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庄有个民俗是“叫姑姑”。
大年初二,街上男女,拥拥挤挤,男子磕头,女子叫姑姑。
大年初一,嫁出去的闺女是不能回娘家的,记得有个闺女,是我教过的学生,她远嫁到了深圳,过年回到了娘家。初一这一天,在亲戚家住着。不能在娘家住,如果住在娘家,万一时光出了问题,就麻烦了。
别人可能说这规程规矩不好,但我考虑,既然形成风俗自有它的道理。
比如,有一女子,夫妻不和,常年住娘家,但大年初一这一天,她是不敢在娘家的,必须回到自家,于是就有了每年一天一夜的鹊桥相会,一辈子了。如果没这种风俗的制约,两口子一辈子都不能见面。
大年初一,女子都在自家,大年初二,把姑姑叫到娘家,吃顿团圆饭,有利于拉近闺女与娘家成员的良好关系,特别是姑嫂之间的关系。不能把闺女当成泼出去的水,再也不让登门。这个传统风俗当然有着先进的人文意味。
初二叫姑姑,姑姑要给做好饭,走时给些交叶馍馍拿上。
娘家人来姑姑家吃顿饭,叫走姑姑,姑姑再去娘家吃顿饭,新年过去了,就这么回事。
今天初二,我老伴的侄子来了,他说天冷怕孩子感冒,媳妇就不能来叫姑姑了,叫姑姑的差事由他顶替。
一会儿另外几个侄女、女婿、孙女都来了,她们平时都不在家,听说我有一本书,孙女要读,我送他们。时代进步了,他们不拿吃的东西,专门领一本散文阅读,有点意思。
这事得记下来,拍张照片插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