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谈人物林徽因集淡意徽因
被误解的民国女神——林徽因

被误解的民国女神——林徽因

作者: 周爱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16-05-18 10:07 被阅读5443次

          对许多文艺女青年来说,林徽因是一道绕不过的坎,比之张爱玲的孤苦刻薄通透来说,女青年们更愿意向林徽因靠近,家世好、相貌美、留过洋、见过鬼,当然还有那被诗人追求、嫁给世家之子的绕不过的才女风流,对于男人们来说,林徽因是红玫瑰也是白月光,对于文艺女青年来说,尤甚如是,仿佛沾了林徽因的味道,便能如她一般被所有的男人所喜爱,女人所羡妒而折服。

          然后,这些都是我们根据传说,自己投射出来的林徽因,除了满足意淫之外,没有更多的价值,而如此不愿意去更多地了解她,解读她,我更以为是对逝者的一种不知不敬,假如徽因有知,得知今日的各种文艺青年如西子捧心一样,月光下消遣着她的《人间四月天》,呢喃间传颂着她与徐志摩的童话,一肚子燥怨的林徽因想必也会从地底下跳出,为自己鸣不平的,实话说,林徽因,实在是个太有性格的女子,毫无温婉。

          前几日,逛书店,无意中寻了一本新出的《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本来我是个对买书极为悭俭之人,但仍忍不住花得近百元钱,买了回去,好好研读一下林徽因家世生平。对个人生活史的关注才是对其最大的尊重,对个人故事化的解读才是对其最大的理解和懂得。

    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

          林徽因于1904年6月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祖父及父辈都是读过书或者留过洋,所以林徽因在一个极为重视教育以及较为洋派开化的家庭中成长。这也是在许多宣传册中,我们能看到的林徽因的样子,穿着考究的中式女服,而脚下是锃亮的西式皮鞋,好一个中西合璧,亦是当下文艺女青年心中最美的梦————我有着中国女子的传统之美,亦有着西方女子的亮丽洒脱。

          然而,我们如果仅仅看到表面,不加以深入了解的话,美丽的林徽因就如同一幅完美的画,永远悬浮于众人的想象之中。实际上林徽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亦遭遇着人生的种种大不公。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留学日本,好读书,亦是仕途之人,但是其母亲却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旧式小姐,且脾气任性急躁。林徽因的父亲没有办法爱上其母亲,直到结婚8年之后,才生下林徽因,林徽因是家中长孙女,生下后即被祖母视如珠宝抱去亲自抚养,直至林徽因7岁时,由于祖母病故,才重新回到母亲身边,而此时母女二人感情已极为薄淡。而后,林徽因父亲又娶得一房妻子,生下一女四男,林徽因的身份更暧昧莫名。

          这也是为什么成年之后的林徽因,极为跳脱靓丽,忍不住在男子面前灼灼其华。这除了其生于六月的火燥性格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在幼年便需在家中的男性权威面前,承担起她母亲要履行的家族社会责任。

          比如,8,9岁时,林徽因已经能很好地写信给外地的父亲,报一家平安。12岁时,即被父亲所倚重,要其照顾娘和幼小的弟妹,而13岁时,有一日全家人都病倒了,年仅3岁的异母弟弟啼哭到深夜,徽因不忍听其久哭,唯抱其在有月光的廊子下徘徊1个多小时。直至,16岁时,林徽因得以和“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的父亲到欧洲访问,除了徽因本身的天赋和学习能力异于常人之外,更多的是父亲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女主人”协助持家,而徽因此时英语流利,能协助其帷幄。

    少女林徽因

           虽然年纪小小便承担了诸多与自己不相宜的重担,但也正是这些人生际遇,让林徽因可以在那样一个时代,走入国际舞台,见识不一样的世界体味不一样的人生。而更令人欣喜的是,林徽因有和自己的张扬——足以匹配的才华与容貌。

           1920年,随父亲旅居欧洲,1924年,和未婚夫梁思成赴美留学,1928年归国至东北大学任教,及至1930年,在北平居住六年,这些日子,是林徽因最为清爽得意的日子,一方面无衣食之虞,可以尽情地徜徉于学术与知识的海洋,另外张扬的青春与活力,得以在异域大展芳华。而在北平的六年,更是多年之后仍被文化学术圈所津津乐道的美丽的“沙龙女主人”。

