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卢晓周人文社科社会热点
光棍与买妻:农村婚姻市场的发展轨迹

光棍与买妻:农村婚姻市场的发展轨迹

作者: 卢晓周 | 来源:发表于2017-12-05 14:04 被阅读1341次

    光棍与买妻:农村婚姻市场的发展轨迹

    卢晓周

    一、光棍大军

    中国人,特别是农村人,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这个“后”,仅仅指男孩子,至于女孩子则不在“后”这个范围的。在农村人看来,女儿是迟早要泼出去的水,是不能进入家族族谱的,自然也就失去了传宗接代的功能,而且也没有赡养父母的责任。所谓养儿防老,女儿是指望不上的。也许有人觉得这是个夸张的说法,只是解放前的社会才有,但很遗憾的是,女孩子并不是自己的“后”这个思想,依然是现在很多农村人最核心、也是内心最隐秘、最真实的想法。

    在农村里,男孩子也不仅仅只有传宗接代这个唯一的任务,男孩子还承担家庭劳动能力的继续,现在则主要是要振兴门楣,光宗耀祖。也就是说,男孩子是集家族的繁衍、繁荣、养老于一身的。都要生男孩子,不生一个男孩子就誓不罢休,很显然,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男女比例就会失衡,而失衡的结果就是,很多曾经被家庭寄予厚望的男孩子们都找不到老婆。好像有关单位发布数据称,中国在2020年左右有3000万光棍。

    庞大的光棍大军问题已经在农村显现出来,农村很多男青年找不到老婆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头等大事,造成这样庞大光棍群体的存在,很多父母看着家里的光棍,简直是焦头烂额,急得直跳。家里只有一个男孩子还要好点,当年有些人不惜冒着超生罚款、扒房甚至拘留的风险,哭死哭活要多生一个孩子,如今却成为家庭重大的问题。

    造成农村光棍大军的原因,不外乎还是下面的几个:

    (一)几十年残忍的计划生育硬生生让大家少生了,而且就是生了女孩子也要想方设法地弄死,只有生一个男孩子才会罢手,这样下来就让男孩子越来越多,女孩子越来越少;一句话,供给远远小于需求。

    (二)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现在,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广大农村女青年在城市发展,开阔了眼界,见识了不一样的世界,她们已经瞧不起农村男青年了,再让这些经过了城市文明洗礼的女青年嫁给一个农村泥腿子,已经很不现实了。本来农村女孩子就少,而现在农村男孩子更要面临着与城市男青年的竞争;

    (三)不可忽视的是,城市里的娱乐业空前繁荣发展,也大大分流了农村女青年的发展方向。

    总之,在农村的婚姻市场中,供需矛盾异常突出,女的少,男的多,农村里很多长得歪瓜裂枣、五官不正甚或稍有残疾的女孩子都成了抢手货,并且要价不菲。据说,现在在我们这里的农村讨一个老婆至少要20万起步。

    二、买妻活动

    光棍大军其实在农村都一直存在,以前由于经济、生活水平严重落后,这个问题并不突出,家里有三、五弟兄,有一两个人不结婚生孩子,不影响家族的存续,也不影响父母的赡养。况且,一个青壮劳力,自力更生,一个人自得其乐,反而比结婚生孩子,养活一大家子来得轻松许多。成为光棍,甚至是一个明智的人生选择。

    家里穷,作为父母的,根本无力承担所有男孩子都结婚的费用,但作为父母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当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成家立业。围绕解决这个问题的很多方案就出来了,一是通过父母的社会关系、人脉资源,进行包办婚姻,看中了哪家姑娘,就找一个在当地或者女方家看重的人做媒,通过强媒硬保把这事做成,二是自己家里也有姑娘,就和对方进行交换,你把姑娘嫁给我家,我就把姑娘嫁给你家,互利互惠,皆大欢喜。三是男孩子可以通过招亲、过继入赘的方式到女方家里去,就是成为别人的“后”,这对于家里男孩子多、经济困难的家庭无疑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现在农村家庭里,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已经失去了互相交换的基础,而包办婚姻也已经没有了市场。这两个在农村婚姻市场曾经发挥重大作用的解决方案的失效,对于有光棍的家庭当然不是什么好事,寻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迫在眉睫。而买妻活动的兴起,无疑给广大的农村光棍带来了人生的福音。

