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连载小说
[青春]报童的成长(3)

[青春]报童的成长(3)

作者: 步予 | 来源:发表于2017-11-30 23:42 被阅读12次

 [青春]报童的成长(2)

3.逃惘

图/网络   文/跋荒客

       习以为常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沉重唤醒,一直以来成长只是我所曲解的家里家外的反复逃避。家外的世界不外乎到校路上的嬉戏傻闹、在校座位上的听课做题、离校路上的嘈杂拥挤;家里等待我的是不变的四维环绕———厨房的碰撞、画作的叹息、鼠标的暴走和爹娘的争吵。我看电视从来都是静音,懒得去触怒倔犟的画家大人的脆弱的神经,所以梦想就更加静默。在压迫的现实和沉沦的梦想面前,十岁的我开始了漫长的演戏,毕竟演自己不费力,假装上课、假装生活、假装幸福就一切正常。当然成绩也直线下降,但我不在乎,反正小升初又不刷人;老师也不在乎,反正全校前三还是她的学生。我妈却病急乱投医,迷信地给我报了语数外三个辅导班,耗了我周末的四分之三。无论是爱还是功利,她都以被动的一厢情愿向更被动的我强势表达。以为照搬他人的教育方式就能复制他人的成功?她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有过的梦想,也不担忧她孩子的迷茫,她却无时无刻不焦虑着她孩子的分数,一步一脚印,硬生生地把不成熟的孩子推向更不成熟的社会。

        她接下来的行动更让我惊讶,教师节送钱,中秋节送月饼,六一还要去孝敬老师的孩子,她的爱不仅不放手还不住手。妈妈的的确确为我付出了太多,但我最想要的是什么?她的抚摸、她的怀抱、最原始的安抚,算奢侈吗?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难道不是妈妈在哪,家就在哪。妈妈本身就是生命原始的馈赠。

        在五年级快结束的时候,父亲选择了离开,他画的画一幅也没卖出去,股市上几乎也陪得一干二净。他走之前说过他绝不会做任何人的累赘,就算是病毒也要自绝于社会,不感染一粒尘埃。邓奶奶叫住刚放学的我,告诉我爸爸提着一小包行李走了,她给了我两百块让我赶紧打车去火车站。一到火车站我就看到正在排队过安检的爸爸,我竭尽全力地喊着:“爸爸,回来!”可他无动于衷,直到我跑到他面前跪着抓住他,他才注意到我。他俯下身来,紧紧地抱着我,他该有很多话要说,但欲言又止,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要下雨了,快回家吧,爸爸过一阵子就回来。”

        望着爸爸渐行渐远的背影,曾经没日没夜祈祷他离开的我潸然泪下,那一刻我才明白,不管他落下了怎样的昨天,我都会用今天的原谅换取明天的等候。没别的原因,只因为他是我爸爸。

        爸爸再也没有回来,他说的雨也没有下,从那天起我的心一直笼罩着阴霾。储物室里与爸爸有关的东西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剩下无处依附的杂物。透过妈妈的双眼我看到了并行着的绝望与希望。不愿打扰她的我准备去找邓奶奶,可就在我转身的瞬间妈妈扑到我身上,紧抱着我呻吟:“妈妈不会离开你的,你放心,妈妈永远不会离开你。”

        流言总比真相跑得远飞得快。不到两天,整个小巷炸翻了。妈妈和我成了各种目光的聚焦点,有同情的、猜忌的、鄙夷的,当然最多的还是幸灾乐祸。他们的目光点燃了我的怒火,彻底地激怒了我的叛逆。只要有谁敢瞪我一眼,我保证会在他家门口小便,让他家的油水源源不断。要是有谁盯着我或我妈不放,那就别怪我朝他家扔死老鼠。终于没人敢搭理我啦,我惊喜地获得了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在喧嚣嘈杂的小巷我只和我想要的人来往。省去了许多无意义的固定动作。

        望着一夜苍老的妈妈,我不得不一夜长大。我知道我能给她的安慰就是分数,我的分数在母亲的眼里几乎是唯一的未来。没有犹豫,不再伤感,我拿出了姜成给我设计的“计划表”,把残梦撕碎再烧成灰烬,头也不回地跳进了题海,深憋一口气只为做题、做题,还是做题。分数是有一些提高,但我已经变了,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了,找谁倾诉?姜成?关系已疏远了,还算同伴吗?妈妈?我还能再刺激她吗?

