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学毕业,走入社会,一个全新的环境,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如何尽快适应,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自信,做出一些成绩,是很多朋友面对的一个难题。结合自身实际,以及一些感悟(有的我想到了,也没有做到),有这么几点,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刚入职场的你有所帮助。
1、先做专才,才可能做全才。
现在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对每个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恨不得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本职工作要会,其他的工作还要了解;自己的岗位要拿下,别人的岗位关键时候也要能顶上去。于是乎,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每天忙忙碌碌,好像什么都会,可只要多问一句,不用多,就一句,就显得不那么确定了,成了个“二把刀”。依个人的工作经验,不管领导怎么看你,别人怎么差遣你,但有一点,一定要在心中有个重点,从某一个工作的某一项环节做起,目标就放到全单位第一,其他不比,就是这么一个环节,做到最好,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提起这项工作,马上就能想到你。有个朋友所在银行行长起点也很低,之所以能让领导发现,就是他的票据装订的特别好,朋友的原话,真的就像豆腐块一样平整,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水平。
对很多人来说,现实情况是一方面要做的事情很多;另一方面精力有限,结果就是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大家只看到你很忙,却看不到你忙的效果,哪一天你要离开这个单位,大家依然不会意识到你的重要性。就像一句话说的,你的报酬不和你的付出成正比,而和你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找准一个自己喜欢,容易坚持下去的工作,周而复始,日积月累,不经意间你可能就走在了前面。而这时领导的赞许,同事的艳羡对你来说,至关重要,刚入职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收获了信心,对走好后面的路很有帮助。
2、先有数量,才可能有质量。
单位里,一些年轻同事也问过我,有没有工作的捷径,怎么能快速上手,适应工作呢?每当这时,我都会想起一次开会时,有位领导说过的话,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一定的质量。想把文章写好,我想最基本的还是要保证字数,你如果每天写,每天强迫自己捕捉灵感,在没人看、没人关注和点赞的时候,能咬牙坚持下来,我想对大多数人来说,你写100篇文章,总有那么两篇会像那么回事,有那么点意思。
对于工作来说,首先是一种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融会贯通。真的,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很多路你要自己走,很多河你要自己趟;很多选错的方向,做错的事情,不一定就没有意义,把时间拉长,你会感谢那些失败的经历。
把手头的工作拿下来这是第一个阶段,说明你是称职的;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简单的重复,机械的操作,在别人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喝上两碗鸡汤,接着再去做,突然有一个时刻,工作于你,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你有了自己的方法和感悟;最后,乘势而上,在收获信心的同时,通过这长时间的重复和积累,你会成为这个领域,在本单位甚至更大范围,有发言权的人,你的工作自然就有成效。
3、先有好习惯,才可能有好结果。
上班这些年,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到单位后,先列个工作计划,把一天想到的工作事项罗列好,然后一件件去完成,最后给自己打分。感觉对提高工作效率还是有帮助的,首先写清楚,不容易有疏漏,慢慢就养成了一个仔细的习惯;其次每天有计划性,不容易有空档期,不会有那么一个阶段,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突然茫茫然的感觉;最后给自己打分,也算是对一天的总结和回顾,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鼓励自己,明天做得更好。
前两天去天津,见了一个非常尊重的老哥,临别时送了我一本杂志,说里面有他写的一篇文章,让我回去的路上看看。文章的名字是“我的工作记录本”,他在文中写到,参加工作20多年,习惯了一次性多领几个笔记本,走到哪都拿着一个工作记录本,开会时记下领导的要求;工作时写下一些心得体会,以及一瞬间的灵感;甚至读书看报时,有好的句子也摘抄下来,现在习惯了每天上班时,先看看工作记录本,有昨天写上去没完成的,就抓紧时间做;有好的诗歌,句子,就多读两遍。搬了很多次家,但这些工作记录本一直带着,记录了工作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他的成长、成熟。我不太擅长记笔记,也吃过这方面的亏,关键时候找不到资料也不是一次两次,以后也计划多记些笔记,留些回忆。
这些都是个人想到的,实际工作中也给了我不少帮助,尤其感觉坚持的力量特别巨大,也希望刚入职场的你,早日找到好的状态,通过个人努力,能有一个好的前程。
网友评论
而一个人拥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是最起码的基础在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