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课写作想写 就写
白岩松教我的写作秘诀

白岩松教我的写作秘诀

作者: 老吴不老 | 来源:发表于2016-09-24 19:00 被阅读1567次

    文/老吴

    图/老吴

    写作秘诀

    0、

    如果说读一本书就是在和这个作者思想交流的话。

    那么,我和白岩松大抵是认识的。

    如果我是在传播他的思想,让更多人受益,那我这样说,白岩松大概也是不会介意的罢。

    1、

    “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这话是柏拉图说的,他的师父苏格拉底就以会讲故事而走红,柏拉图作为见证者,自然意识到会讲故事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他只告诉了我们海里有宝藏,却没告诉我们在哪,也没有寻找的方法。

    幸运的是,柏拉图留下的遗憾,白岩松给我们弥补上了。

    白岩松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了传媒人的写作方法。

    老白在会场提到了写作的金科玉律“5W”(who what when where why)

    哈哈,其实也没什么秘诀嘛,这我们都知道,小学生都知道。后来才知道,这就是自己和老白之间的差距。

    对,确实是这样的,我小学时候就知道,“5w”是八十年代从国外传来的理论,一度被国内外奉为圭臬。

    可是,后来二十年,国外早不用了,教材也不知改了多少回。

    我们还在用,不但小学用,高中用,大学也在用。

    举个例子:

    我们的“5W”报道

    “今天下午1:30,老吴在创业工坊做了2个小时的以‘如何赶上微信小程序的风口’为题的专题汇报”

    要是换做国外,可能题目就只是这样一句话:“老吴在创业工坊演讲,马化腾称其在扯淡!”

    这显然不是完整“5W”,可孰优孰劣,高下立分。

    难怪老白说:“传播,归根结底,就是给别人讲一个好故事”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国外的新闻导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早已不强调完整的“5W”,而是越来越强调这四件事:主人公、故事、戏剧化、悬念


    2、

    从某种程度上讲,新闻和写作的本质是一样的,核心都是“人”,有对“人”的关注,才有故事,才让人读得懂,而人类所有文化产品的实质,都是在描写人和人性,从来没有偏离过。

    空讲故事是很难的,讲理论、讲干货,人家听一会儿就困了。

    这个大学生一般都有感触,老师可能很有水平,讲的都是干货,可就是犯困,可老师一讲案例,讲他年轻时的经历,马上就能提起精神。

    这就是因为,在讲理论时,人们都是可进可退的,有距离感。但是把“人”的元素放进故事里,就不一样了。

    只要选对了“人”,听者就会感同身受,以相同的情态沉浸其中。

    3、

    逻辑: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

    我们擅长的是线性逻辑,原因、结果、影响,严格遵循形式逻辑,怎么开头,怎么推进,怎么高潮,怎么收尾。

    但事实上,读者常常跳读,包括我自己也这样,可能在任何地方进入,任何时间离开,随手翻开一页,不感兴趣就不会再去从头看起了。

    所以我们写作要有平行逻辑意识,尽量地让一个长故事分段,要让任何时候进来的受众都可能被抓住。

    这个道理我们看一看网上比较火的长篇小说就知道了,单独拿出任何一章,你都会被吸引,因为它每一章都致力于解决一个情节矛盾,再创造一个新的矛盾。

    当然,你要是追剧一族,那可能会对我所说理解得更为深刻,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任何时候打开电视,都能跟着它的故事走。

    一个有意思的评书,很容易就一连听上一百天,每天半小时。

    这都是平行逻辑的力量。


    4、

    细节:直指人心的力量

    一个好故事,从内容方面看,有了人和人性、悬念和逻辑,还有很重要的一项——细节。

    我们常说,一篇文章写得“有血有肉”,细节就是文章的“血肉”,好的细节,就像泉水一样,流进读者的脑子里、心里,既让人感觉相融,又让人感觉被洗涤。

    被细节牵引的人,聆听状态都是不一样的。

    这从《新闻联播》和《感动中国》对比中就可以看出来,前者365天,每天一期,期期必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后者一年就一期,就给你讲几个故事,拍的视频也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样子,甚至有的就拍了某个人一天的工作,就是这么小这么细。

    没有标语,没有口号,只有人、只有故事、只有细节,却反而让很多人落泪。

    相比《新闻联播》,《感动中国》就是会讲故事的那一个,它抓得到细节,抓得住人心。

    5、

    节奏:讲故事的技术核心

    假如规定个命题,给你100字,怎样把它说明白?1000字,怎么写?

