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蘑菇

作者: 丘墨豸 | 来源:发表于2021-12-15 07:03 被阅读0次

文/丘豸

我的老家地处长白山南段的哈达岭余脉,地理自然环境是山多地少。按当地县志记载,大致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分布。山多树木就多,有辽北最大的人工林林场,除了木材蓄积量大,各种山珍野果也不少。

夏秋时节,是生长蘑菇的旺盛季节,林下的各种蘑菇,品种繁多,松树伞、粘团子、大腿蘑、花脸蘑、小灰蘑等。

松树伞,自然是生长在黑松林下,颜色暗红略呈粉紫色,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蘑菇。我小的时候,正是这种蘑菇旺盛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人工栽种的黑松树龄不大,两米多高,枝叶繁茂,林下杂草密集,正适合蘑菇衍生。

粘团子也生长在黑松林里,这种蘑菇表皮粘性大,不知什么原因,容易遭虫,人们不太喜欢采集,往往看到了,也会视而不见。

花脸蘑颜色灰粉透白,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的感觉,但是数量不多,见到了绝对放不过。

大腿蘑生长在柞树林中,因为蘑菇茎粗壮得名。

柞树林下,榛柴丛里,还有一种特别受人喜欢的蘑菇,就是著名的榛蘑了。

此外,还有一些稀少品种,叫地青蘑,就是后来人们人工栽培的平菇。天然生长的比较少,一般长在杨树墩子上,如果见到了,就好像中了彩票一样。

扫帚蘑,并不算少,但采集的人不多。当年我偶尔采了一点,回到家里还是被丢掉了,不曾吃过。

看看这个蘑菇,长相与众不同,有点蘑菇中美人仙子的感觉。它有一个挺吓人的名字,叫dengtui蘑。初次听了,是不是会觉得这种蘑菇必然是奇毒无比,吃完就会蹬腿死翘翘了。所以我从来不曾采过,不过看到不少人都在采,还说挺好吃,没见谁蹬腿死翘翘。

后来有人纠正说,蹬腿蘑的蹬腿不是蹬腿,而是灯腿,意思是说这种蘑菇的茎挺直细长,像落地式台灯的灯杆。既然是这样,不如叫灯杆蘑多好,搞出个蹬腿来,怎能不让人怀疑呢!

另外一种就是生长在落叶松林中的小灰蘑了。我曾经在《夏秋时节采伞伞》一文中写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近些年,可能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或许是气候原因,蘑菇没有以前多了,采蘑菇的人也少了。那种满山遍野采蘑菇的情景只能在记忆里存在了。

吃蘑菇,不太适合蘸酱了,需要好的烹调方法。其实蘑菇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做成素炒蘑菇、香煎蘑菇、炸蘑菇、椒盐蘑菇、蘑菇炒肉丝、蘑菇汤、蘑菇烩青菜、红烧蘑菇、蘑菇酱,涮火锅、煲汤也可以放蘑菇,还可以用蘑菇做馅包饺子。

但是在我的记忆里,主要就是著名的小鸡炖蘑菇了,这是老家东北的特色菜,被罩上了东北地方色彩。

在那个从小鸡屁股抠钱的年代,平时老百姓吃蘑菇的时候不多,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小鸡可以吃。

现在人生活好了,来顿小鸡炖蘑菇不是难事,想吃就吃呗!可我小时候,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到,要不然那个年代里,小朋友们都期盼过年呢?

相关文章

  • 老家的蘑菇

    文/丘豸 我的老家地处长白山南段的哈达岭余脉,地理自然环境是山多地少。按当地县志记载,大致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分布。...

  • 蘑菇识别

    蘑菇的季节已经快结束了,今年正好有时间就回老家了几天,特意去山上采蘑菇。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蘑菇。 这种蘑菇一般...

  • 采蘑菇

    今年雨水大,老家那边树林有不少蘑菇,回老家过中秋的时候随便去了一趟。 今天采蘑菇的人还真不少,路上就遇到好几波,大...

  • 蘑菇有毒,但我还是爱吃

    前几天,老家同学来上海玩,给我带来了一袋干蘑菇,让我不禁想起了很多与蘑菇相关的往事。 小时候,我生活在老家农村,那...

  • 山中寻宝

    回老家,正赶上母亲从山上拾野蘑菇回来,而且收获颇丰。 野蘑菇特有的清香,勾起了我上山拾蘑菇的欲望,和妹妹一拍即合。...

  • 七月是山里的山珍

    我的老家在高海拔地区。在四川盆地的边缘。每年七月份是蘑菇高产的季节。 山里总会有很多好吃的蘑菇,各种各样的蘑菇,数...

  • 斧子的江湖:穿着蓑衣斗笠拾菌子

    乡下老家,都把蘑菇叫菌子。 下雨天,特别是连续下了几天雨,野外就有很多蘑菇。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小孩子穿着大人的蓑衣...

  • 3.29  星期日  阴

    昨天妈从老家过来了,带来了去山上采的蘑菇,家里自己种的椿芽,还有靓豆腐,红薯、香芋。 今天中午蘑菇做了汤太鲜美了!...

  • 暑假那些事(6):采蘑菇

    今天,我们回老家。路上遇到了一片柳树林,只见一朵朵蘑菇在树桩上长着。 大家都知道,蘑菇有的有毒有的无毒,那么怎么辨...

  • 想念小葱蘸酱

    妹妹又去采蘑菇了,今年雨水丰沛,山里蘑菇多。 而我受疫情影响已经两年没回家,有时候我羡慕妹妹可以在老家,可能到了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家的蘑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uy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