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吴
图/老吴
写作秘诀0、
如果说读一本书就是在和这个作者思想交流的话。
那么,我和白岩松大抵是认识的。
如果我是在传播他的思想,让更多人受益,那我这样说,白岩松大概也是不会介意的罢。
1、
“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这话是柏拉图说的,他的师父苏格拉底就以会讲故事而走红,柏拉图作为见证者,自然意识到会讲故事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他只告诉了我们海里有宝藏,却没告诉我们在哪,也没有寻找的方法。
幸运的是,柏拉图留下的遗憾,白岩松给我们弥补上了。
白岩松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了传媒人的写作方法。
老白在会场提到了写作的金科玉律“5W”(who what when where why)。
哈哈,其实也没什么秘诀嘛,这我们都知道,小学生都知道。后来才知道,这就是自己和老白之间的差距。
对,确实是这样的,我小学时候就知道,“5w”是八十年代从国外传来的理论,一度被国内外奉为圭臬。
可是,后来二十年,国外早不用了,教材也不知改了多少回。
我们还在用,不但小学用,高中用,大学也在用。
举个例子:
我们的“5W”报道
“今天下午1:30,老吴在创业工坊做了2个小时的以‘如何赶上微信小程序的风口’为题的专题汇报”
要是换做国外,可能题目就只是这样一句话:“老吴在创业工坊演讲,马化腾称其在扯淡!”
这显然不是完整“5W”,可孰优孰劣,高下立分。
难怪老白说:“传播,归根结底,就是给别人讲一个好故事”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国外的新闻导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早已不强调完整的“5W”,而是越来越强调这四件事:主人公、故事、戏剧化、悬念。
2、
从某种程度上讲,新闻和写作的本质是一样的,核心都是“人”,有对“人”的关注,才有故事,才让人读得懂,而人类所有文化产品的实质,都是在描写人和人性,从来没有偏离过。
空讲故事是很难的,讲理论、讲干货,人家听一会儿就困了。
这个大学生一般都有感触,老师可能很有水平,讲的都是干货,可就是犯困,可老师一讲案例,讲他年轻时的经历,马上就能提起精神。
这就是因为,在讲理论时,人们都是可进可退的,有距离感。但是把“人”的元素放进故事里,就不一样了。
只要选对了“人”,听者就会感同身受,以相同的情态沉浸其中。
3、
逻辑: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
我们擅长的是线性逻辑,原因、结果、影响,严格遵循形式逻辑,怎么开头,怎么推进,怎么高潮,怎么收尾。
但事实上,读者常常跳读,包括我自己也这样,可能在任何地方进入,任何时间离开,随手翻开一页,不感兴趣就不会再去从头看起了。
所以我们写作要有平行逻辑意识,尽量地让一个长故事分段,要让任何时候进来的受众都可能被抓住。
这个道理我们看一看网上比较火的长篇小说就知道了,单独拿出任何一章,你都会被吸引,因为它每一章都致力于解决一个情节矛盾,再创造一个新的矛盾。
当然,你要是追剧一族,那可能会对我所说理解得更为深刻,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任何时候打开电视,都能跟着它的故事走。
一个有意思的评书,很容易就一连听上一百天,每天半小时。
这都是平行逻辑的力量。
4、
细节:直指人心的力量
一个好故事,从内容方面看,有了人和人性、悬念和逻辑,还有很重要的一项——细节。
我们常说,一篇文章写得“有血有肉”,细节就是文章的“血肉”,好的细节,就像泉水一样,流进读者的脑子里、心里,既让人感觉相融,又让人感觉被洗涤。
被细节牵引的人,聆听状态都是不一样的。
这从《新闻联播》和《感动中国》对比中就可以看出来,前者365天,每天一期,期期必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后者一年就一期,就给你讲几个故事,拍的视频也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样子,甚至有的就拍了某个人一天的工作,就是这么小这么细。
没有标语,没有口号,只有人、只有故事、只有细节,却反而让很多人落泪。
相比《新闻联播》,《感动中国》就是会讲故事的那一个,它抓得到细节,抓得住人心。
5、
节奏:讲故事的技术核心
假如规定个命题,给你100字,怎样把它说明白?1000字,怎么写?
篇幅不同,你的布局肯定就不同,所以在写作中,节奏往往就和布局有关系,好的节奏就是布局得合理,将素材分配得更合理,让故事讲得更精彩。
但节奏这东西,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篇幅、不同的故事,需要不同的节奏。
所谓合理布局,就好比一位厨师买菜,因为有六个人吃饭,他脑子里就要装着这六个人,菜量合理,荤素搭配,还要考虑到客人的喜好,这样才能买到与这六个客人相对应的好东西,把菜谱安排得恰到好处。
在写文章中不分块,节奏感就差,但是一句一句独立成段,思想就不成体系,论证就不充分,节奏也不好,所以就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就像宋词的“长短句”一样,该舒缓的时候舒缓,该紧凑的紧凑,语言顺从与感情。
所以,说评书也好,相声也罢,凡是高手,节奏都把握得好。马三立的单口,用他的节奏把你绕进去,一个包袱,打开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一定能逗乐你。
6.
我在努力尝试着应用,不妨再回头看看这篇文章。
思维简图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从四个方面说清写作这一个问题,用数字分了块儿,每块都单独说清一个子概念,这就是典型的平行逻辑。
每个子概念,都有理论解释和事实举例,篇幅也是“短——中——中长”这样,节奏很明显。
每个子概念我都举至少一个真实的案例,尽量抓住细节,是不是用到了上面的理论?
我从不排斥方法论,并努力探索它们的样子,因为即使看起来非常个性、不普遍的事物,只要受到人们喜爱,都必定有其背后的规律,规律可能并不文艺,但抓住了规律,就有了创造那个“事物”的本事。
*老吴:法律系在读,以前爱文学,现在更注重成长,读书,健身,听牛人live,定期汇报。深信:知识因分享而更有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