        闲暇的我只剩迷迷糊糊地瞎晃了,幸好还有一位随时都可以接纳我的好心人。邓奶奶依旧守在石凳上,我近乎飞奔到她跟前坐下,像一个病人急切地等待着医生望闻问切。邓奶奶用一个故事解开了我的心结——你知道鸟儿是怎样飞过大海的吗?它只带一支小树枝,飞翔的时候含在嘴里,累了、饿了便站在树枝上休息、捕食。生活,有时候够活就行了。是啊,轻装好前行,我又何必顾虑太多,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姜成,我主动跟他打招呼,他也默契地向我眨眼。真正的好友是即使关系回不到过去,仍然能一起前行的人。

        在看似悠闲的时光里,我整天忙碌着,忙着上学,忙着放学,忙着赶作业也忙着补课,但从未忙着成长。庸碌地混完了小学,没学到什么,也没学丢什么。这些都不重要了,唯一重要的是凭借还不错的成绩被分到了还不错的中学,这才是令大人们满意的,老师得到了奖励,才会把我的档案写得漂亮,母亲得到了安慰,才会将愁眉化为笑颜。在90天没作业捆绑的暑假里,我也能玩得更好。仔细想想,这样的忙碌难道不值得吗?百利而无一害,我不还是我吗?

        假期刚开始的几天,我和姜成泡在他的小窝里,没日没夜、不知疲惫地打游戏,只觉得生活赛神仙。可不到半个月我俩就腻透了,难道是读书外的生活都我们适应不了吗?这时,妈妈们送上了及时雨,为我们报了夏令营去北京玩,但这场及时雨竟然真的只有一滴——我们在北京整整挤了七天的景点。没想到从北京挤完景点回来还要挤假期培训班,提前学习初一的语数外。为什么要这样做,妈妈不知道,我更不知道,只是别人都这样做,做的人多了,就有了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有了这些规则,一切都变得简单了,简单也变得难以理解。

        假期培训班在离开学还剩一周时终于完了。在初一报名前一天,我和姜成去了玩具城,从开门玩到关门,以为能用一种较为愉快的方式告别童年再重新起航。夜深临别,姜成居然满含心酸地感叹:“过了今天,小学就真正完了,但明天除了中学还有什么?”我不得不认同,我们处在尴尬的年龄,想做的事要么就过了最佳年龄,要么就还没到达,除了读书没有选项,甚至要读的书也由不得自己。我唯一选择过的是梦想,已被现实打成了幻灭。

        第二天一到学校就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怎么会被分到最差的一个班呢?我不仅小考成绩不错这六年来最差的成绩也是中上水平。后来我才知道,老师在小学最后一次家长会上强调“我最看重的是家长们对我的评价”,我妈妈应该忘了向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然而戏剧总在阴差阳错中逆转,平心而论,我获得的是梦幻的三年。之所以敢这样说是因为我渡过的时光终于有这一段得到了自己的认可。

       “起点”是这些年来被用的最烂的词汇之一,就连我们放牛班也不放过它。班主任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同学们,初中又是你们的一个起点,是你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起点,它将决定你们以后是上职高、普通高中还是重点高中,所以无论你们小学成绩好坏,从现在开始努力,好好地利用这个新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走向成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奔向成功的终点”。

        在举行开学典礼之前,和我分到一个班的难兄难弟姜成跟我打赌说:“你信不信,等会儿每一个上台的只要张嘴的都会提到‘起点’。”

       “这还用猜吗?”我很平静地回了他。

        在听完无数个“起点”之后,开学典礼终于剧终了。可一进教室班主任就让我们静坐,他看了看钟说:“还有两个小时放学,我的要求是你们除了方便外不能动,每个人只能方便一次,只要有人动一次就集体加坐五分钟。我这是在练你们的定力和集体意识。”趁班主任方便时,有个同学突然跑到讲台上,熟练迅速地打开电视调节目调静音。在那位同学的帮助下,我们看了一部叫《放牛班的春天》的片子 ,在它的支撑下我们这个放牛班得以全神贯注地静坐着,快到结尾了,我们都被打动了,有的同学已满含热泪,只有那位班主任发现后愤怒地关掉电视,对我们叫嚣着:“谁放的?谁放的?你们不说下午接着坐。”直到放学铃响起也没人理他,他笑着说:“好,真有集体意识,那下午接着坐,就从2点10分坐到5点20就行了,下课。”

