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

作者: 龙荒 | 来源:发表于2015-03-20 23:22 被阅读775次

    这本书由刘未鹏的博客文章整合而成,大多文章与学习和思维有关,还讲了许多与编程算法有关的内容。刘未鹏认为一个人接受外界信息的来源无非就是看过的书、遇到的人和经历的事,他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成为了一个擅于学习和思考的人,看他写的文章也是大有裨益的。

    这本书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是应该利用生活中的点滴暗时间,人和人之间产生的差别就在于对于时间的利用以及利用的效率,而这本书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增加可以利用的时间以及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

    暗时间包括所有你在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但并没有动用思维的事情,比如:走路、洗脸洗手、逛街、坐公交车、吃饭等等,这些时间在生活的每一天中都占据着很多的时间,如果能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就能让你比别人多出许多时间,而细微的积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看起来是废话,但是照着做了绝对受益匪浅)。

    作者提出学习的三个重要习惯是迅速进入专注状态、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以及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所谓专注状态,在心理学中被称之为“心流”,只是在工作的时候所有的思维都投入到当前的工作中,其他的神经活动自然会被抑制,这种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能达到最高。

    作者给出的一些学习习惯和建议:

    1、遇到问题的时候先查google和Wiki

    2、看书只看经典,不要浪费时间,更不要受差的书的观点的影响

    3、做读书笔记,记录思考和摘抄例子

    4、重要的事情优先

    5、重要的事情要利用大的时间块来完成,要有管理时间的能力

    6、多看心理学与思维有关的书,因为它对所有学科的知识的学习都有帮助

    7、学习一向只是,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1、它的本质是什么;2、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3、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8、获得的知识多少并不取决于读了多少,而取决于思考了多少、多深。

    9、善于利用小块时间,也要善于制造整块时间

    10、学习的过程要问自己的问题: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到现在为止你收获了什么?

    11、在学习过程中设想自己要把这个知识教给别人,教是最好的学,它会让你形成你的知识结构。

    12、时常反省和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养成反驳自己的想法的习惯。

    13、重视积累的强大力量,计划不妨订长一点,要耐心等待收获的时间

    14、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的时候,把开头最难熬的阶段熬过去,到了实在要放弃的时候,劝一劝不妨再坚持一小会。

    15、根据主题来查阅资料

    16、带着问题去学习

    17、看不懂的一些原因:1、看得不够认真;2、其中有你无法理解的概念;3、作者的讲述顺序不对。

    18、学习的时候告诉自己要能够写出一篇总结的文章,能够有助于在阅读和实践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整理知识的结构、本质和重点。

    在本书中作者还谈了许多关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偏差的问题,因为在另一本书的笔记中会有详细而系统的论述,所以这里不再多说,整理一些作者提到的关于认知思维的知识

    要善于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要学会运用归纳和推理的能力判断一个说法的正确程度。用大脑先为我们试错,我们在大脑中走得越远,在现实中就走得越稳,在大脑中失败的越多,在现实中就失败的越少。

    作者用眼睛的视觉错误告诉我们,我们总是混淆“事实”和“推断”,当我们对推断的确信度很高的时候,或者推断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或者这个推断源于大脑天生的偏见的时候,我们就会很容易把推断当做事实。比如,我们经常把关联的事物判断为因果关系,但是通常情况下并非如此。举个例子,我们发了烧,第一天吃了西药没有好,反而加剧了,第二天开始喝中药,第三题的时候好了,于是我们会做出“中药管用、西药不管用”的判断,其实这是错误的,你并不能判断到底是什么时候是什么东西起了作用,也许你压根就是自己好的。

    我们的大脑是经过长年进化形成的,在大脑中,既有可以处理复杂事物拥有理性思考能力的进化年代较近的高级认知模块,也有为了适应生存思考方式更接近于本能的低级认知模块,它们在日常大多数问题上都持有不同的意见,比如我们明明知道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不宜多吃,但内心的一个小声音却总是怂恿着再多吃一点,而实际上,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的高级认知模块似乎根本没有启用,而是凭借着本能或直觉“自动驾驶”自己的身体。

    在远古社会,聚居群体较小,成员之间依赖性很高,糟糕的声誉会导致被赖以生存的群体排挤出去,所以当我们的理智被淹没的时候,我们会不顾一切地去捍卫自己的面子,甚至可以去杀人。在远古社会,同样也是因为聚居群体较小,像女性示爱失败很可能被周围的人嘲笑,而且落下被人拒绝的印象,但实在今天人际关系变动频繁的大城市,社交失败的成本近乎为零,但是我们依然被自己所禁锢困扰着。

    因此我们可以发明各种认知方法来“诱使”或“要挟”我们的情绪大脑同意去执行一件事情:我们向朋友承诺我们要做的事情,于是我们的情绪大脑会迫于信誉受损的压力而去主动完成这件事情。经常动用理性思考也能够增强高级认知模式的能力,从而在许多需要决策的时刻占据优势。

    但是我们的理性大脑也有缺陷,它特别善于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立即的,看起来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在我们的大脑在情绪之下首先认定了一件事情,我们那点可怜的理性思维便很容易屈从于情绪大脑发下的命令——把事情往利于自己的方向解释,而且这往往发生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时候,因为这中间根本就没有经过思考过程。我们的思维过程绝大部分对意识而言是“不透明的”。只有长期留意倾听自己思维的声音、善于反省的人才能够比其他人更可能注意到思维过程的一个个关键的中间步骤。

    要想观察自己的思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出声的思考”,当思考的过程被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就让它成为了思考本身的对象,即“对你的思考进行思考”,便有助于发现思考过程中的隐含假设或步骤。同理,写作也是如此。另一个方法就是与人讨论,因为这其中不可避免的涉及了两个环节:表达自己的思维和参照别人的思维。