    经过市场经济洗脑的农村人,已然深信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于是乎,花钱买一个老婆,就是一个非常明智和简单的理所当然的选择。

    买妻活动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十几年的时候,在云南、贵州、四川等贫困山区里物色女孩子,然后花钱买来。但这一阶段鲜有成功案例,慢慢地居然出现了以诈骗为目的的诈婚团伙。她们会跟买主结婚,甚至生下孩子,但只要有机会就会逃走,哪怕在这里生活了五年、十年。仅仅把目光投向国内市场显然没有出路,必须要挖掘新的供货渠道。

    一定要相信中国人的创造力,既然国内不行,就索性走出国门。做生意嘛,当然要面向全世界。当然,要农村男青年去欧美国家去买白人娘们这种高档货,肯定不现实,就是去日韩买二等货,虽然在人种上和我们更接近,但在目前来说,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而东南亚地区就是目前最优的供货渠道。

    从前些年偷偷摸摸、遮遮掩掩的从老挝、缅甸买妻,到现在光明正大、蔚然成风的大规模发展,这就是买妻的第二阶段的事情。

    从目前的市场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来看,把供货渠道锁定在老挝和缅甸,无疑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策。首先老挝和缅甸的货源充足稳定;其次受益于“一带一路”的发展,我们去老挝和缅甸比去镇上还方便;第三,最重要的是,人民币在老挝和缅甸是值得信赖的硬通货,这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是赢得供货商积极配合和支持的有力保障。

    在老挝和缅甸的买妻市场,主要有两种操作模式,其一是以中介为主,男女之间不需要任何互动,从报价到最终成交,都是通过中介一手操作。比如,中介向买主提供各种不同美丑的女孩子照片和价格,买主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进行挑选。这种模式有几个弊端:一是中介在中间黑钱,中介要20万,可能10万进了自己的腰包,关键是货品质量无法保障,而且有黑箱操作的嫌疑。通过这种模式促成的交易,大多不理想,很多老挝和缅甸的女孩子呆不了多久就会离开,所以呢,这种模式已经难以持续。

    做生意嘛,还是得讲一个公开透明为好,因而,买妻市场的正规化、透明化的发展势在必行。以男女双方的互动交流,并自愿进行交易,就成为买妻市场的主流模式。这个模式里,中介提供的服务费用是明码标价的,比如做成一单就收1.5万到2万不等,至于买主原意给卖主多少钱,那是他们双方协商的结果。

    这个模式的交易流程是这样的:首先,中介提供货源信息,买主进行初步的了解。第二步,如果买主对货源有兴趣,中介就安排双方见面,买主去卖主家去看看,有的卖主还要求买主的父母一起来。第三步,这是关键的,如果通过买卖双方在一起的沟通交流都非常愉快,买主对货源也很满意,那就可以就此签订买卖合同。其中的价格就看双方的谈判能力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期而定了。市场上目前最主流的价格是15万到20万之间不等。第四步,双方要通过各自的移民和外交机构进行确认,取得合法的货源进口认证资格。至此,一桩伟大的生意就这样顺利完成了。

    想不到让广大农村光棍家庭头疼不已的要命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市场经济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据说很多老挝和缅甸的女孩子第一次来到昆明机场,就像来到世外桃源一样,她们为自己能够脱离苦海、为自己的父母挣得人民币而欢欣鼓舞。

    通过合法途径进行交易的买妻活动,已经在我们这里大行其道,很多已经打定一辈子要做光棍的男青年重新燃起了人生的希望,那些因家庭贫困、自身条件(残疾、智障、弱智)的光棍们都成功地完成了传宗接代的光荣使命,3000万光棍群体存在的社会发展隐患一举得到完美解决。

