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是如何发现印度,别人都是往东寻找印度,哥伦布去往西寻找,虽然他最后没有找到印度,却发现了新大陆。其实无论向西走,发现什么哥伦布都会是第一个发现者,他的历史地位由他与别人反向走而决定。~杰克.特劳特
1 创新从来都是颠覆式的,而是组合式的
每一次跟着徐剑波老师学习,他所独特创造的商业课程,从2016年8月份接触,当时接触了刘克亚老师的销售信写作,以为找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破局点。
但是在后面的学习当中,碰到了数不清的难点。
感觉到无法突破,虽然普通的写作同销售信的写作有所不同,但其本质上有一点:你必须要打通,自己写作的底层思维。
这还没有建立,自己写作的底层思维时,如何谈到怎样打破呢?
这就好比,搜狗当时想做搜索引擎,但对于强大的对手百度搜索,如果从无疑是以卵击石。
搜狗借助了先创立了搜狗输入法,搜狗输入法,也并非是搜狗都是自己自创的。
是从另外一个研发者手中买到的。
借助搜狗输入法对用户的良好体验,用户就自然接受搜狗搜索引擎。
搜狗最后卖给了腾讯公司,创始人王小川的个人财富,也进入了科技界的胡润财富榜。
这个故事给了我启示,于是我暂时放弃销售性的写作,转入普通的写作,尝试写过情感领域的文章,也写过职场类的,也写过个人成长类的,也写过营养健康类的,也写过学习方法类的。
在这个过程中,打通了我的写作思路。
人生的自我定位2 面对系统的互联网盈利布局的课程,拆解巨量的信息是不二法则
以前也听过私域流量布局的课程,也听过催眠广告的课程,也听过认知战略的课程。
当时,学习跨学科的知识,还不懂如何运用何种方法学习,也不懂如何建立全局观,不懂事针对某一个点扎进去,吃透它。
《互联网盈利布局》这套课程涵盖的面实在是太广。
以前的一些课程是很难去落地的,也很难去操作。
一套实操课程,理论上不能太高大上,也不能太不容易理解,对于已经在实操的创业者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对于跨界创业者而言,就不太容易理解了。
互联网盈利布局包括了三个方面:
1 信赖布局
2 成交布局
3 流量布局
4 扩张布局
用句流行的名词,就是新零售时代的盈利模式:线上拉新找客户,线上培育,线上成交,或者线下交付。
信赖布局在我目前的认知当中,只能对定位进行拆解。
定位的核心原理是:代表一群人的利益,利益胜利的核心原理:一群人的利益,打败另外一群人。
为什么要进行定位呢?
定位可以明确销售的方向,可以吸引潜在的顾客,因为资源是稀缺的,初创公司想要在一片红海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着力点,就必须集中资源的优势击穿缝隙。
同时也要确定自己,有哪些同竞争对手不一样的方面。
首先承认竞争对手的优点,针对其优点,重新设计销售策略以及销售布局。
学会拆解问题,探求事物本质3 理解庞大的系统盈利布局的课程,需要看相关联的书籍
面对众多的理论,还是需要再实践当中,实操后再来看,这个理论是否合适自己。
不是所有的内容,我们现在都可以理解的。
有一些即使实际操作之后,没有学会如何提出问题,探求事物的本质,以为一套方法套上去,就可以迎刃而解所有的问题。
理论用于实践,并且进行举一反三,这种能力不是短时间就能掌握的。
需要在市场中实操后,运用到特定市场这一套理论,是不是放之四海都准呢?
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清楚如何理解这些组合式创新的理论,那么我们可以先用学钢琴的方法,有一位作者,他在学习弹钢琴时,小时候有一位老师没有教他五线谱,也不教他学习音乐的理论,只是每周只教他弹一首曲子,老师怎么弹奏,她跟着怎么弹奏。
很快他就学会了很多练习曲,也学会了一些需要表演场合的曲子。
他不仅在亲朋好友面前,弹奏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而且在学校综艺活动中也演奏了相关类的曲子。
他得到了很多的表扬,很多的掌声。
这种初期学习时打60分的做法。
如果要进一步的成就,那还是必须要学基础的音乐理论和演奏技巧。
不懂相关的理论,没关系。
先去做,做时每日进行总结,我相信在不断做的过程中,再看理论。
必定对理论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反馈。
有了这样的反馈,再来看相关类的:如定位,穿透心智,抢占心智,以及心理学方面的常识,就能够对《互联网盈利布局》这套课程做一个较浅的理解。
对于进一步的行动,也更好的去执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