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纳千川东方文库历史
戚家军的最后余晖:浑河之战

戚家军的最后余晖:浑河之战

作者: 龙子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5-16 14:49 被阅读178次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浑河之战是戚家军的最后一仗。也是明朝在对满洲入侵华夏,第一次短兵相接,与外族血战。也是戚家军自成立以来百胜而唯一一败。自此之后世上再无戚家军。

  对于这场战役明史记载:天启元年三月乙卯,大清兵取沈阳,总兵官尤世功、贺世贤战死。总兵官陈策、童仲揆、戚金、张名世帅诸将援辽,战于浑河,皆败没。壬戌,大清兵取辽阳,经略袁应泰等死之。巡按御史张铨被执,不屈死。丙寅,谕兵部:国家文武并用,顷承平日久,视武弁不啻奴隶,致令豪杰解体。今边疆多故,大风猛士深轸朕怀,其令有司于山林草泽间慎选将材。

戚家军的最后余晖:浑河之战

  明天启元年,平静的辽东边陲突然战云密布。一名从后金逃回关内的汉人奴隶带来了一个令朝廷大为惊讶的消息:后金首领努尔哈赤正在赶制云梯、盾车等攻城器械,准备攻打沈阳。

  自古以来,沈阳一直是辽东的核心城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后金如果想要称霸辽东,那么就必须拿下沈阳。明朝也深知沈阳的重要意义,于是加紧备战,派出了两支地方精锐——浙军和川军奔赴辽东前线。总兵贺世贤则统领一千亲兵和数万辽东军固守沈阳、等待增援。

  从战略角度出发,明朝方面的宏观部署并无问题,可是守卫沈阳的明军,因中计出城应战,这支明军鱼龙混杂,又因城内有数万蒙古饥民成为内应,导致沈阳只守了一天便城破人亡。总兵官尤世功、贺世贤战死。

戚家军的最后余晖:浑河之战

  而火速驰援的川浙两军在闻之,沈阳已经失守,明军统帅见救援已失去意义,因为原计划是与沈阳城内的明军内外夹击后金军,所以向后退守辽阳一带,是最好的选择。

  川军白杆兵约4000人,浙军在3000人左右。共约7000人,他们将面对数万刚刚裹挟大胜有着锐气的满洲兵。

  因为失去了沈阳守军,原定计划不能实现,统帅决定还师。游击周敦吉等一再请战,诸将激动地说:“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其实周敦吉如此积极因为他要戴罪立功。

  主帅童仲揆、陈策决定向后金军发起进攻。因为浑河不是天堑,后金军只用了不到一日的时间轻取沈阳,战斗力旺盛,而戚金率领的戚家军展开车阵、购置防御阵地需要时间,所以童仲揆命令周敦吉与秦邦屏先带川军渡过沈阳浑河,在浑河北岸扎营,抵挡后金军。为戚家军的防御争取时间。

  努尔哈赤,见这只明军奇装异服,并未轻敌派出正白旗对敌。结果大败。骑兵不敌,努尔哈赤急以“后军往助”(《清太祖实录》卷 7),川兵也不畏生死寸土不让。据《全边略记》和《山中闻见录》的记载,土司兵连续击退八旗强劲的步骑猛攻,挟着攻占沈阳之胜利余威的八旗劲旅,竟在四川步兵抗击下“死于枪弩者数千人”,后继骑兵也被打得“纷纷坠马”。

戚家军的最后余晖: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立刻又派出了他亲自掌握的正黄旗,但很快又遭到了正白旗同样的败绩,两轮攻击竟使后金军伤亡了两千多人。打沈阳城也没伤亡这么大,八旗军上下震惊。

  而且川兵的阵地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反观此时八旗军士气低迷,军心不稳。

  此时李永芳找到被俘的明朝炮手,亲自解开捆绑,人赏千金,用来攻击川军,发炮无不立碎者。

  经过激烈交锋,川军坚固的阵势难以抵挡沈阳城内的大炮轰击,川军终于在饥饿疲劳与大炮的双重打击下,全部被歼灭。周敦吉、秦邦屏及参将吴文杰、守备雷安民等皆力战而死。部将周世禄带领残军退回浑河南岸,入浙营,继续坚持作战。

