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租的房子当成家的人,多半过得不差

作者: 金何 | 来源:发表于2015-12-14 15:47 被阅读4920次

房间无关大小,租的房子也需要可以去经营。

搬家似乎是个注定会窘迫的事情。

它自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抛去那些择良辰选吉日不讲,单就行李家什,或汽车、或脚力车,东西分门别类归置妥当,一次即能搬走,省事省时又省力。除了这些之外,再有一点是,大家并不想带着具有隐私属性的东西“招摇过市”。比如说家具,又比如厨卫用品。实际翻译成大白话即是:拎着这些东西过街丢份儿。

这恰好又暴露出另外一些比较有趣的横切面。一是通过这些家什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存层次和状态;二是这里面透着必须要租房住的无奈。第一点不必多说,若一个人生存状态优越,也就不会存在这么多顾虑。而在第二点里,我分明看到的是传统观和归属感的迷茫。

在电影《一九四二》里,无论是家有屯粮的老东家,还是借粮吃饭的长工,逃荒的路上,几乎是把“家”都带上了。国人对家的感情,并不是把它当成一种身外之物,它就像你我身体的一部分,自然的延伸出来。

电影《1942》里,逃荒的人们几乎把整个“家”都带上了。

所以从古至今,中国人对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有一种近乎宗教狂热般的需求。租房住,始终有一丝不安全感萦绕周围。城市工薪阶层,非常乐意给自己找到各种理由和需求,加入有房一族的行列。当人们十分乐意去打理自己的小天地的时候,对于租住的房屋(包括短租),不管是房屋的产权主人还是租房者,两者在潜意识里仅仅都把它当成了一个临时落脚点。

这一点从马嘎尔尼访华,看到的沿途风情中得到了印证。在他的随从约翰巴罗所著的《我看乾隆盛世》里,中国大地在旅途中没有像样的旅馆,沿途中的客栈贫瘠而又蛮荒。实际上古代中国的旅途中有旅店,但从大车店、通铺这样的名字里即可看出端倪,这样的临时落脚点,仅仅是歇脚的。房子的主人,并不会把它装修的多有品味。即使是当下,城市里各种旅馆酒店多如牛毛,很多客房表面看起来也是崭新怡人,但不时会有诸如用毛巾擦马桶这样的新闻被曝光。在这里,房子仅仅是房子而已。

随着北上广城市人口不断涌入,以及各个二三线城市也加入到城镇化的行列中来,传统的住房观早已被冲击的支离破碎。以北京为例,外来人口上千万之多,谁都想过在这京城之中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棱角分明的现实把你我的想法都扎破了,多数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要接受租房住的现实。

于是,多数人在大城市工作以外的生活成了随遇而安。随便问一个在大城市租房住的人,又多少会把租住的地方说成“家”呢?传统意识里,房子升格成家,需要有亲情或者爱情的粘合。有这些在,不管是固定的住房还是流动着的游牧民,不管是富丽堂皇还是一定帐篷,这都是一个温暖的家。

最直观的例子是,某些白领孤身一人在大城市奋斗,租住的房子比一般的底层打工者要好很多,然而无论是在外观还是在他内心深处,很多人都没有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另一些拖家带口的小贩在城市讨生活,他们租住的地方虽然破败不堪,有些人甚至举家住在地下室里,然而他们却要尽量把房子收拾妥帖,虽然这里不是家,但他们的生活态度,已经把这些地方当成是家了。

传统一去不复回,如今在年轻的时候,难以在大城市获得内心深处的家,人们需要奔波在不断租房和搬家的路上。正因此,处于白领阶层以上,但还没有实力获得一套自己住房的这个群体,内心对于搬家过程在沿途展示所带来的“丢份儿”问题,也就更加敏感。

但这份敏感,并不应该成为人们随遇而安的理由。买不到房子,难道就不把租住的地方当成家了?要知道,人的习惯是在每分每秒的生活里累积形成的,在你年轻的时候对住房随意,当你以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后,你会瞬间对房子产生挚爱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哪怕你是抱着对今后有房生活的预习态度,也要好好经营一番现在的租房,有了这份预习生活,今后的状态才不至于很差。

就像我的一个在北京工作的朋友,她租住在东郊的小村里,屋外杂乱不堪。但是她在住下之后,利用下班的间隙,忙碌了将近一个月,把屋内收拾的焕然一新。虽然家具都是二手的,但并不妨碍美感,因为这是她自己打造的家。这份刻意的态度,让我感受到她对家的理解已经在悄然发生改变。

所以,面对生活,态度不妨刻意一些,不管是单身一人还是拖家带口,房子在多数情况下是需要去经营的,只有刻意的经营才会呈现家的温暖,少了这份刻意,再好的房子也是冷冰冰的。

独家首发于新华网思客

相关文章

  • 把租的房子当成家的人,多半过得不差

    房间无关大小,租的房子也需要可以去经营。 搬家似乎是个注定会窘迫的事情。 它自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抛去那些择良辰选吉...

