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维方式每天写1000字想法
永澄:高级框架模型之黄金思维圈-01

永澄:高级框架模型之黄金思维圈-01

作者: 易仁永澄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08:20 被阅读257次
    心心念念的黄金思维圈的系列来啦

    1

    思维模型的价值和意义,我就不用再强调了,这是思考者的利器!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只是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已经不够了,关键是要成为一个终身思考者,那么,掌握思维模型就成了重中之重。

    而我平时也有若干常用模型,写文章的时候也常常引用。



    自己日常写文章使用中,有时候直接引用模型简写而不解释模型的意思,比如说:“根据TMBRT,当外部刺激足够大的时候……”这时,很多并不熟悉我的伙伴,就因为不了解TMBRT模型而导致无法理解这句话。

    所以,我想把我所有的常用模型都整理出来,形成一个模型库,供伙伴们参考使用。于是就有了前几天的第一个整理完的模型——系统思维,具体见三篇文章:

    接下来,我想要搞定的下一个模型,依然是框架模型——黄金思维圈。这个模型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并且它有一个特点——非常简单但却有极高的价值,可以说学习的投资产出比非常高。

    • 黄金思维圈的文章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 黄金思维圈是什么?它的起源?
    • 黄金思维圈有效的生理学原因是什么?
    • 每个要素的定义是什么?
    • 如何和我的三观体系打通?
    • 黄金思维圈为什么是富人思维?
    • 多维度使用该模型的方法。

    2

    黄金思维圈这个词最早来自于Simon Sinek的著作:《Start With Why》,书的标题直接表达了这个模型的逻辑:Why - How - What


    Sinek主要的工作是广告、战略咨询等内容,他甚至被称为领导力哲学的第一人。在这本书中,一个叫做Golden Circle(简称:GC)的模型被提出,中文被翻译成:黄金圈法则

    这个法则非常简单,就是在推进任务的时候,不要着急开始做,而是按照顺序向自己发问:

    • Why: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 How:我要如何做这件事?
    • ** What**:我要将这件事做成什么样的?

    这三个问题回答完成之后,再继续推进任务,这个时候的任务推进效率就会大幅度提升,任务产出也会更好。


    2016年,成甲老师的书《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中(P193-204),在临界知识列表中给出了一个新的名字——黄金思维圈,并用了十几页的篇幅讲解了这个模型。

    为了便于统一使用,我们就用成甲老师命名的“黄金思维圈”这个词,当然,你也要知道,“黄金圈法则”、“GC法则”指的都是同样的对象:Why - How - What。

    3

    黄金思维圈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我会在后续的多维度应用的部分向你讲述它的价值。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它之所以有价值的解剖学原理。



    左侧是黄金思维圈,右侧是我们大脑的解剖示意图。你会发现大脑被大脑皮层(Neocortex)所包裹,内部就是大脑的边缘系统(Limbic Brain)。来看看这两个部分的功能:

    • 大脑皮层:负责我们的理性、逻辑思考、语言等功能,它所思所想都是具体的事项,也就是What。
    • 边缘系统:负责我们的情感,比如说信任、忠诚,同时也负责着行为和决策,这个部分没有语言功能。

    当你从外向内思考时,首先,我们要理解大量复杂的信息,比如说事物的特点、状态、事实描述、图表、表现……但是,这些都是What,大脑皮层虽然弄懂了,但是它不足以产生决策,无法激发行为。当然,这也不是那么绝对,有时候对具体信息的理解也可以慢慢进入边缘系统,促进我们产生决策和行为,但是,这个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而如果我们从内向外思考的时候,其实是让真正控制决策和行为的大脑起作用(如果是沟通的话,你就很容易和他人的决策系统沟通并激发行动),之后再由理性的大脑皮层来进行思考。有句话叫:“听从内心的召唤”,能够听从召唤的前提是让内心先召唤才行。

    这基本上就是Sinek的整个概念体系了,他还有一句话,在书中、演讲、课程里大量、反复出现,那就是:“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they buy why you do it”,确实是这个感觉。

    4

    三个字母我们都认识,但是这三个字母对应什么含义呢?

    关于Why。对于Why,经常被询问的话术如下:

    •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
    • 你之所以做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呢?
    • 这件事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 你做这件事是因为你相信什么呢?

    对Why的提问,其实就是提问:信念、原因、价值、意义、目的等。说到这里,我要多说一句,如果期待掌握黄金思维圈这个模型的使用,最好是对意义感、价值感、目的等知识加深理解,毕竟,人是会思考意义的动物。我写过一些文章,你可以借鉴:

    另外,PORT模型中的P,指的是Purpose,也就是询问目的。那么,关于PORT模型,基本上都会提到目的的问题,你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后台输入:搜索,然后再输入:PORT,就可以找到相关文章了。

    关于How。对于How,经常被询问的话术如下:

    • 你要如何实现这个结果呢?
    • 这件事你的思路是什么呢?
    • 这件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呢?

    正如成甲老师所说的,如果Why是事件的本质,那么How就是做事的创意了。关于How的问题,可以嵌套到另外一个模型——GROW的元素Option,这就是选项、思路的概念,我昨天的文章《产生优质思路所需要的5个原则》,已经把关于How的部分尽可能做了阐述,请移步查看。另外,你也可以在搜索中查找关键词:GROW,查看关于GROW模型更多内容。

    关于What。对于What,经常被询问的话术如下:

    • 这件事你要做成什么样呢?
    • 你的做法里有什么特点?
    • 你要如何设置目标?

    对于What的理解有一个最佳的办法,就是将整个目标设置和任务分解的方法论体系带入其中。所谓的你要把事情做成什么样子、实现一个什么实例,本质上都是对任务目标的设定,越是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越能设定出合适的目标,而这个What也会说的更清楚。

    这个部分,我要多说一句,我的主业是目标管理,做了这么多年目标,我发现训练目标管理和训练黄金思维圈是相互补充、相互加强的过程。对于目标的找寻,要考虑Why的问题,对于目标的实现,要考虑How的问题,对于目标的设定和任务的分解,要考虑What的问题,越是训练目标能力,越能理解黄金思维圈,反之也是一样的。


    因为篇幅有限,先写这一部分,其他部分等后续文章继续。今日文章部分图片来自于Sinek的网站。

    我强烈建议你使用幕布工具,将我的文章结构、知识要点进行整理,因为这里有大量的相关知识。整理这一篇是很值得的,因为边际成本快速递减至0,之后就等着收益就好了。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对读者有个要求,就是读完文章尽可能认真留言,这很重要,这是我筛选同频小伙伴的方法,我会通过留言的频次、质量,找到你并且让你和我在一起共同成长。所以,请尽可能留言说明阅读文章之后的感受和收获,我在私密群那等着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澄:高级框架模型之黄金思维圈-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mb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