戚家军的最后余晖:浑河之战

  在进攻南岸的浙军时,努尔哈赤一再强调南岸的明军是川军。当其发动攻击时,明军火器齐发,这支火器普及率达到57%的军队给予满清鞑子重创。火器用完,满清骑兵近乎自杀式冲锋攻破了明军阵地。双方短兵相接,具有平原优势的满清骑兵竟占不到任何优势。

    在战斗打的难舍难分之时,另一路援兵,也就是李秉诚、朱万良率领的三万辽东军已经进至白塔铺,这里离浑河战场仅有不到二十里,对于骑兵来讲,这二十里不算什么,童总兵急派人求援。

  而右翼的努尔哈赤抓住时机,派出骑兵对辽东军发动攻击,而这支辽东军刚和满清交手则碰之即溃,竟被一路斩杀三千余人。

  随后辽东军统帅竟被吓破了胆,以后金兵力盛大退守辽阳。

  由于辽东军的溃败,努尔哈赤可以尽心的对付明朝精锐。戚家军终因寡不敌众和连续两天的急行军以及激烈战斗造成体力不支,浙兵不断的倒下,年近七旬的老将陈策在斩杀了十几个敌人后,也倒在了血泊里。

  傍晚,仅存的几十名戚家军战士将戚金和童仲揆围在当中,他们的鸳鸯阵依然不乱,暮色中,后金兵四面团团围定。

  此时的后金兵内心是惧怕的,深深的被这支明军的战斗力所震撼,他们已经失去了引以为傲的近战肉搏的勇气,不敢再和戚家军短兵相接。最后,万箭齐发.....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相关文章

  • 戚家军的最后余晖:浑河之战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浑河之战是戚家军的最后一仗。也是明朝在对满洲入侵华夏,第一次短兵相接,与外族血战。...

  • 戚家军

    一 鸳鸯巧阵戚家刀 杀敌斩寇数十载 沈阳之役显神威 朝昏援怯唯死战 浑河搏杀无人还 狼筅苗刀今犹在 不见当年戚家军...

  •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之戚继光下

    上回说到戚继光将军经历了龙山之战后,重新征集了三千新兵,开始独有的戚家军训练,然后开始一发不可收拾,青史留名、流芳...

  • 浑河公园

    文//YL重新出发 浑河公园,是以浑河两岸为依托,全长32公里临水而建的带状公园。 一、昨天的浑河 说起浑河公园,...

  • 巨大的惨战——官渡之战

    在三国中,有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我要讲的,就是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袁绍引起的,最后...

  • 长白岛森林公园

    落日余晖,尽洒浑河之水,漫步河堤,尽收夕阳之光。河道曲长,水往西流,两岸皆景,树影婆娑,漫步辽阔,心神敞放。 沿堤...

  • 谁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今天傍晚,沿着浑河漫道骑行了10公里,凉风掠过发梢,微汗,很舒服。落日的余晖,把一片云映得些许绯红,连水的倒影,褶...

  • 为什么戚家军的鸳鸯阵,可以几乎无伤击败武艺高强的倭寇?

    明代军事史上的亮眼一笔,当属“戚家军吊打倭寇”。 比如在嘉靖四十年(1561)戚家军的成名战“台州九战”上,初成军...

  • 2018-10-23

    浑河

  • 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配备装备了多少火器,结果超出想象

    明朝倭寇为患东南沿海数十年,明将戚继光在浙江义乌募集四千余人,建立戚家军,所以通常又称为义乌兵,浙军。戚家军严明的...

网友评论

  • 世界历史六千年:依靠与喀尔喀蒙古诸部结盟,晚明曾数度瓦解女真人的进攻,迫使女真人改变策略,先政府蒙古再南下征明,于是有了后来的满八旗、蒙八旗和八旗军制。
    ——《世界历史六千年》张禹

本文标题:戚家军的最后余晖:浑河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ul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