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步步地学着自律青春心理
警惕!当有这些念头时请留意别被小我控制了!

警惕!当有这些念头时请留意别被小我控制了!

作者: 念小娜 | 来源:发表于2016-10-21 21:36 被阅读465次

    或许是因为前面几篇文的关系,最近不时有人加微信或简书上问我类似的问题:

    因为爸妈一直在跟我说你要这样,做这个好,做那个有前途…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没什么动机,更别提什么早起了。怎么办?

    一直找不到动机,似乎做什么都没兴致,不冷不淡的。你说找动机,可是怎么找啊?

    孩子……,这种情况要怎么处理?

    我一直控制不住怎么破?

    我就是起不来,怎么办啊?

    如何更有效地找到自己的动机和价值?

    ……

    有些没回,一般没回的就是像上面提到的“就是起不来怎么办”这种完全没太多意义的问题,问我怎么办?嗯,想办法让自己起来。

    有些我另外发了可以参考的博文或根据自己和身边的小伙伴情况提了下建议。

    然后我发现了一个好玩的现象:

    ①看都没看就质疑:

    啊,这样可行吗?

    可是我不会啊?

    不是骗人的吧?

    我做不到啊

    ……

    (连内容都没看,试都没试就说做不到?哪来这么强大的信心?)


    ②不受控制一直卡在问题上:

    可是我好累啊,每次他一说这种话我就忍不住了……;

    我也知道不能打孩子,可是一看他那样我就忍不住了……

    (亲,不累么?有意思么?怎么又绕回来了?这样绕什么时候停?)


    ③只是看看:

    谢谢,我先去看完,有什么问题再来……

    过了一会说:我看完了,说得真好,很有用!收藏了,谢谢!

    (看到这句话我瞬间懵逼了:难道“点击收藏”这个技能已经升级到“收藏=已学会”?

    ④尝试但不问型:

    谢谢,我去试试。

    第二天:我试了,没用,有些不懂怎么做。问哪里需要帮忙的,回说:有是有,要不我再试试吧。

    再隔些时间:试了,不理解怎么做,算了,感觉没啥用。

    (最近打破我理解的事情好多,这也是其中一个,不理解的就这么放着了?因为不理解下结论说没用?这不是提出来一起探讨可以搞定的事情吗?

    ⑤尝试积极型:

    跟着尝试了,遇到问题主动提出来,有感触的也一起分享。我们一起总结,甚至有可能会遇到双方都不理解的地方,根据情况选择暂时放在一边,还是搜集资料,请教其他人。

    (如果你也是这一类,我们交朋友吧)

    正好昨天永澄老师的“分身术”预习,那就两个结合起来谈谈那个“小我”吧。

    在说小我前,我们先谈谈自己的标准和学习态度。

    标准不同,投入的程度不同:

    手稿:学习6大标准

    在昨天的《分身术训练营》预习课,永澄老师提到“学习的六大标准”,即:

    知晓—理解—使用—应用—评估—创新

    从刚刚前面提到的几个不同反应,可以看出都分别出于哪一个阶段。

    手稿:积极主动

    给自己提的醒:

    1、自己的学习状态是怎样的呢?是否曾经有过上文提到的前四种情况?我做到积极主动了吗?

    2、对于尝试,是尽自己所能(包括寻求帮助也是其中一种),还是随便试一试就好了?

    3、小贴纸:自己的选择决定了成长的速度。

    那个时不时出现的可爱小我

    手稿:TMBRT模型

    曾经,我是一个外表坚强冷淡,但内心实际上是自卑的小女孩。用着冷淡和坚强的外套,来隐藏自己的自卑。

    可是,毕竟那只是外套,还质量不过关,很容易不小心被别人的一句话给撕开了。

    记得高三时,有一次走在回家的路上,刚好旁边有两个陌生的女孩子在聊天,在越过她们时,听到这么一句:对吧,我就说那人就是个没人管的娃,你还不信!

    听到这句我瞬间炸了。想跑上去理论一番,后面又不敢,一路心情失落,一直到第二天下午。

    我说这干嘛呢?其实这就是小我已经冒出来了。两个不想干的人,说的一句话,而且还不知道说谁,居然也能这样?

    嗯,根据“小我的自我保护机制”(TMBRT模型),来讲讲为什么吧。

    手稿:小我的自我保护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爸妈离婚了,我选择跟着爸爸,但是除了老爸和大姑姑,其实很多人是不喜欢我的。

    我们那地不大,小镇上什么事没几天就传遍了,于是,“没人要的孩子”这句话就一直伴随着我的整个小学阶段。

    我是乖乖女,但惹火了也会打架,尤其是“没人要的孩子”这句话,对于一个心智不够成熟,又刚好有发生父母离异,亲人讨厌的事情,这句话简直成了当时的一个“情绪按钮”,一说自己的自卑,愤怒,无奈等等各种复杂的情绪就一拥而上。几次打架下来发现,这么一怒别人就不敢说了,至少不敢在自己面前说了。于是乎,我的小我学会了当听到类似的话语,站出来吵一架就可以了!

    这就是永澄老师提到的“TMBRT模型”,也是为何当时听到两个陌生人不知道在说谁的那句话,我的反应会如此之大。

    为何我要把小标题写成“可爱的小我”呢?

    手稿:选择权,在自己手上

    小我确实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是我们人是有选择权的,如果能够跳离自身(即采用分身术),用另外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去觉察到小我的出现,完全可以有不一样的反应。

    而当能够做到这点时,你会发现,“小我”这个小孩很可爱,不过就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去提醒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去提醒我们还需要调整的地方在哪里。甚至你会发现,曾经的它,让我们获得了一项别人或许没有的技能。

    就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件事,当我后来学会了去正确对待小我,去看背后的缘由后,我从这个“情绪按钮”中走了出来。甚至现在如果有谁跟我开“没人要的孩子”之类的玩笑,我要么一笑而过,甚至有时候会跟着一起开玩笑:哦?是吗?那我们来爱自己吧!

    甚至现在,我可以利用我过往的那些经历,当时的感受等等,去帮助现在也曾遇到这些经历的孩子们。因为我经历过,更能体会他们的感受,也更容易去理解和引导他们走出来。

    当我们能看到小我时,自己又能够往上提升一步,甚至帮助到更多的人,这难道不可爱吗?

    (我是如何与小我做朋友的,请看:《你试都没试过,凭什么说不可能?》,长文,慎入)

    那么,前面提到的那几类,和小我有什么关系?

    说自己不行的,是否曾经有过类似的经验:

    遇到新的问题——觉得自己不行或别人一直说你不行——尝试后发现真的不行——强化了自己“对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够”的观念

    其他的,其实也可以参考以上

    手稿: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依然是给自己的小提醒:

    1、现在的“情绪按钮”还有哪些?

    2、对于亲人之间,我如何更好地觉察到“小我”的出现,及时调整自己?

    3、小贴纸: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没有任何事情或人能够伤害到你,除非你愿意。


    嗯,原谅我拔牙后目前只能半躺用手机,无法整PPT,也手绘不了,拿我的笔记勉强作为手绘PPT吧;也原谅我,今天的内容思维或许会有些乱。

    这是我的课程感悟,如果有收获,请收走,也欢迎一起交流。

    相关推荐:

    《你说“早睡早起”,可为何每次都不了了之?》

    《你试都没试过,凭什么说不可能?》

    《替代、催促,孩子被扼杀掉的何止是想象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警惕!当有这些念头时请留意别被小我控制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pc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