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我遇见的作家故事和好书推荐想法
在简书写下一百篇文章,我才悟到这些

在简书写下一百篇文章,我才悟到这些

作者: 宋小song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18:01 被阅读598次

去年8月20日在简书写下了第一篇文章《重新找回优秀的习惯》。到现在为止,目前正在写的是第100篇。直到此刻,写在这文章之前,我对写作才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

在这之前我写过《在简书,写作只为让自己清楚每一天的意义》、《在简书写作一个月,我收获了什么》、《肢解我在一个月里写下的30篇自嗨文章,希望你避免我的误区》、《写作受挫了》这几篇与写作有关的文章。现在打开再读一遍,虽然仍旧是当时的真情实感,但就写作本身来说,写下这几篇文章时,我可能还不懂什么是写作。

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写作的人, 我只是一个写字的人。因为对于写作还一直没有入门。即便是现在,正在写的这篇文章,我也仍旧不敢说自己懂得了写作。只能说比之前有了多一点的认识吧。

你真的想表达,别人不一定真的愿意看

我曾经很自信的说写作是为了感动自己,只有能感动自己的文字,才能感动别人。现在我仍然这么认为。只是会加入别的考量。文字一定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这没有错。但不是你想表达的,别人都愿意看。

别人能把一篇文章完整的读下来,一定是想收获点什么。一点共鸣、一声赞叹,或者一点提升。虽然产品这个词听起来有一些商业化,我曾经有一些排斥,但是现在看来,除非你只是把写作当成是个人的一种表达方式,不在乎有多少人会看到。否则就真的要有产品的思维。

产品思维最重要的就是“交付”的概念。就像是你去商店买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读一篇文章也得有“收到货”的感觉。他花时间阅读,无论他get到什么,关键是他get到了。只有完整的交付才能实现一篇文章除了自嗨之外的其他价值。比如被更多的人看到,被更多的人转发。

文章的结构真的很重要

打开我前99篇文章,一般都是想到哪,写到哪。写作之前很少有系统的构思,也没有列大纲的习惯。即便有几篇文章读起来结构还挺顺畅,但那也得益于我本身的逻辑能力还不错,绝对不是刻意组织的结果。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经过刻意组织的。

写文章之前一定要考虑三件事:

1.考虑这篇文章的意义,为什么要写?

2.这篇文章最终想表达什么?

3.你希望读者从中读到什么?

考虑了这些基本上就确定了一篇文章的立意。保证写作过程中时刻与立意联系在一起,不能跑题。除了以上三个问题,当你在组织文章结构时就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如何让读者从文章中读到你想让他们读到的东西?也就是你想表达的东西如何才能传达出来。举例子、讲故事、用典故等等。这就涉及到如何布局整篇文章,如何对素材进行组织。

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结构清晰,层层递进的。一气呵成但又不失逻辑。读者总能在每一段的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找到你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收集素材一定是随时随地

去年8月份我第一次报名一个写作课,就知道素材很重要。但那时只是一个概念,并不知道素材是如何用,什么可以成为素材。现在我知道你看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读过的文章、你的所思所想、你身边的一切人和事都是写作的素材,只看你会不会用。

收集素材最好的方式一定是记录。记下来并且给自己一个索引,方面用到的时候能找到。但是素材只是素材,如何把素材加工提炼写成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个厨师用手边的食材做成一道美味的食物一样。这里面就需要见真功夫。对素材的提炼,使用,正是文章立意的高低之所在。

当一个人没有很多积淀和素材,是没有办法写一篇好的文章的。材料不够,越说越空洞。你再好的论述也不如一个故事、一个例子、一段典故来的好用。

写作是有一定技巧的,但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近报名了鼹鼠的土豆这位老师的写作课。收获很多,对一个爱好写作的人来说终于知道了什么是书评?什么是拆书稿?什么又是听书稿?按照一篇书评的格式重新审视以前的书评,发现那些顶多就是读书笔记。只有一篇《读龙应台人生三书——你的温柔,无可取代》还不错。事实证明,这篇文章也是我的书评里爱心最多的一篇了。

千万不要以为只懂得格式就能写出来不错的文章了。我对照着格式试着写了书评和听书稿。写出来完全不是那回事。一样的套路,一样的格式,明显感觉比别人差了一个档次。看到别人的会打心底感叹,果然厉害啊。再反观自己的,一堆......