           然而,从种种见诸文字的美好回忆而言,我们依然能够抚触到林徽因这个活生生的人。据其子女回忆,在美国读书的日子,林徽因日夜思念故土与家人,夜不能寐,好在有梁思成及一道从中国同去的好友相伴,才得以维系。另在其21岁时,其父中流弹而逝,这对于林徽因来说,亦是不小的打击,但情感脆弱的林徽因依然坚持以优异的成绩从宾大毕业。

          在北平北总布胡同3号居住的六年,是林徽因家庭生活最为美满稳定宽裕的一段日子。一方面梁思成受聘于营造学社任职,家庭经济稳定。另一方面,林、梁二人一起进行的中国古建筑考察工作进展顺利。而生活的顺遂,也让林徽因在这段时间,才思泉涌,创作高产。她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在这个时候与世人见面。子女们忆及这一段,只觉妈妈那时极美极端丽,在和朋友的交往中,谈吐直率、有锋芒、心情焦躁时控制不住自己的坏脾气,但是兄弟姐妹们仍觉得她可亲可爱。

    林徽因与梁思成

         当时在北平,林徽因周围很快聚集了一批中国知识界的文化精英,品茗坐论天下事,热闹非凡。慢慢的,梁家便形成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龙,人称“太太客厅”。冰心后来写了篇酸文《太太的客厅》,影射林徽因。

         文中写到;“我们的太太从门外翩然的进来了,脚尖点地时是那般轻……只是年光已在她眼圈边画上一道淡淡的黑圈,双颊褪红,脸庞不如照片上那么丰满,腰肢也不如十年前‘二九年华’时的那般软款了!”另外在这篇文章中,梁思成贫弱不堪,毫无气势,实在无法与林徽因匹敌。而文章发表后,恰好林徽因由山西调查庙宇回到北平,她带了一坛又陈又香的山西醋,立时叫人送给冰心吃用。

          当然,另有钱钟书的《猫》,也是说和林徽因等比邻而居的日子,有人分析,说钱钟书在他的小说《猫》对“客厅”和“太太”的批评不得不引起注意。钱钟书的聪明与冷峭、表达了其对知识分子在国仇家恨之时沉溺于自己的小情趣毫不留情的讥讽。

          但是聪颖高慧如钱钟书者,如果知道这北平的6年,也不过是这个女人在世间最为惬意与荣光的六年,今后不过走上一条香消玉殒之路的话,可能也就罢了罢了。而冰心的作品比及林徽因、张爱玲、苏青不知失真了多少百分比,但是唯有这篇《太太的客厅》实在是发自肺腑,令人叫绝,所以比起她其它的作品不知要好了多少倍。

           实话说,冰心所描述的林徽因的确非常真实,看着令人心生厌烦。但若是站在林徽因的角度,却又碍着谁了,但是冰心在文中对各个才子的心痛怜惜,深感不值,大鸣其冤,实在令人内心生疑。后来92岁的冰心接受采访时依然辩驳说,这文章并非写林徽因。

    林徽因与女儿

          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一个神秘的论调,每一个人都要在37岁开始反思自己,走向内心,寻找终极所在。我不知道这是否适合于林徽因,但是随着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日军开始全面侵华,林徽因的生活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者在苦难中,这个年近37、天资甚高的女子,才会从一片故土家国的断瓦残垣中,自内心苦苦寻觅自己的彼岸花。

          193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一道,带着一众亲友,向西南后方撤退。逃难的10多年里,和战争擦肩而过、肩负贫薄的生活,坚持学术的追寻,面对病魔的褫夺,此时的林徽因,才是一个落入凡间、有十足烟火气、在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人间命运里苦苦挣扎的女子。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惨痛而浓墨重彩的篇章,极少在官样文章上看及,更不曾在各方文艺青年的锦心绣口中历历相传,这才真是件吊诡之事。

           逃难中,林徽因和梁思成一道首先来到长沙,在这里他们首次经历日本飞机轰炸。当时梁思成还跑到阳台上观看,以为是中国飞机,谁知道炸弹落地爆炸起火,众人才慌忙扶小搀弱,逃向室外,抱着孩子的林徽因被炸弹瞬间震到院子中间,而不远处还滚着两个路人的头颅。