        回到家里,妈妈又开始强调了,“孩子,这是一个新起点,而且我打听了你们的老师配的很好,差的只是大多数学生,所以你一定不要被他们影响,一开始就认真地学,好吗?”我记得我只是点点头,把这些干涩的“起点”和着无味的米饭咽下肚。帮妈妈收拾好碗筷后我又不自觉地到了邓奶奶家。好在邓奶奶还没午休,我坐到她身旁发问了:“邓奶奶,为什么每次开学都会有那么多的‘起点’?我们真的需要吗?”

        邓奶奶还是那样慈祥地对我说:“在我看来,每个人只有一个起点,那就是你与母体分离的那一刻,相应的终点也只有一个,过程就是你这一辈子。人们之所以热衷于寻找各种‘起点’是因为他们忘记了自己真正的起点。”

        邓奶奶的箴言萦绕耳际伴我甜美入眠,却因此忘了时间,待我冲进教室已迟到了近十分钟。语文老师周老师正在板书,我一声习惯性的“报告”打断了她,她转过身来,忍着不满,有条不紊地说:“进来吧,以后在我的课堂上迟到的同学悄悄地从后门进来就可以了,不用喊什么‘报告’之类的。”

        我刚拿课本班主任就来了,“周老师,你不忙着讲课,我要让他们先练练静坐,只有心静了,才可能学好,我给你说过的耽搁的课用我的课来还吗?”

        谁知道周老师严肃地回击:“课堂是老师的课堂,更是学生的课堂,上课还是静坐应该由学生们自己决定。”

       “上课!上课!上课!······”全班55位学生一起高喊拍桌,没人敢相信这一幕竟然发生在一个放牛班。被无形的手压了十几年的我第一次体会到平等与自由,就在那一刻我完全地融入了我们的放牛班。正式的第一课是周老师带来的《山的那边》 ,山的那边是山,还是山······但坚持下去一定会有一片海洋,那就是我们的春天。

        我们的那位班主任在一个星期后辞职了,有人说他不满学校老是扔了太多差生给他,有人说他为了兑现年轻时的承诺支教去了,而我更相信他不满的是评优标准。作为代理班长的我曾听他在办公室和他同事讲“优秀教师肯定轮不到我的,我班的升学率肯定比不过那些优生扎堆的班,谁真有本事的就只跟我比前五名,真正的优秀教师应该带出量少质优佼佼者,而不是产出流水线上合格品。老师应该做孵化器,绝不是流水线。我敢说前五名以后对社会的贡献肯定远大于后50名的总和。”于是他炒掉了领导,丢弃了我们,他到底是勇士还是懦夫?

       “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抛弃我们了,比我爸妈都狠。”当我靠在走廊尽头独自发呆时,第一天上课开电视的同学靠在了我的身边,他叫刘沧宇。他是我们班的典型代表,父母靠打零工为生,单亲家庭,就算不是问题少年,也没少惹事吧,没想到他竟如此脆弱。

        我该怎样回答他呢?但他应该只是想倾诉而不是要答复吧。我还是搭在他肩膀上说了一句“那就证明给他看,他错了。”

        身为代班长的我在那天下午走到了讲台上向全班同学说:“我们的班主任今天上午辞职的,本来他应该给我们上完今天下午这两节课再走的,但他好像迫不及待了。但这不重要了,班级是我们的班级,不是班主任的班级。下周学校就会安排新的英语老师,指定新的班主任,所以他的出走对我们来讲不是什么损失,反而是一种激励,激励着我们自强不息。我深信只要我们不抛弃自己,任何人都抛弃不了我们,这两节课我们好好自习吧。”

        我讲完了,有掌声有嘘声。正要下台时,我看见周老师站在门口,用惊喜的眼光看着我,向我招手。我忐忑地跑了过去,她微笑着说:“我过来看看,就怕你们班会乱,没想到啊,这么让人意想不到。”

       “周老师,那从下周开始,是不是你来担任班主任呢?”我也有些迫不及待了。

       “不,我年龄也大了,跟你们代沟太大,下周会来一位年轻的英语老师,她会和你们更有共同语言,再说了连前任都耗不起,我身体不好怎么招架得住你们啊!”

