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春秋古代文化人物
赵太侔:一个蹈海而死的大学校长

赵太侔:一个蹈海而死的大学校长

作者: 林海青蛙 | 来源:发表于2017-12-28 17:08 被阅读166次

    赵太侔在其朋友圈中素有“闷葫芦”之称,但就是这样一个沉默寡言之人,于1932年至1936年之间和1946年至1949年之间,曾两度出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

    中年时期的赵太侔

     1932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将国立青岛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9月30日任命原国立青岛大学教务长赵太侔出任首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1936年3月,赵太侔因处理学潮失当和办学经费压力而辞去校长职务。

    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2月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教育部再次任命赵太侔为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也开始第二次执掌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赵太侔是一位绝对不应该被忘记的历史人物。

    但事实上,赵太侔就是一个被历史遗忘的人,有关赵太侔的年谱、传记等尚处于空白,连他的生平简历,都很难找到详细的资料来佐证,甚至连赵太侔之死,都是一个无解的历史之迷,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横尸青岛栈桥附近的海滩,赵太侔之死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赵太侔(1889—1968)山东益都人,原名赵海秋,后改名赵畸,字太侔,以赵太侔之名传世。1889年,赵太侔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7岁开始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曾在青州东关小学和青州官立中学堂读书,1907年中学毕业之后,18岁的赵太侔离开家乡,进入由美国传教士郭显德创办的烟台实益学馆学习英文,1909年毕业之后,曾在山东军政府任职一段时间并加入了山东的同盟会。

    1914年,赵太侔考入北京大学外文系,家境并不好的赵太侔,何以能上得起北京大学,原来是一富家闺秀,因身有残疾,难觅佳婿,其家长就托人游说赵太侔,如同意与小姐成亲,可负担其上大学的全部费用,赵太侔答应了这个约定,才如愿以偿考入北京大学。

    1918年赵太侔从北京大学毕业,来到山东省府济南,在山东省立第一中学任英语教员,并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兼课,当时尚未到而立之年的赵太侔刚从名牌大学毕业,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喜修饰打扮自己,常把头发梳得油亮,一副风度翩翩的样子,教学非常认真,对学生要求也极其严格。

    1919年,赵太侔考取了留美官费生,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文学,继而又进入该校研究院专攻西洋戏剧。在纽约留学期间,赵太侔与闻一多、梁实秋、涂上元等人因热爱戏剧而交往密切,曾一起排演了英语话剧《此恨绵绵》,获得成功。

    青年时期的赵太侔

    1925年,多才多艺的顾毓琇将中国传统戏《琵琶记》改编成话剧剧本,由梁实秋翻译成英语,在波士顿进行公演,顾毓琇、梁实秋、冰心等人都在剧中扮演角色,赵太侔与闻一多也特意从纽约赶到波士顿助力,闻一多负责制作布景和演员的化妆,而赵太侔则负责舞台设计和灯光效果,赵太侔对舞台设计颇有研究和创新,他以布幕取代硬片布景,还使用有色灯光投射,这在当时都属新鲜事物,演出效果别开生面。

    这是中国古代戏剧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缠绵感人的情节在美国戏剧舞台上首次亮相,大显中国留学生的风采,令美国观众大开眼界。这次合作也使这些戏剧爱好者,更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也萌生了开展国剧运动的想法,他们以振兴中国戏剧为目的,于1925年1月成立了“中华戏剧改进社”,赵太侔、闻一多、涂上元、熊佛西、冰心、林徽因、梁思成等人都是这个组织的重要成员,他们一起参加演出,一起切磋和交流戏剧艺术的体会。

    1925年夏,赵太侔回到祖国,在刚刚成立不久的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担任教授和戏剧系主任,戏剧系设有四年制本科和两年制预科,一年之后,由留美同学熊佛西接替戏剧系主任,1928年秋,被改称为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赵太侔当时还在北京大学兼任讲师,主讲戏剧课,可谓是中国现代戏剧学校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中国话剧、电影等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赵太侔在北平艺术专门学校仅工作了一年,就因北平政局动荡而南下广州从政,当时的广州俨然已经是革命的策源地了,赵太侔在广州期间,担任了中央学术院学务委员,国民党青年部秘书等职务。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赵太侔随北伐军进驻武汉,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参与收复汉口和九江外国租界等活动。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在这种危机情形之下,赵太侔在外交部的秘书工作也终止了。

