是他在这个儒学上的成就,应该说是远高于文学成就。因为他写了一篇《太极图说》,这个就厉害了,短短249个字,对,离250还差一点,就让二程放弃出仕,直接跟着他研究学问了。这249个字有多神奇呢?我们稍微摘几句看下。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这个就很明显,他把《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太极图,太极生阴阳,这些道家,儒家的宇宙观哲学思想做了一个熔炼改造,文章后面还吸收了《中庸》的“诚”和阴阳五行说,为后来者奠定了儒学宇宙本体论的范畴和模式。而这正是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儒释道之争中,儒家最缺乏的基本理论工具。
三个人了吧?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昨天说算卦的时候说到的。邵雍,一个把易经算数化并用来推断天下的了不起的人物。《皇极经世书》的作者。所谓“皇极”,就是指无极或者太极。南宋时期曾经爆发过“皇极之争”,其实也就是想理清太极图说中的道教成分,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自己去查。还有一个就是张载,这个人提出了“博爱”,但是有区别于先秦墨家的“兼爱非攻”,认为爱可以爱,但是是有等级的。后世那些以天下为己任,舍生赴死的儒生思想来源多于此。
这五个人,开创了程朱理学。其实有时候还会算上另外一个,合称六子。这个人就是砸缸的司马光。这一帮人,引入道家思维,重新构建了儒学。在大宋儒家巅峰中占了一个很强的一派--理学。又因为以道为无极,所以也称他们为“道学家”。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们这一派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南宋朱熹是继承发扬了二程的学问,并集齐了这些道学家的大成,所以又称为“程朱学派”。注意下这个理学是狭义上的理学,专指程朱理学。
而广义的理学包括了三个门派,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程朱学派,另外一个是南宋时期和朱熹抗衡的陆九渊。也就是刚刚提到“皇极之争”中与朱熹对抗的主力。自然就是主观唯心主义了。他这个学派很屌的,我眼睛一睁就是看到世界都是我的,我眼睛一闭,世界都没有了。历史上称为心学,后来的传人是王阳明,所以合称“陆王学派”。
好,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有了,另外一个学派,叫作事功学。代表人物是叶适,不但要修身修心,还要建立功业。
二程一陆,修心是为了什么?内圣。我要当圣人。
朱熹呢,讲究格物致知遵循天理,形式非常重要,简称行而上。
叶适追求的是事功,外王。我要功成名就,拜相封侯。
这在当时,是被另外两个学派鄙视的。所以在两宋,属于边缘学科,没人知道很正常。
宋朝的儒学思想发展是一个巅峰期。做学问非常活跃,而且学派繁华。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还有就是事功学。那一派最好呢?很明显,朱老夫子的客观唯心主义是最好的。具有哲学高度,可以修身修心,也有现实价值,能够参加各种社会事物,指导社会生活,所以就慢慢变成主流了。其实朱熹的理学,最高指导思想,有点类似于老子的道。所以我们,称它为道学,平时骂人,虚伪的道学家,也是从这里来的。
宋儒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中国文化史上最被诟病的“去人欲,存天理”,从这个时期发端,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习俗--“缠足”,也是从北宋开始的。所有文化都有各个层面,有好的,也有负面的影响,这个我们就不展开讨论了。
我们也并不是说都要讲好的,但是作为儒家专题,专注于聊儒学的发展,不跑偏太远。其他的东西可以另开专题聊。反正怎么讲都离不开人性是吧?
好了,今天大致聊到这里,我们下次有时间再聊元明清的儒学脉络。
欢迎大家来“正知堂”勘误补漏,有兴趣的可以在下方留言或者简信我,咱们一起聊天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