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云师道人 太乙道教同学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讲《六祖坛经》的第一品:行由品。
我们先看一段原文: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
这是惠能自己做一个简介,交代了他父亲本来的老家籍贯是范阳,后来因为犯罪得罪朝廷大员而被贬了,贬在岭南,就是当时是很偏僻的一个地方,在现代的广东一带。新州百姓,这是点出一个地理位置。
然后他说:此生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寡遗,移来南海。就是说慧能自述出生是灾难重重,小时候是很痛苦的,因为他的父亲被打击了,忧郁成疾,最后,父亲在他很早的时候就去世了,是他的老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慧能抚养长大。长大之后没有工作呀,过去古代也没什么工厂,也没有公司,人总是要生存的嘛,所以说惠能选择的职业就是到山上去砍柴,把那些枯枝、树叶、树干它收集起来之后,到一个集市之中卖出去。过去古代没有天然气,烧柴火的,他就用这种方式让自己生存下来了,不仅活下来,还要有多余的钱给他老母亲买点营养品等等之类,所以惠能是一个很孝顺的人。
所以过去有句话我觉得很重要:穷人的小孩啊,早当家。因为你出生在富贵人家,他就很宝贝,一个小孩子什么都依他,反而出了很多不孝之子。过去古代有一句话叫作:富不过三代。就是一个富人,一般来说第一代很富,第二代还可以,第三代就不行了,什么原因呢?主要就是娇生惯养,他这个小孩子在富贵人家长大之后没有慈悲心,没有同情心,也不懂得要辛勤劳动,他只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样长大的小孩,只要遇到一些大的困难,就会不知该怎么办。再联想到我们这个时代,很多小皇帝、小公主啊,其实也有这个问题,特别是中国计划生育之后,一个小孩,他上面大概有六个老人看,父亲、母亲两个,父亲的父母亲两个,母亲的父母亲两个,一共六个老人来照顾一个小孩,你想想多宝贝啊。就像我前段时间看到网上一个微信朋友圈说的:他家里的那个小孙子,很金贵的,要去抱他一下都不容易呀,因为要排队的,因为家里有六个人要抱他,就是他的父亲要抱他、母亲要抱他、爷爷奶奶要抱他、外公外婆要抱他,要排队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让他去吃苦耐劳是不容易的。像李嘉诚小时候,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和他一起投靠了他的舅舅。然后他很小就开始到他舅舅的手表厂打工,在很苦的时候,慢慢成长起来,最后成为香港首富,华人首富。所以说,小的时候吃点苦是好事。小的时候太享福了,反而不是好事,是坏事。
这里面有个辩证一阴一阳为之道,道家的这个辩证法可以放在这里。就是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道教认为,当一个灾难降临之后,不一定就是一定是坏事,当一个大喜事降临之后,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往往好事之后就跟着来的,可能是不好的。而你觉得很不好的事情,可能跟着来到后面,反而是一种福气,一种福报,一种好事。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客观的看问题,要学会思考。
道教特别强调要学会思考,不思考的话,也就容易被人蒙蔽。也就是说你要去学习一门新的知识,你要假设这个知识可能不完美,不完善,你抱着这个态度去看你就可以独立思考。但是很多宗教呢,印度传过来的佛教也好,或者其他的教也好,进去之后就叫你不要思考,你说现在的末法时代的净土法门,他要求你一直念阿弥陀佛,从早到晚的这样,尽可能多的念,有的人就规定自己要念10万遍,有的人更贪心,他规定自己要念一百万遍,这样的结果呢,就是你没有机会去思考,因为整天你的时间都用来念这个佛号。你就没有时间去学习和思考,就会缺乏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我就听说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居士告诉我:他的母亲整天念弥陀佛,最后老年痴呆,他到外面以后,回家的路都不能知道了,找不到了,为什么呢?他大脑一片空白,就只有阿弥陀佛这几个字。西藏密宗也有这个现象,也是教你念多少多少遍的佛号,这样你就没有机会思考。那么什么叫智慧呐?智慧就是说,你面对一个具体的难题,具体的问题,你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这就叫智慧,而且可能解决的方法不止一种。就像我们要到北京旅行,我们有多种解决方案,比如:我们可以用绿色环保自行车,慢慢的旅游;我们也可以自驾游,开上汽车,慢慢的旅游;我们也可以做火车,现在是动车、高铁;也可以坐飞机,我们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生活就变得很有趣味,很有思考的余地,这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智慧。如果你最后练成一个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你说你很有智慧,拿什么来证明你很有智慧呢?所以说我们大家学习任何的经典,要学以致用,这样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