    1928年1月,赵太侔又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秘书长。1929年5月,国民革命军进入山东之后,赵太侔被山东省教育厅任命为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校长和省立实验剧院院长,尽管这所实验剧院存在的时间尚不足一年,且经费严重不足,但在赵太侔的努力经营之下,取得的成绩还是令人瞩目的,他聘请了一些著名的戏剧、舞蹈、音乐专家作教师,还特别邀请了洪深、徐志摩、梁实秋等专家学者任通讯导师,演出了丁西林和田汉编写的一些现代话剧和传统京剧,培养了陶金、崔嵬、魏鹤龄、田烈等多位后起之秀,李云鹤当时也是这个剧院的学员。

    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报告,决定在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并由何思源、魏宗晋、陈雪南、赵太侔、王近信、彭百川、杨亮功、杨振声、杜光埙、傅斯年、孙学悟等11人组成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由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任筹备委员会主任,赵太侔和时任教育厅秘书主任的王近信为常务委员,在筹备过程中,曾因校址选择济南还是青岛而争论不休,蔡元培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设在青岛,并征得了时任教育部长蒋梦麟的首肯。

    1929年6月,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奉教育部之命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除接收省立山东大学外,还将私立青岛大学收归国有,筹备国立青岛大学,将校址设定在原私立青岛大学,这里曾是德国占领时期修建的俾斯麦兵营。

    1930年4月,国民政府任命杨振声为国立青岛大学校长,9月21日,国立青岛大学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学校设文、理、教育三个学院,分为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学系、教育行政系和乡村教育系八个系。

    杨振声办学民主,广罗人才,一时间国立青岛大学学者名流云集,人才济济,是国立青岛大学的黄金时代,闻一多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梁实秋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黄敬思任教育学院院长兼教育行政系主任,黄际遇任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任之恭、傅鹰、沈从文、游国恩等著名学者均在学校任教,赵太侔被聘为文学院教授,一年以后出任教务长。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国立青岛大学部分师生组成请愿团南下远赴南京,要求国民政府出兵抗日,校长杨振声因此遭到国民政府教育部的斥责,杨振声随以“惩之学生爱国锐气受挫,顺之则校纪国法无系”为由辞职,由赵太侔代理国立青岛大学校长。

    1932年初,国民政府行政院议决,将国立青岛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任命赵太侔为首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延续杨振声的办学方针,又聘任老舍、洪深、张煦、丁山、王淦昌、童第周,曾呈奎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学校师资阵营更为整齐,还相继建成科学馆、工学馆、化学馆、体育馆,实验室和实习工厂,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实行“学年学分制”,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学校声望一时蜚声国内外,成为莘莘学子仰慕的知名高等学府,跻身于国内著名大学的行列。

    原国立山东大学校址

    赵太侔力主教授治校,组成以教授为主体的校务委员会,,既是学校的立法机构,又是最高权力机构,讨论学校的一切重大问题并作出决定执行,学校还设立了各种专门委员会,实行教授治校。赵太侔十分注重学风的建设,把学风问题看作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支柱,而良好学风的形成,必须依赖于校长和教授的以身作则。为了确保毕业生的质量,国立山东大学专门设立了毕业实验委员会,由校外知名学者专家和本校教授组成,办理学生毕业考试和成绩审核,确定可否准予毕业,这一措施的实行,迫使学生只有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才能顺利从国立山东大学毕业。

    1933年12月,44岁的赵太侔与25岁的俞珊结婚,曾在青岛乃至全国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1929年,话剧明星俞珊曾在田汉导演的话剧《莎乐美》中饰演女主角而成名,后又在田汉改编的《卡门》中饰演主角,一时红遍上海滩,仰慕者众多,也成为社会名流竞相追逐的对象。

