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工·写作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骑自行车上班,必经一个摆渡口。摆渡工是一对中年夫妻,不管春夏秋冬,他们都在那儿,摆渡口有一个草棚,草棚就是他们的家。但见他们摇船并不十分卖力,而是不紧不慢的样子。
有人心急,对他们说,你不可以摇得快点吗?
摆渡工问,你是农村人吗?
那人说,是啊,我是农村人。
摆渡工说,你看见过牛耕地吗?
那人说,看过啊,牛在前拉着,耕牛人在后面赶着。
摆渡工说,这个你都知道啊。
那人说,这个小孩都知道啊。
摆渡工哈哈一笑说,我摆渡摇不快,这个小孩也知道啊!
这时,船上有人对那人说,做摆渡工很累的,他不是就摆我们几个人,他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摆渡,如果张三要他摇得快,李四要他摇得快,即使是一头牛也要被累垮的呀。
说来说去,摆渡工就好像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比赛,只有你有恒久的力量,摇船不过渡用力,减少疲惫感,这样才能保持较好的精力,长年累月摆渡不受影响。
我们写作者就应该有摆渡工这样平静的心态,对待写作与对待摆渡一样,不要心太急,不要太疯狂。而总有一些人心血来潮似的写作,这是不可取的。
写作也是持久战,应当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要想长久的写作,应当培养热爱的心,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大概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感悟,我才能够四十年这样兴致勃勃地一步步地坚持写作过来的吧。
由蛙声想到的
面对不同意见时,他想到了蛙
想到如何先声夺人,那绿油油的水波
像一具刑具
他不需要再听下去
如果有火……
读虹影的诗《由蛙声继续的辩论》,我又想起了一个关于蛙声的小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念佛的老太,正坐在小屋子里念佛,本来她念的好好的,可屋子外面一只青蛙叫了,接着很多的青蛙叫了,蛙声四起,这让老太很心烦,她念佛分心了,念佛不下去了,于是她推开窗户对青蛙说,你们不要叫了,我在念佛呢?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青蛙不叫了,老太又坐下来念佛,可她还是念不下去,这回她的脑海里一直在想,青蛙为何不叫了呢?不行,还是让它们叫吧。于是,她又推开窗户,对着青蛙大声说:你们叫吧。
结果,青蛙叫了。
老太念佛也念得下去了。
这真是“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在人世间,你我都是匆匆过客,青蛙也是一样的啊。老太在念阿弥陀佛,或许青蛙在叫,它们也在念阿弥陀佛呢,或者它们是在想讨上帝的欢心,所以应该彼此接纳和包容。
这便是慈悲。
佛说,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还有,心安即是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