    现在农村的光棍大多数都是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先天性的身体残疾,或者中途离异、经济困难等等,但通过跨国交易,这一部分人的婚姻需求也得以解决。这一部分人是否应该得到道德上的谴责?如果你把他们用来买妻的钱和现在国内的天价彩礼做一个比较,你就会觉得,这二者之间的区别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他们是得到双方父母面对面的沟通、相处之后才做出的决定,其实这也可以类比一下相亲,这之间的差别仍然可以忽略不计。

    三、发展变迁

    从当年的包办婚姻、互相交换,到现在的买妻活动,深刻见证了农村婚姻市场的历史变迁,而这种变迁也恰恰印证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轨迹。

    包办婚姻的状况,在农村社会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的90 代末,这就类似于 计划经济的运 模式, 包办其实就是统购统销,男女无法自由恋爱和结婚。当 然,也有些个男女冲破的重重封锁,谓之私奔, 其实这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走私行为。无论如何,这都是严重的破坏社会秩序,当然在严禁之 。

    虽然农村婚姻市场的整体发展严重落后于消费市场的发展步伐,但从本世纪初以 来,得益于整个社会环境的进步,农村婚姻市场获得长足进步,正式进入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易时代,包办婚姻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自由恋爱结婚成为男女间最为主流的婚姻模式。

    从包办婚姻的计划经济模式到自由恋爱结婚的市场经济模式,农村婚姻市场的发展轨迹恰恰就是国内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梳理一下农村婚姻市场的历史、现 状,对于我们观察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有裨益的。

    首先,我们不妨来看看农村婚姻市场自从进入自由恋爱后的自由交易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发展历程。窃以为,农村婚姻市场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区域化竞争阶段,2000年之前

    这一阶段的特点主要是本村化、本镇化的区域化竞争,无论是男女,择偶所面对的竞争大多都是同村或同镇的对手 。市场的竞争对手在地理距离上不会超过10公理,而且这是典型但熟人市场,赢得竞争的主要手段就是口碑。因为大家知根知底,左邻右舍大多都是各种亲戚关系,甚至每天都能见上一面,所以邻里之间的口碑就显得异常重要。 女方通常在正式确定双方关系之前,都会到男方那边去打听、暗访,问问这家人怎么样,经济水平如何,特别是家里的父母是不是好相处等等。以前还要看看你家的猪栏厕所、柴火堆、田地。这个时候,要是邻居对暗访的人说一句不好的,这事基本就黄了。记得我们村子有户人家想我们这里的一个姑娘,有人指着天空,对大家说:看着没?我刚刚看见几只鸟衔着树枝到他们家那边去了,那些鸟围着他们那里飞了几圈,又飞回来了。言下之意就是鸟都不做窝的地方,人能去吗?

    其实,在这一阶段,大家的自身素质、经济水平都是半斤八两,不存在太大的悬殊差距。找个能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就是择偶的唯一标准。

    当然,获取口碑就要靠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是区域化市场的特点。只要在区域市场内有过硬的社会 关系,几乎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所以,那些在区域市场有很好的社会关系的男女, 在婚姻市场大都能胜出。

    这种区域市场的竞争,虽然并不是很残酷,但沦为光棍的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家庭、自身都存在问题的男青年。但这一阶段的光棍数量,基本上还是在合理水平。

    随着婚姻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市场的微妙的供需平衡被打破,婚姻市场的竞争逐步惨烈。

    第二阶段:国内市场一体化竞争阶段,2015年之前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大量的农村男女开始在城市生活,这对农村婚姻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农村的男男女女突然发现, 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再也不是同村或同镇的狗娃 或翠花,而是混迹于各个城市 CBD的David、Jeff、 Emily、Alice,再次也是各个城市工业区里的工厂工人。

    特别是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是打破了地域上的界限,全国的男男女女都被互联统一在 一个一体化的市场中。网络婚介平台、社交媒体加速了婚姻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网络婚介平台,其实就是婚姻市场的电商平台,婚姻市场进入电商模式,这也就预示着婚姻市场进入到了一个从未有 过的新阶段。

    婚姻市场的供需平衡被打破,社会关系、口碑、熟 人,这些曾经在婚姻市场竞争中行之有效的手段已经失灵。 也就是说,婚姻市场由熟人时代进入到了陌生人时代。更为致命的是,那些在城市见过世面的男男女女,再也看不上依然生活在农村或者在城市没有发展前途的人。