    我们会对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不加细查,而对那些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则会盘根问底,同样,我们还会倾向于勤劳收集有利证据,并忽视不利证据。客观意味着承认存在未知信息的可能性,理性意味着能够从对立面的视角去看问题和思考,学会质疑自己的判断,假设自己是站在对立面的立场上帮他说话,往往能够发现很多意料之外的东西。

    我们大脑中有众多涉及到情感的模块,强大的情绪大脑会让我们在一瞬间对事物贴上“喜欢”、“没感觉”或“厌恶”的标签,为了避开远古时代随时可能遇到的威胁,情绪大脑的关键在于快而非准确,但是我们的意识却深深地收到情绪的影响。而且我们会在接受有关信息时不断强化这个印象,不管接收到的是什么样的信息,除非是反差特别强烈的信息才能够触动理智的思考。

    作者提倡的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

    一、写博客:书写能够更好的思考;教是最好的学(能够彻底检查你的知识体系);讨论是绝佳的反思;能激励你去学习和思考;学会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一个长期的有价值的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简历。

    二、思考时用纸笔书写:书写是对思维的备忘(我们只能在工作记忆里面持有5到9个项目,认知负荷是极为有限的),书写是对思维的缓存,书写是与自己的对话,书写是与别人的交流,书写是对思维的组织,书写能够让你有机会反思你的思维。

    三、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与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将许多线索,例如当时的场景、问题的背景,甚至所处的语言环境、空间位置一并编码进了记忆,事后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以及在回忆的时候是否重现了记忆时的线索。为了能够让你很好的调用学过的知识,应该:1、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2创造回忆的机会:经常与别人讨论相关内容;整理笔记;把你学到的东西写出来;3、将知识抽象化,提炼和推广。

    由于调用知识是通过大脑的联想机制来运作的,当你储备知识的时候最好能够位置构建相应的联想机制。

    四、为你的任务设计一个进度条,将目标分割成一个个里程碑,实时给予你反馈,能够有效激励你完成复杂的任务。

    五、解题方法:时刻不忘未知量(问题是什么);用特例启发思考;反过来推导;试错;简化题目条件解题,再推导原题解法;求解一个类似的题目;列出所有可能与问题相关的定理或性质;考察反面和其他所有情况;将问题泛化,并求解这个泛化后的问题;去问别人。

    六、我们的大脑会对知识进行自动的归类,并且将其“模块化”,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来理解这个世界,当我们碰到砖头的时候很容易想到它是拿来砌墙的,但是另一方面知识结构也是思维的桎梏,思维定势就是指下意识遵循既有知识框架思考的过程,你很难跳出你的知识结构来思考问题。

    因此,在吸收知识的时候进行抽象,同时在面对需要用到知识的新问题时也要对问题进行抽象,这样能够帮助大脑有效的调用大量的联想记忆来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就是掌握知识的本质的过程。

    七、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如果不是由于知识储备不足的原因,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忘了考虑某种可能性。

    避免这种错误的有效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思考过程(重要环节)写在纸上:

    1、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只能同时在工作记忆中处理有限的问题,当问题很复杂的时候,很难在脑袋里全盘考虑。

    2、当我们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个过程上时,其他的过程就会受到抑制,所以可以借助纸笔来扩充思维的缓存。

    3、在思考问题时,每一个关键点上都有另一种可能性,需要推导的步骤越多就越容易忽视过程中其它可能性,把思维过程写下来易于发现另一种可能性,一直在脑中思考的话,我们会依赖惯性一直选择那一种可能性。

    4、将整个思维过程写下来,我们就能够在解题完毕之后完整的回顾自己的整个思维过程,能够总结思考中的一般原则,分析思维薄弱的环节,甚至可以分析出自己的思维定势。

    八、练习能够将外显记忆转化为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指的是在调用记忆的时候需要占用工作记忆,而转化为内隐记忆之后就可以不占用工作记忆的空间,比如一开始骑车的时候需要努力才能维持平衡,而熟练之后就能够边骑车边想问题,简单的算数问题,和日常中的习惯性行为都是如此,而思维过程也可以被如此处理,重复练习的意义就在于让思维过程自动化,从而把工作记忆腾出来给更重要的思考。

    作者提到的一些其他有用的知识点:

    ·测试思维能力的好题目的特点:

    1、不需要用到未知的知识,或者需要用到未知的知识,但一个敏锐的解题者可以通过对题目的分析自信发现这些所需的知识。

    2、考察解题的一般性思路,而不是特定的解题技巧,譬如题目需要用到某种性质,而这个性质对于不知道它的人来说几乎是无法从题目的考察中得出来的。

    3、考察思维能力:联想能力、类比能力、抽象能力、演绎能力、归纳能力、观察能力、发散能力

    4、考察一般性的思维方法:通过特例启发思考、通过试错寻找规律、通过泛化试探更一般性命题、通过倒过来推导将问题进行归纳、通过调整(分解、删除、增加等)题目的条件来获取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和结论的联系,通过系统化的分类讨论来覆盖每种可能性。

    ·专注于一件事情能让表层意识全功率运作,并且能让潜意识进入一种专注于这件事情的状态。

    ·我们都应该去学会认识身体里面的,另外一个自己。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区别人们的并不是兴趣的又无,而是他们的性格里有没有维持兴趣一直燃烧下去的燃料,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在某一项专业技能上的成功是最具有可复制性的。

    ·反思是让人得以改进自己的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的部分应当占到百分之90以上。

    ·不可替代的稀缺人才:专业领域技能;跨领域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判断与决策能力,批判性思维,表达沟通能力,开放的思想);学习能力(持续学习和构建新知识);性格要素(专注、持之以恒、自信、好奇心、自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暗时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ww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