          随着战火的蔓延,林徽因一家一路迁徙,从长沙迁往昆明,在此途中,林徽因身体不支得了肺炎,而当时既无药物又无医生,足足两周之后林徽因才在一位略通中医的女医生的医治下,缓慢退烧。

           其后在昆明一待三年,由于梁思成背脊椎骨关节硬化,根本无法事家,于是林徽因用勉强还能支撑的身体,苦苦维持一家的生计。那个时候,物价不断上涨,林徽因每次买米卖菜,都觉得口袋中的钱更不值钱。

          1940年,林徽因一家又要逃难,此行的目的地是四川李庄,在李庄居住的5年多时间,林徽因在此彻底失去健康。住到李庄的小房子里后,由于舟车劳顿与阴冷的天气,让林徽因已经透支的健康彻底到了一个临界点。她的肺结核复发的极为凶猛,连续几个星期高烧40度,夜间盗汗不止。李庄没有医院、连体检的条件也没有,没有抗生素、没有特效药,带着11岁和8岁的两个孩子,还有年事已高的老母,林徽因只能在病榻上苦苦挣扎。孩子们经常早起的时候,看见她床边挂着许多汗湿的毛巾,一天比一天病得厉害。而梁思成此时,正在重庆请求教育部资助营造学社的经费,根本没有在林徽因身边。

           在熬了好几个月之后,林徽因的烧才慢慢退,但是这次打击太大,其后,林徽因的身体根本没有好转,病情仍不时反复,她只能天天卧床,从卧室的窗户去探看外面的小院。林徽因也在此失掉她那美丽的容貌,从一张焕发美丽的容颜,成了一个憔悴、苍老、不停咳嗽的病人。

    林徽因病中

          而在李庄的日子,并没有消磨林徽因的意志,读书人志气清坚,只要身体稍好一点,就半坐在床上,翻阅各种资料典籍,为她和梁思成一起撰写《中国建筑史》书稿补充、修改、润色。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林徽因得以检查身体,医生悄悄告诉梁思成,徽因命不久矣,至多也不过活得5年。不多久,林徽因一家回到北京,此时林徽因身体已经坏透了,并且于47年,做了肾切除的手术,但是林徽因却在病床上,仍热心地在学术上做许多毫无保留的探讨,为清华建筑系的创建作出大量工作。

         孩子们形容,此时的林徽因过着一种双重的生活,白天,她、见同事、朋友和学生,谈工作,谈建筑、谈理想,以至于别人忘记她是一个病人,可是到了晚上她不停咳嗽、辗转呻吟、一次次吃药、喝水、咳痰、孤身承受病痛的折磨,有着难以诉说的凄苦,而越是这样,她白天就越是兴奋,仿佛要攫取某种精神的补偿。1955年,林徽因病逝北京,年仅51岁。

    晚年林徽因

          这大概就是林徽因真实的生活状况。金岳霖给林徽因做的挽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其实对于这样一个弱女子而言,怎会有如此多的诗意美好,不过是人生苦难的千寻瀑,因着骨子里的莹润流光,努力在苦难中,寻觅自己的四月天罢了。而于这世间的女子而言,真正能懂得其内心的男子或女子又有几个,不过是不明就里之人,借着审美、借着赞叹,饕餮着自己的趣味。

    晚年林徽因

         而我要说的是,徽因最大的失误,是没能嫁得一位英雄,这大概也是其潜意识里悲剧命运的所在。她不过嫁了一个无法与其匹敌的梁思成,除了不停地陪其在生活中辗转流徙之外,未能看得梁思成有丝毫的能力,为林徽因撑出一壁天空。虽然,各种回忆录中,是说,梁思成为了拯救中国的古建筑文化殚精竭虑、凿壁偷光,只是,在那样一个战乱的时刻,人都活不下去了,文化的传承又有何用?梁思成对自己作出如此的选择,也不过是在逃避而已。一个男人在国家最为危难之时、妻儿最为艰苦之时,却还满腹心思花在几张建筑稿上,的确令人生疑。