    话剧明星  俞珊

    俞珊不仅仅是一个话剧明星,她还出身于显赫的俞氏家族,其父俞明震曾担任江南水师学堂的督办(校长),桃李满天下,鲁迅就是他的学生。俞明震的弟弟俞明颐娶曾国藩之孙女曾广珊为妻,妹妹俞明诗则嫁给了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陈三立,陈三立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寅恪,俞珊是俞明震的长女,俞明震的独子俞大纯曾留学日本和德国,当过国民政府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40年代被日本浪人杀害,俞大纯的三子俞启威于1931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物理系,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国立山东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俞启威是一个职业革命者,也是“一二.九运动”领导人之一,解放后出任首任天津市长。

    1930年,梁实秋应杨振声之邀,出任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和图书馆馆长,俞珊随梁实秋在青岛大学图书馆谋得一个职位,俞珊的到来,搅起青岛大学一池春水,引来明里暗里不少的追求者,沈从文的小说《八骏图》就是以此为背景的。

    俞珊最终选择嫁给了时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的赵太侔,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毕竟二人年龄相差近20岁,而赵太侔还是一个有家室的人,其个中原因众说纷纭,但其中最可信的原因,就是俞珊为了营救其侄子俞启威。

    1933年夏,俞启威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赵太侔曾许诺俞珊,我可以帮你营救侄子,但你必须嫁给我,俞珊果然也信守承诺,在赵太侔离婚之后,嫁给了赵太侔,而俞启威出狱后,在上海短暂治病之后,又开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俞珊与赵太侔并无感情基础,尽管二人育有子女,但还是在抗战胜利后离婚了。

    卢沟桥事变之前,国立山东大学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此起彼伏、不断高涨,身为校长的赵太侔常常受到来自教育部的指责,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也对国立山东大学不满,由地方政府所划拨的办学经费也越来越少,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之下,赵太侔深感力不从心,1936年8月,赵太侔辞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之后,曾短暂担任了北平艺术专门学校的校长。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赵太侔辗转来到大后方重庆,在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曾担任过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国立山东大学先迁至安徽安庆,又迁至四川万县,在迁移过程中,学校图书、设备等损毁严重,尽管国立山东大学于1938年春在万县复课,但不久就被教育部下令“暂行停办”,学校师生都被转入国立中央大学。

    1946年2月,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57岁的赵太侔在时隔10年之后,第二次出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但他却是一个“光杆司令”,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已经停办了八年之久,既没有教师队伍,也没有学生,教学仪器设备不知去向,原国立山东大学校址先后被日军和美军征用,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赵太侔接受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委任,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时。

    凭着对国立山东大学的热爱和眷恋之情,赵太侔迅速投入紧张而又艰难的复校工作。当务之急是收回国立山东大学的校址、校舍等校产,而收回校址和校舍等校产,又是复校中最紧迫、最复杂、最棘手的工作。

    赵太侔任命周钟岐为总务长兼复校委员会主任,让他先期赶到青岛,与驻守青岛美军交涉和谈判,办理收回校址和校舍事宜。周钟岐曾在美国留学多年,抗战前就是国立山东大学教授、工学院院长,他抵达青岛之后,以主人翁的姿态与美军交涉,并积极争取主动权,在青岛《民言报》上刊登“山东大学复校工作已筹备就绪,一俟美军让出校舍,即可开学上课”的消息,把问题的焦点推给了美军,美军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先交出了一部分校舍。

    赵太侔在抵达青岛之后,亲自与驻青岛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司令艾伦-柯克海军中将谈判,又陆续收回一批校舍,但一直到1948年底,美军从青岛全部撤出之后,山东大学的校产才被全部收回。

    在收回校产的同时,组建一只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也迫在眉睫,赵太侔依然把延揽高水平师资作为主要工作来抓,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家形势趋于稳定,四处寻找工作的人特别多,学校聘任教师并不是一件太难办的事情,但是聘请知名教授,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全国各大学都在恢复期,优秀教授成为稀缺资源,竞争十分激烈。