       “哦。可比起外语,明显母语的共同语言更多呀!”

       “哈哈,谢谢你的认同了。既然今天下午两节课都没人上,那我就给你们放部电影吧。”

        当她拿出影片时就有些男女在叫了。“日本的还是意大利的。”“饭老师的经典集吗?”“滚吧你们,那些片子都是周老师的。”“谁来陪爷边看边学啊?”······

        影片开始播放了,周老师桌子一拍,“安静,看过的,不想看的,可以去玩,不要影响他人。”

       话音一落,刘沧宇、吴伟一群十几个人立刻提着小麻将吵吵闹闹地出去了,在过道上围了个圈六人血战,剩余的买马,每人手里一杆烟,好不壮观。还有七八个女生组队去其他班看帅哥去了。

       “《放牛班的春天》 ,我们上次没看完的。”我的同桌第一次欣喜地向我转过身来。

       “嗯,我也好希望从头到尾完整地看一遍,特别是有声的。”

        我俩对视一笑,又都有点不好意思地把头转了过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睡觉、翻杂志、玩扑克、甚至直接偷跑。当放学铃响时,大家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逃离了教室。只有周老师、我的同桌陈君琦和我坚持到了最后,待我们一起离开教室的时候周老师突然对我们说:“好了,谢谢你们的坚持。”

        陈君琦低声细语地说到:“周老师,我们也感谢你,这部影片很适合师生一起观看,很感谢您的陪伴。”

       “嗯,今天我算认识你们了,这个班有希望了,我比较欣慰,”周老师笑了笑,“我送你们回家吧。”

       “谢谢老师,不过我骑自行车。”

       “我也骑自行车。”陈君琦略显尴尬地对周老师说。

       “好吧,你们路上要注意安全啊,我先走了。”

       “拜拜。”我和陈君琦整齐划一地挥着手。

        周老师走后,我们一起边走边聊。

       “君琦,你不是每天都坐公交吗?干嘛逼自己说是骑车的啊?”

       “谁允许你叫我君琦的啊?我不过就是不好意思嘛,你明知故问。”

       “好吧,我错了。不过我是真的很喜欢《放牛班的春天》 。”

       “我当然知道你喜欢,看你刚才那痴呆样。”

       “是吗?那你到底是在看电影还是在看我呢?”

       “你烦不烦,谁看得上你啊,只是活动脖子的时候不小心瞟到而已,而已。”

       “好吧,我又错了。不过我真心羡慕莫翰奇,被遗弃的钻石太多了,但不是每一颗都能被拾回,被雕琢,被好好地雕琢。那小子是幸运儿中的幸运儿。”

       “一点没错,我觉得周老师的本意是想把这部片子放给那绝情的班主任看的。”

       “你太聪明了,我怎么没想到呢?”

       “哼,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走吧,我陪你去取自行车。”

       “好啊,我送你回家吧。”

       “你什么脑子啊!刚才周老师用汽车送我我都没答应,你的自行车可能吗?你哪来的自信啊?”

       “是吗?反正我是相信奇迹的人。我一直认为只有你相信奇迹,奇迹才会相信你。”

       “哇······ ”姜成抽着烟在停车场等我,“你小子最牛,这么快就泡到妞了。”

       “放文明点,现在不是石器时代了!”我怒喊完了就冲他眨眼睛求饶。

       “好啊,可我在这等你的烟钱你们可得给我认了。”

       “凭什么呀,抽烟是要开除学籍的,我们不告发你就算够意思了。”君琦一脸严肃地跟他辩驳。

       “走了吧,地上这么多烟头,万一被政教处逮到就完了。”我真的有些焦虑了。

       “好吧,你们,你们赢了。”

        我和姜成推着车子陪君琦往车站走着。为了打破沉闷的气氛,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说了那句全天下最土的台词,“今天天气真好啊。”

        姜成坏笑着说:“当然啦,秋天到了嘛”,清了清嗓,“收获的季节。”