无论如何,掌握了一定技巧之后再看别人的就知道自己差在哪儿了,立意不行?亮点不突出?还是太过流水账?不像之前看文章,只会对着别人的文章说“真不错”,哪儿不错?就是真不错。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是不是又进阶了一步?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你要掌握规律,但是好的文章一定不只是按照技巧来的。武功的最高境界不就是化有形于无形吗?掌握技巧的入门,功夫在后头。

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不断沉淀的结果,反应的是内功。同样报名一个写作课,有的人学了很久也没有签约平台,有的人很快就签了平台。这其中固然有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区别。更多的应该是积淀的区别。人家报名之前已经在各个平台写了很久,积累了很多经验,甚至都有不小的成绩了,当然学习的效果更明显。


写作是一门技术,而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刻意练习才能不断进步。 写作一定是有一定目的的,这也是刻意练习的精髓所在。制定目标,把目标分解成可操作的步骤,专注练习,总结反馈。我希望用这样一套刻意练习的规律让自己的写作日臻完善。当然,最重要的是积淀,努力提升自己的内涵,吸收的多才可能输出的多。像海绵一样,储存足够多的水分,才能做到不需要挤,才华就能往外冒(哈哈,但愿很快到达这种状态)。

相关文章

  • 在简书写下一百篇文章,我才悟到这些

    去年8月20日在简书写下了第一篇文章《重新找回优秀的习惯》。到现在为止,目前正在写的是第100篇。直到此刻,写在这...

  • 简书百天记

    从3月26日在简书写的第一篇文章开始,到今天已经整整一百天。连续一百天,每天一篇文章的目标,到今天已经实现。 一百...

  • 百天啦

    今天我看了一下,我在简书这个平台已经有一百天了。 我也是经过老师的推荐,才来到简书这个平台。 在这一百...

  • 以此纪念我在简书写的第一百篇文章

    截止目前,来到简书累计快一年,写了100篇文章,字数将近11万。离我今年的目标总字数50万还有一点距离,但今年才刚...

  • 写作这件事,是坚持还是放弃?

    这是我在简书写的第一百篇文章,自从八月三日在简书发表第一篇文章以来,转眼四个多月过去了。一路走来,收获了很多。 如...

  • 我在简书的日子里

    注册简书是在年初,期间写过一两篇文章,后来就把这档事给落下了。直到6月份,才又开始书写。 我就简单来说说,在简书写...

  • 发了200多篇文章,对简书游戏规则还是懵圈

    我在简书写了200篇文章,对简书贝和简书钻还是一脸蒙圈。这200多篇文章,有些字数很少,100字到3000字不等,...

  • 简书的第一百篇文章

    文|傲式分析简书的第一百篇文章看了一下我的主页,已经写了99篇文章,这一篇是第一百篇文章。我最早是在微信公众号写文...

  • 【人生增值】当你犹豫和迷茫时,看看这个

    这是豆芽先生在简书写的第5篇文章 今晚,我看了一下我的简书钻,才29个,太少了,瞬间没有了动力。又打算开始了迷茫期...

  • 你好,世界!

    这是我在简书写的第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

  • 3ddf10cafd88:get 到了😀
  • 恒星之星:学习了:+1:
    宋小song:@持恒之 共同进步👍
  • 文语姑娘ing: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灰常感谢!小建议:重点词句如果加粗就更醒目方便阅读咯!
    宋小song:@七毒姑娘ing 谢谢你的建议哦👍
  • 呱呱鸟:不需要挤,直接往外冒泡
    宋小song:@呱呱鸟 😀
  • 民京:你的文章使我产生不少共鸣,有所得,谢谢分享!
    宋小song:@民京 那我的文章就发挥了一点点价值😀
  • 阿芷修炼手册:文章质朴,逻辑清晰,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诚。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件产品,随时随地的在推销自己,只是每个人的方式不同。写作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思考质量,也要学会为他人提供价值。
    建议,可把你在文章中提到的你过去写的文章做成超链接,可随时阅读你过去的文章。
    加油,你一定会越来越棒!🌹🌹🌹
    宋小song:@扶芷玉 为他人提供价值👍总结的真好
  • 寻觅最青春:有道理,很给力!写作是一门技术活,需要功底。不负责任的发声是对文字的践踏。
    宋小song:@黄导有语 完全同意~
  • 寻找不同的蜜蜂:加油💪
    宋小song:@寻找不同的蜜蜂 ✊✊
  • 向上生长的力量:学习了
    宋小song:@向上生长的力量 都是总结的自己写字过程,算是教训吧😀
  • 锦锦_d440:写得很实在
    宋小song:@锦锦_d440 真实感受😀

本文标题:在简书写下一百篇文章,我才悟到这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ci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