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云师道人 太乙道教同学社
然后五祖看了神秀的也看了六祖的答案,就决定要收下惠能作为他的接班人。这时候就有一个很好玩的故事:五祖年龄已经比较大了嘛,手上有一个拐杖,一天他来到这个惠能的厨房,就用这个拐杖在地上敲了三下,手背在背后走了。惠能一看就猜到了五祖这是什么意思,然后他就在晚上,三更时候到了五祖住的那个房间里面去了,一推门,门是开着的呀,然后五祖把门关上,用袈裟把那个窗子遮挡一下,不要让外面的人看到了,因为过去的窗子是用纸贴上去的,不够严密。然后五祖就给他讲《金刚经》,讲怎么修行,怎么怎么做,惠能听了之后就大彻大悟,开悟了。这个故事蛮好玩的,其实它就是孙悟空向菩提祖师学道并得道的故事。
我们对比一下:在《西游记》里,孙悟空到了那个地方拜师之后,菩提老祖开始没有教他任何的知识,让他干什么呢?扫地、养花、修树、打柴、挑水。这个和惠能在厨房做杂活儿一样的,孙悟空就是惠能。再看后面,那个洞叫作三星洞,在这个三星洞里一晃就是七年,为什么说是呆了七年呢?因为菩提老祖问他:“你来了多久了?”孙悟空回答:“我也不知道多久了,反正天天打柴烧火,在后山有很多桃树,我就吃了七次。”祖师就说:“这是烂桃山,你吃七次想是有七年了。”而惠能在那个后面做杂活八个月,所以说孙悟空就是惠能,其实就是把惠能的故事直接拿过来,稍稍作了改动。所以说为什么我们学道的人要重新学习《西游记》,因为《西游记》是最好的修道的书。
然后我们看祖师菩提老祖怎么教悟空的?怎么传授的?首先,菩提老祖就跟他说:“我们道家的方法有360种旁门,如果比喻一棵大树的话,那树干旁边还有很多分支,有360个分支,你想学哪一种?”孙悟空也是外行,他怎么知道呢。他只能说:“师父想教什么徒弟就学什么。”但是这个师父也很奇怪,他非得跟他讲一下,先跟他讲一个“术”子门,术门之道怎么回事呀?它就像现在很多东北那些所谓的出马仙,在那里进入状态,他可以说很多很多事情,给你说一些吉凶方面的事情。孙悟空问:“这个可以长生吗?”祖师说:“不能。”孙悟空说:“不学不学。”然后菩提老祖又教他一个“留”子门,留子门是什么意思呀?留子门就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诸子百家,孙悟空问:“可以长生吗?”祖师说:“不能。”孙悟空说:“不学。”祖师又教说教一个“静”字门,就是安静的静,静子门怎么回事呐?就是休粮辟谷,清静,参禅打坐,戒律森严。相当于现在的一种辟谷术,很流行的辟谷,就是不吃东西。孙悟空说:“可以长生吗?”祖师说:“不能。”孙悟空说:“既然不能长生,那不学不学。”
然后祖师又说了很多方法给他,孙悟空什么都不管,就问祖师能不能长生,只要祖师说不能长生,悟空就不学不学。菩提祖师便很生气,当然是假装的,不是真正的生气。就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便走上前去用那个戒尺对着孙悟空的头打了三下,背着手走了。刚才五祖对惠能,是用拐杖敲了三下。
这里有个小变化:《西游记》中,须菩提老祖是在孙悟空头上打了三下,看看,一个是敲地,一个是敲头,但实际上在修行里是一回事,为什么呢?在古代的时候,称我们修行的这个心啊为心地,和现在的说法不太一样。现在也有一种说法说一个人善良叫作“心地善良”,心地,大地的地,所以说敲地就是敲的心地。敲头,我们现在就知道头是管思维的,也是在代表的心,头也是心呀,思维呀,精神状态。所以说敲头和敲地是影射的,都是敲的心,我们的心啊。你看孙悟空他就懂了,偷偷跑到菩提老祖睡觉的地方,推开门开始学习。
同样的,六祖惠能也是,明白了,这三下子敲的是心地,就是你的心,看能不能领悟师父的目的是要传你法,是告诉你的时间和地点。敲三下:晚上三更,背上手:从后门进去,就这么简单。然后在《六祖坛经》里,是直接传他《金刚经》,其实哪有这么简单呀,秘密,这就是大秘密啊,秘密全在《西游记》。你想想,如果五祖只传一个《金刚经》,哪会搞得这么神秘。你到网上去搜索一下《金刚经》,解《金刚经》的人太多了,什么大居士啊,什么人都在解。你想想,五祖要传一个接班人,把衣钵都传给他,怎么会这么简单呢?所以说里面有其它的很多秘密,这就是我们修道的最大的秘密,叫作“不立文字”,没有文字的。就像修道的那个内丹,最高级的内丹修炼法,上古一万年前一步一步传下来的,从来没有文字。你看到的文字相当于是个广告,很多人看到了什么金丹大道,什么某某人写的,有清修的、有先练上丹田的、有些先练下丹田的,你看到这些都是广告,仅仅相当于告诉你有这么一回事,有这么个东西,但是具体怎么修,你看不到,不可能让你看到,如果每个人都看到的话,那就太简单了。所以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我以后会讲佛教的经典,因为你学道、学修真一脉,你要把这个佛教所有的经典都当成你入门的一个书籍,为什么呢?因为你去看看这个世界,大众化的新闻是不是遍地都是、随处可见,而你很少能看到那些科学发明。就像那个苹果手机他里面有些重要的软件,你什么地方都看不到,要解密,你不解密的话就看不到,你拿到也没用,用不上,这就是越高级的东西越少见。
如果你觉得“能见到的经典这么多,是最高级的”,那就说明你还不明白,其实这个叫做常识,就是一个普通的道理,一个常识而已。你要去思考,越是大家都有的、越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轻轻松松拿到的东西,那就是小学生的级别。其实越是高级的东西就越不容易拿到,所以说讲的是“心诚则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