       “我今天就有收获,巨大的收获,观看了一部好片,收获了一位好友,结识了一位好老师,你难道没一点儿收获吗?”君琦犀利地回击了姜成。

       “有啊,这一周我有很大的收获,被分到最烂的班让我学会了承受。在和我们班的一些同学打交道后,那些所谓的不良少年,当然包括我自己,就是成绩差了点,生活习惯和你们不一样,喜欢捡样装酷而已,但我们活真实,所以我们还没来得急给自己戴上面具就被社会强行贴上了标签。我收获了一个真正的自己,即便我有能力也不会撕下标签,因为这不是我的耻辱。”不知不觉我们就到车站了,姜成迟疑了一下接着说:“我会带着标签去证明的。”

        君琦竖起大拇指,向姜成有力地点着头,最后把目光落在我身上,盯了我至少七八秒,直到公交到站,这是第一次别人盯着我的时候我没有想打人的冲动,只有想挨打的懵懂。

        君琦走后,我和姜成依如往日悠闲地骑着车。姜成还是忍不住,跟我发话了,“那女的不错,很适合你。”

       “什么嘛,只有一点点感觉,就一点儿,今天才有的。”

       “你放心,哥不会搅和的,哥的妹儿在后头,数量质量都是你几辈子的福分。”

       “姜成,我觉得你刚才说的话太有道理了,你的猛醒都吓到君琦了。”

       “哇!你老的和我爸妈一样,其实我不是猛醒,只是以前一直在装醉。我觉得你到是真成熟了不少,不追梦了,改追妹了,这就对了,为兄的祝贺你。”

       “你什么意思?”

       “我没别的意思,追女人本来就要正确的多,你可以没有梦但你必须有女的。这样吧,你就不给我赔烟了,把那钱拿来买玫瑰。我告诉你一句把妹经典吧——女人天生浪漫,即便长个猪样。只要她芳心一动,你就是世上最帅的人。”

       “我该怎么向她表白?”

       “我家有本把妹72招魔术,在她面前变出朵玫瑰,深情地一跪,再随便背点甜言蜜语,没几个妹子能够抵挡。等会儿先去我家一趟,我给你拿把妹秘籍。”

        我拒绝了,就算直白地失败,我不能用公式去套取爱人的真心。

相关文章

  • [青春]报童的成长(3)

    [青春]报童的成长(2) 3.逃惘 习以为常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沉重唤醒,一直以来成长只是我所曲解的家里家外的...

  • [青春]报童的成长(6)

    [青春]报童的成长(5) 6.记住我——报童徐榄 再次相遇,曾经负责订报的那位阿姨已经升职为区域主管。她一眼...

  • [青春]报童的成长(4)

    [青春]报童的成长(3) 4.循环的礼物 终于焖完了躁动的周末,带着憧憬与忐忑迎来了关键的第二周,我该怎样向...

  • [青春]报童的成长(8)

    [青春]报童的成长(7) 8.茶叶男的诞生 一连几天,我把书和遥控车扔在一旁,全心全意地搭建君琦的衣橱。虽...

  • [青春]报童的成长(10)

    [青春]报童得成长(9) 10.年兽再临 年复一年地过年,过出了什么样的年?领压岁钱的大了一岁,发压岁钱的老...

  • [青春]报童的成长 (1)

    1.溯航 一个衣冠整洁略微歇顶的中年男子扛着一把吉他走在初春的大道。突然,他被某酒吧告示吸引住,来到门口向...

  • [青春]报童的成长(2)

    [青春]报童的成长(1) 2.报童绎不同 我严格按照姜成说的做了,第二天六点不到就起床了,领了报纸按计划和他...

  • [青春]报童的成长(5)

    [青春]报童的成长(4) 5.前路与后程 分别时分,君琦忍住全身的表情、带着招牌式的班干部口吻总结:“今天完得很...

  • [青春]报童的成长(11)

    [青春]报童得成长(10) 11.葬礼与新生 年后,一切又巧妙地回归了往常。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轻装重装...

  • [青春]报童的成长(12)

    11.葬礼与新生 12.落袋 随着最后一杆烟化成灰烬,小伙子从自己得故事中回到了人潮汹涌得地铁站,正起身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春]报童的成长(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zb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