    生活品味、发展前途、职场竞争力、文化水平、沟通能力 、兴趣爱好等等软、硬实力的综合指标 ,成为婚姻市场新的竞争优势,那种以前农村人看重的老实、本分,已经成为沉 闷、无趣,甚至是 木讷、呆痴的代名词。

    区域化市场,大家看重的是产品的实用性。比如,你和一个女孩子确定了关系,第一次到女方家去吃饭,要是你吃不上三碗大米饭,这门婚事可能就会泡汤。原因很简单,作为一个农村人,要是你吃不得,说明身体就不好,这在以体力劳动养活自己和家庭的农村,这种羸弱的身体条件,自然没有任何优势。而全国一体化市场,产品理念必须要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相统一。比如,在北上广深的CBD,两个人都是衣着光鲜,收入不菲,出入豪车。这两人出去泡同一个美女,谁的成功率会高一些呢?自然是和美女的三观统一的那个要胜出。

    在全国一体化市场阶段,农村男女的劣势暴露无遗,在婚姻市场中面临淘汰就在所难免。但传宗接代和光宗耀祖的重任是需要解决的,买妻市场的存在就在这 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跨国买妻可以解决农村光棍的婚姻需求,至少基本上减缓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但这也显示了婚姻市场在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阶段:国际市场一体化竞争阶段,现在和未来

    如果说在第二阶段的David、 Jeff、Emily、Alice, 不过还是穿着时髦的假洋鬼子,但在第三阶段,叫着David、 Jeff、Emily、Alice的真鬼子真的来了。婚姻市场残酷的出现了在家门口的国际化竞 争,不必漂洋过海,竞争对手就在家门口 。

    不必说在广州的数以百万计的成群黑人搂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女孩子 ,在国内各个城市都能看到白人、黑人们怀里的各类女人。总之,婚姻 市场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同村、同镇、同县、同省的 老乡 , 国内各个其他省份的人,而是来自全世界。本质上,买妻市场依然是国际化的竞争, 我们农村光棍用钞票抢走了老挝、缅甸光棍的货源,而老挝和缅甸的女孩们面对钞票背后的买主依然存在挑选的余地,仅仅拿着钞票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竞争难题。现在,以及未来,未婚男女必须打赢在家门口的国际化竞争,才能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

    市场区域化、国内市场一体化、国际市场一体化,婚姻市场的三个阶段和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轨迹如出一辙。 关于国内消费市场的三个阶段,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有过许多的分析,有兴趣的看官可以查阅历史文章进行阅读。在这里, 用一个图表来对比下,大家就能一目了然。

    买妻市场的形成,其实就昭示里婚姻市场只 过就是消费市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虽然这样说有些残酷, 但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各种天价彩礼,要求有房有车才能结婚等等现实存在的事情,谁能否认婚姻在某些人心中就只是一个交易活动呢? 差别只不过就看谁的讨价还价的能力更高罢了。

    买妻活动让农村广大光棍的婚姻解决方案走出国门,融于到了一带一路的积极实践,这也算是做到了婚姻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吧。同理,混迹于北上广深的白人和黑人们搂着全国各地各色的女人,算是早一步实现了他们的婚姻全球化配置。

    我相信,借助于互联网,农村的买妻也可以实现跨国婚姻的电商化运作,而不必像现在一样,还要双方拖家带口的到老挝和缅甸去见上一面。

    四、写在后面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村子(生产队)的老光棍差不多就有十几个,而现在,几乎没有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男青年彻底杜绝了光棍现象。这不是突然的增加了货源供应,而是因为这些人都已经走出了封闭的村落,勇敢的融于到了城市。意即他们在扩大自己的社交半径的时候,增加获取资源的能力。人类社交活动的半径越大,通过自由交易获取资源的能力就越强。

    我相信,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乃至AI的发展,我们人类的一切交易活动,终将都会集结在某个网之上,这个网,终将消灭一切地域之隔。意即,未来的竞争,一定是全球化的一体化竞争,没有任何地域之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光棍与买妻:农村婚姻市场的发展轨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fc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