    篇幅不同,你的布局肯定就不同,所以在写作中,节奏往往就和布局有关系,好的节奏就是布局得合理,将素材分配得更合理,让故事讲得更精彩。

    但节奏这东西,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篇幅、不同的故事,需要不同的节奏。

    所谓合理布局,就好比一位厨师买菜,因为有六个人吃饭,他脑子里就要装着这六个人,菜量合理,荤素搭配,还要考虑到客人的喜好,这样才能买到与这六个客人相对应的好东西,把菜谱安排得恰到好处。

    在写文章中不分块,节奏感就差,但是一句一句独立成段,思想就不成体系,论证就不充分,节奏也不好,所以就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就像宋词的“长短句”一样,该舒缓的时候舒缓,该紧凑的紧凑,语言顺从与感情。

    所以,说评书也好,相声也罢,凡是高手,节奏都把握得好。马三立的单口,用他的节奏把你绕进去,一个包袱,打开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一定能逗乐你。

    6.

    我在努力尝试着应用,不妨再回头看看这篇文章。

    思维简图

    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从四个方面说清写作这一个问题,用数字分了块儿,每块都单独说清一个子概念,这就是典型的平行逻辑。

    每个子概念,都有理论解释和事实举例,篇幅也是“短——中——中长”这样,节奏很明显。

    每个子概念我都举至少一个真实的案例,尽量抓住细节,是不是用到了上面的理论?

    我从不排斥方法论,并努力探索它们的样子,因为即使看起来非常个性、不普遍的事物,只要受到人们喜爱,都必定有其背后的规律,规律可能并不文艺,但抓住了规律,就有了创造那个“事物”的本事。


    *老吴:法律系在读,以前爱文学,现在更注重成长,读书,健身,听牛人live,定期汇报。深信:知识因分享而更有价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东方地秀:👍👍👍
      • 苏琳雅:读了,受益匪浅
        老吴不老: @苏琳雅 我们都是受益人😀
      • 文自拾:故事在城外浓雾散不开,围城里的人,就只能讲围城里的故事乐吗
      • fe9ffc60eada:平行逻辑没搞懂
        老吴不老: @fe9ffc60eada 😃你这个总结精炼
        fe9ffc60eada:@老吴不老 就是一个一个小故事
        老吴不老: @fe9ffc60eada 我理解的平行逻辑,就是从读者的角度构思,让每一节都能有自己的小逻辑,即使不读全文,也能解决读者一个小问题,而非想当然的推演,这是对非虚构写作的一点看法,不知朋友有什么好的见解?
      • 文艺小范儿:人性和5W还算是写作里的一点精髓,其他的几乎都是扯淡了。人大出了一套创意写作书系,推荐大家去看一下。读书和写作都差不多的事情,我个人觉得就是不要搞太多乱七八糟的理论,把思维和视野放开,多读多写,基本上也就是那么回事了。文学方面的天才都是这么出来的。
        老吴不老: @文艺小范儿 老吴不老: @文艺小范儿 文彩与想象力确实难得且必要,另一方面,大多事情都有规律可循,文学造诣是血肉,内在逻辑是骨架,天马行空不顾逻辑的日记,既说不清问题,也难引起共鸣。
      • 白头蝇:5w本来就是完整的故事必须要有的要素,你举那个“马化腾……”的例子根本就是个题目吧了
        老吴不老: @白头蝇 导语
      • 朱光宇:谢谢分享~
        老吴不老: @朱光宇 感谢阅读~
      • 敏敏特穆尔美人郡主:我也读过老白的《白说》,而你进行了深入思考,我只是简单地get到他的语言,这也是咱俩的差别吧。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写出好文章,所以经常看书,但现在觉得看完书后的思考比看书本身更重要,那才是自己的东西。你是大学生吗?
        老吴不老: @敏敏特穆尔美人郡主 我都大三啦,岁月无情,珍惜时间,期待你的成长!
        敏敏特穆尔美人郡主:@老吴不老 我大一在读 希望大学四年可以多读书 读好书 找到志同道合的读友 阅读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让人快乐的事呀😄
        老吴不老: @敏敏特穆尔美人郡主 有些阅读为了润色精神,有些阅读是为了改变生活,要是能兼得,最好不过。我是大学生呀😄
      • 攀攀同学:get平行逻辑

      本文标题:白岩松教我的写作秘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ix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