    赵太侔首先向曾在国立山东大学任教的教授、学者发出复聘邀请,希望他们尽快返回学校工作,与此同时,也向未曾在山东大学任教的教授、学者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加盟国立山东大学。

    在赵太侔诚心诚意的邀请之下和人格魅力的感召之下,被应聘的教授、学者有几十人,诸如:王统照、游国恩、陆侃如、冯沅君、黄孝紓、丁山、赵起彬、杨向奎、萧涤非、丁西林、童第周、曾呈奎、王普、郭贻诚、王恒守、李先正、刘掾、刘遵宪、郑成坤、杨肇、杨宗翰、朱树屏、严效复、李士伟等等,原本朱光潜和老舍也答应应聘,但最终因故未能抵青任教,即使这个教授阵容,也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为迅速恢复国立山东大学昔日的辉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赵太侔秉持这样一个观点,大学是没有地域界限的,国立山东大学并不是山东省的大学,学生来源区域越广,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越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越有利于人才的流动和培养。为此,国立山东大学在北平、南京、上海、成都、西安、重庆等六个中心城市,以及青岛、济南设立招生办事处,当年报考国立山东大学的考生有5871人,经过严格的初试、复试,录取本科学生518人,先修班学生185人。

    为了尽快向国家输送亟需的各专业人才,国立山东大学在原有的文、理、工三个学院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农、医两个学院,形成了五个院16系的办学规模,医学院不设系,但附设一个大学先修班和高级护士学校,各学院学生修业年限为四年,工学院是五年,医学院是六年,实行学分制和必修制、选修制。

    国立山东大学复校工作成效显著,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恢复了抗战前国立山东大学的规模,并有所扩大和发展,校长赵太侔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可谓居功至伟。1946年10月,国立山东大学隆重举行了复校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从此,山东大学走上了稳定的发展道路。

    及至青岛解放前夕,国立山东大学已经形成了学科齐全,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设施完善的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同类大学中属佼佼者。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明朗化,国民政府教育部曾多次催促赵太侔南下广州,伺机前往台湾,但已花甲之年的赵太侔留恋故土,不愿去台湾,为此还偷偷住进了不对外开放的山东附属医院。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新政权的军管小组进驻山东大学,对学校进行接管和整顿。赵太侔将一个完整的山东大学移交给新政权,完成了他自己应付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告别了他人生最为辉煌的舞台。

    尽管赵太侔为山东大学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他毕竟是一个身份特殊和复杂的历史人物,当他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走进新时代,仍被新政权视为“灰色人物”,被政府处以管制一年,直到1951年12月才被恢复公民身份,政府也给其出路,安排他在山东大学外文系执教英语,英文是赵太侔学生时代的专业方向,其个人命运轮回,又安排他回到起点,当然以赵太侔的英语水平,教授大学英语还是绰绰有余,同时还致力于文字改革的研究工作,赵太侔原本就是一个寡言之人,在政治风云变换的时代,只能更加的沉默,以苟延残喘度过余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已是77岁高龄的赵太侔依然受到强烈冲击和迫害,除了他一生复杂的历史原因之外,其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赵太侔与李云鹤的两次交集。

    老年时期的赵太侔

    1929年5月,赵太侔担任山东省立实验剧院院长,14岁的李云鹤是这个实验剧院学习戏剧表演的学员,与赵太侔是师生关系。

    1931年,李云鹤来到青岛,投奔担任国立青岛大学代理校长的赵太侔,被赵太侔安排到学校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赵太侔为人师表和成人之美的行为,竟为自己的人生埋下了祸根,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想到的后果。

    1968年4月26日,不堪忍受迫害和屈辱的赵太侔,在青岛的栈桥蹈海而死,数天之后,人们在栈桥附近的海滩上,发现了一具老者的尸体,经多方调查确认,死者就是原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

    赵太侔究竟为何蹈海而死,死因至今仍是一个待解的历史之谜,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也没有任何资料可寻,即使有历史档案记载,也绝对会处于保密和封存之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赵太侔:一个蹈海而死的大学校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yv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