           然而,哀叹这一切又有何用,如同《红楼梦》所展现的一样,人类所有最美的精神境界,无不是在青春期就已经完型,我们之后穷其一生孜孜追寻的,仍是要回到青春期那个无比洁净瑰丽的梦中去。即使外部世界如何衰颓腐朽,内心仍忍不住要回到最美的韶光与感受中去。林徽因在学术上,并不太大建树,这与家国命运个人际遇有关,但是她的美与追求自成风骨,被后人所仰慕回溯同情同心。

          而对于林徽因,最能展现她细节的就是,46年回到北平之后,林徽因身体已经坏透了,有一日,她和女儿分乘两辆三轮车途径北海,林徽因突然对女儿大喊“梁再冰,回头看”。只见阳光下北海五彩缤纷的“金鳌玉洞桥”和半圆的城墙高低错落,刹那间恍若置身仙境,美丽极了。这大概就是林徽因终其一生,所追寻的永恒诗意人间。

    ——作者弗逸,刚刚来到简书,正在熟悉这里的游戏规则。码字不易,你是点赞呢还是点赞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十里客:林徽因的那些所谓的“风流韵事”全是梁思成续弦林洙时用那种仰慕中带着调笑的口气向媒体说的,真是的林徽因的感情生活我不知道,但我只知道她是宾夕法尼亚建筑学院第一个录取的中国女学生,一个本来如此可敬的女子,却被这个时代抹黑成绿茶婊,真是可叹。
      • 名字里有远方:我最佩服作为一个学者的林徽因,为了文物和古建研究保护,他们奔走半个中国,在抗战的颠沛流离中坚持笔耕不辍,以及为了新中国抱病忘我地工作,这就很吸引人了。同时梁思成也是这样的学者,梁林是典型的学者伉俪,在学术上相互促进,虽然他们的生活和学术上多曲折多苦难,但他们都深爱自己的学术,我认为他们的婚姻是幸福的,林徽因在梁思成被当做“复古主义”批判时,林徽因同情丈夫说“他是是个什么人?他是个学者,你现在要否定他的学术,那他还什什么了呢?” 梁思成也为林徽因的才华而自豪:“都说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而我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字是老婆的好”,他也为林徽因肺病而深深自责。总之,梁林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模范夫妻。
      • 红豆红豆红豆红豆:前后不矛盾吗?解读说成了月下消遣。那这篇文章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承认自己的内心吧。你也绕不过她的。
      • 594e848e617c:才听了一身诗意千寻瀑,故事很感人,所以搜索一下林徽因的故事,我的爱豆
      • 苏子重:请问能够转载到公众号吗
      • 上官云清:写的太深刻啦!受教👍
      • 程子舟:坚持
      • 谭惜之:文学或者说文科类,是可以有无限的空间,观点和态度的,与其在这里喷得振振有词,彰显功高,不如另起一文,把这些蚂蟥全吸引过去,不要在这把一坛净水趟得血染半边天。
        周爱咨询:@香气袭人 好有见的的说
      • 长廊寄V暖倾离:她带病完成了国徽的设计,保护了我国很多建筑物与材料,我个人觉得她还是在学术上很有建树的
      • 豆芽儿ing:在比较中才显得出高低,没有谁烘托了谁,也没有谁耽搁了谁,更没有谁对不起谁,我们都不是她,无法站在她的本心去理解。她当时的心情,我们无从得知。伊人已逝,怀念她的美好,在她身上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则已。
      • 风害羞般的喜欢:一直喜欢她四月天的诗,也很喜欢她,写的很好
      • 唯美一笑:人间四月天
      • 谭惜之:一口气读完,感谢有你,让我知女神,知女人。——林徽因。
      • 真琴:文章很好,加油😊
      • ce6b3f827545:爱读这样的故事
      • 无霞半山亭:既然作者说本文只是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投射。也认为保护一家老小才是英雄,那么作者认为的英雄也许就不适用于林徽因。还有那句文化传承不重要的话,我也实在不能认同,其实他们那个时候,那些文人都是特别真的文人,他们在骨子里对待文化的情怀可能是我们现在不能深刻了解的。但是呢,虽然不认同作者的观点,还是表示尊重。大家可以为了不一样的观点有分歧,但是我还是觉得不要恶语相向为好。
      • 妮可米唯:看过很多写她的文章,这篇观点比较独特
      • f38b04c475f0:斯人早已逝去,在那样多灾多难的年代里,几人又能安得保全衣食无忧。若喜欢林徽因这样的女子,就去看看她对所坚持选择的道路的坚韧吧
      • davidSHEN:其它不说,如果全中国女性都有林的优雅和风采、才华和温婉,至少向着那方向,整个社会不知会如何?
      • 泠子_:红颜命桀
      • 066521835bc4:“只是,在那样一个战乱的时刻,人都活不下去了,文化的传承又有何用”,完全不同意!说对林徽因晚年没有官方正式的书面记录与肯定,更是不同意。中央卫视出过关于林徽因的一部纪录片,你所说的,大多都记录在其中。不能因为自己不知道它的存在,就予以否定。梁思成林徽因更看重的是精神交流,我们都食人间烟火,但请不要拿烟火去限制大义。
        c517a0c8d390:@Kern 评论就要有据点。你这说服力给力。一针见血!其实作者态度可见清晰!我一直觉得对他们这些早期海归学者,评论的时候是否要考虑下功课做足?作者引用了冰心的评论说梁无法匹敌林,这里作者有没有曲解我不能武断!是否是说外在的呢?难道才华真的不能匹敌!要知道梁思和林结婚前梁就出了车祸!林微因是经过成熟考虑的?而且我们看到梁启超的照片起码是端庄吧!梁启超也是当时相当于教育部长一职。是否匹敌不需深究。所以这就是纯属个人……感觉有点像坐在名人肩膀上拍照!她说无需向历史与……负责那可以理解文学以幽默剧形式编剧历史。这不是上纲上线。若你随便妄加评论身边人是什么后果。虽然名人缺点,也要点对!
      • 4e940e67c505:之前确实一直将林辉因看作是一个女人完美一生的真实写照,虽然也清楚没有谁的一生会完美风光,但是不管如何,那种执着的念想和优秀的能力,还是让我对她,如此钦佩
      • 土豆炖排骨_Abigail:不敢苟同。
      • b93c58dc3815:分析很透彻
      • 小五姐:每次看到林徽因 就觉得很美
      • 纪鹏:我最喜欢林徽因了
      • f02ef15c6e26:林的光芒真的把梁的所有的遮掩了,这是梁的荣幸也是梁的悲剧。在我看来,任何人都配不上林。
      • 我就是怀疑:其实林的命算好的,活到文化大革命,一定整死,不被整死,以她的傲骨,也是自杀,这样结束一生,就是传奇。
      • 后巷1996:梁思成为了拯救中国的古建筑文化殚精竭虑、凿壁偷光,只是,在那样一个战乱的时刻,人都活不下去了,文化的传承又有何用?梁思成对自己作出如此的选择,也不过是在逃避而已。一个男人在国家最为危难之时、妻儿最为艰苦之时,却还满腹心思花在几张建筑稿上,的确令人生疑。



