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的王勃,就是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那个王勃,也是写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个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他在唐朝的诗坛上,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王勃有多牛呢,这里有几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他6岁的时候,就能写一手让文人惊叹的好文章;9岁的时候,他读著名经学家颜师古所注的《汉书》,挑错误挑了十卷;16岁时参加科举,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小小年龄就被授予了官职。后来,他被沛王看中,到王府工作,更是谓春风得意。
到此时为止,王勃都拿了一手好牌,且出牌水平高超。然而接下来,却峰回路转,昏招迭出,硬生生打出来一个烂局。
首先,他在沛王府中工作时,沛王和英王斗鸡取乐,他为了助兴,写了《檄英王鸡》一文。这篇文章文采照旧是极好的,然而却被唐高宗认为意在引发皇子之间的矛盾和争斗,居心叵测,所以把他逐出了王府。
21岁的时候,他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等到了一个官职。然而祸不单行,王勃很快出了第二个昏招。任职期间,他藏匿了一个犯了死罪的官奴,却又担心被牵连,于是偷偷把罪奴给杀死了。事情最终暴露,他犯了死罪。这次是连命也要丢了。
好在那时候有大赦天下这样的机会,王勃因此得以保命。然而至此,前有缺乏政治敏感度,硬生生挤进政治斗争中去;后来又窝藏罪奴,对君王不忠,惧祸杀之,对人不义,导致触犯律法。他的政治生涯终于彻底葬送了。
一无所有的王勃决定去投奔父亲。彼时,他的父亲因为受他连累,已经被贬为南荒之外的交趾县令。他路过南昌滕王阁,留下了传世名作《滕王阁序》。
说到这篇名作,背后还有一个传说。据说为了庆祝滕王阁的落成,阎姓都督邀请了当时的名士文人,组织宴会进行庆祝。古人集会,又逢盛事,自然离不开吟诗。据说当时阎公是想安排自己的女婿来写序,草稿都打好了。开宴之后,按规矩假意推让,明眼人都各种婉拒,只有愣头青王勃,自恃才高,欣然作序。作品自然流传千古,然而当时的场面简直让人不敢去想象。这样不通世故的王勃,想来也是很难融入当时的文人圈的。
后来王勃不幸溺水身亡,时年廿九。
《唐才子传》里认为他“才长而命短者,岂非相乎”,就是说王勃英年早逝,是因为长了一张薄命脸;或许有一定道理吧。然而我觉得《旧唐书》里,裴行俭的解释更靠谱: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这位唐高宗时的名将认为,“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走得远,要先学会做人,再去做学问。
时人共鉴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