  • 把租来的房子整成家

    周末愉快⁽⁽٩( ´͈ ᗨ `͈ )۶⁾⁾先看图 哈哈哈,冯先生竟然开始有意识地叠衣服了,而且把衣服竖着叠得这么好...

  • 把租来的房子,过成家的样子

    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 -1- 去超市买了洗洁精,84消毒液,洁厕灵。 还买了一双塑胶手套,一包洗刷套装,有4...

  • 如何把租的房子过成家的感觉

    1. 我在大二那年陪大四的表姐去听了一场招聘会。一家大型的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人事部总监,给大家讲了自己职业生涯以及...

  • 别把租来的房子当成家

    文/爱思考的90后 一、 毕业后很多人都会有租房的经历,尤其是在异乡。那么问题就来了,你会把租来的房子当成家吗?对...

  • 把房子住成家

    居住的幸福感,与财力无关。与我们是否住在单身公寓还是海景别墅并无直接关联。 最大的房子也并不一定最美。 经常会碰到...

  • 把房子住成家

    我为每个房间都设计了一个备忘板,房间内的所有设计元素,结构色彩,包括布样色卡等等都被展示在这个备忘板上,这有助于协...

  • 把房子住成家

    说在前面 我一直相信,舒适的“家”,是有“精神气”的,因此在准备下一套房子装修之前,我和我的家人就在思考一个问题,...

  • 如何把房子变成家

    熊熊去苏州参加禅修活动,从诚品书店带回来一本蒋勋的书——《品味四讲》,从那之后,睡前读蒋勋,就成了一个习惯。里面的...

  • 无题

    对自己狠的人,过得都不差

网友评论

  • 冰刀:买不起房也不能不过日子了吧 再说北京这房价 真不是努力就买得起的
  • 阿阿阿苏:马上就要出去租房子了,愿我有个家。
  • 95a410d4a544:家,一个简单又温馨的字眼。它不是因为房子的布置美而温馨,而是因为身边人的陪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有人喜欢一尘不染的生活氛围,有人适应混乱摆放的格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飞鱼你好:不错 自己舒心很重要
  • 猫呢wynne:房子是租来的,生活是自己的。。就算是陋室,亦是有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重要的是,一切都是自己精心布置。。有爱即用心,用心处有爱处,即是家。。
  • 老晁:这个论点我很喜欢。
  • 絮语凝思:我看过的朋友的房屋都是那种空间狭小,摆设着简单的生活器具的。我觉得空间小是个大问题,再加上他们,像你说的没有家的概念,一个住处,也就当成个短暂的落脚地,内心里不愿意花 那份多余的钱来装扮,想着出来赚钱就省着点吧。最最重要的是很多人没有这种为自己而活的良好心态。
  • fffbc2c94143:顶。在国外经常搬家,但还是喜欢添置家具把家里布置一下。总有人说我花钱费力做这些干嘛,但她们没想过淘这些家具和家居用品不过是买个包,买件衣服的钱,但生活的感觉会不一样。
  • ac8864ab5303:我刚到北京,租房住,我心里觉得就是个小窝,会根据自己的需求简单布置,贴海报啦什么的,不想费太多精力去弄它,有些原因是她不在,没有家的味道
    4b491b76fd3e:@纺锤筑梦 加油
  • cf5b6df4bdc5:不错。
    赞成!
  • 4cb7ad3cf6c5:房子是外边的,但家是心里的
  • 杨大Y生于初春:我在想有时候家里的摆设和装饰是不是也可以验证一个人的内心和性格。⁄(⁄ ⁄•⁄ω⁄•⁄ ⁄)⁄
    絮语凝思:@杨大Y生于初春 那是内心的折射。
  • b2e126b61dce:说的太对了
  • 南若凌灵:房子是租来的,生活不是,但是生活不是一个人,它是一群人的感情
  • 江南玉笛:为你的观点点赞,我也是这么想的。房子是租来的 生活不是。
    本慈:@轻罗小扇 房子是租来的 生活不是。

本文标题:把租的房子当成家的人,多半过得不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du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