        能说出这样的话,证明你对中国的建筑,设计甚至是中国的那段历史你丫的都不造,你凭啥这样说……梁思成啥时候因车祸终身残疾你咋不谢,林徽因为保护中国传统手工艺景泰蓝付出了多少心血……你丫的贬梁思成是为了赞林徽因么,你就不配说他们。林徽因多少good idea都是靠梁思成画出来才能实现的,梁思成又给了林徽因多少帮助……
        愿神保佑你这篇文章不要被任何知道或学习建筑的人看到。。。
        好吧,有点愤青了。淳爷认真就输了……祝好!
        后巷1996: @Root柏轩 哎!这种态度真有问题。。。写文章有自己的思想见解这很好,但是既不写事实说的也不能让人信服,略可悲了!
        周爱咨询:@淳爷 好吧,我错了,这样行了吧。别生气哈
        c517a0c8d390:@淳爷 她这样的评论如同现在的建筑开发商说自己对社会的商业价值而而否定,古建筑文物保护!
      • bba0ca359ef0:对林的态度我也是呵呵了,有点毁三观呀!说点个人观点:首先能嫁给梁这样一个谦谦君子,是林自己的选择也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不论从家世学识性格各方面讲!其次,没有战乱的时候人家过得很幸福很惬意,不幸是因为战乱而已,那个时候能够让一家子人活下来已经是千难万难的事情,都国破家亡了还想着锦衣玉食潇洒风流岂非太过分!第三,就算嫁给个所谓的当世英雄又能怎么样?且不说乱世里所谓英豪也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几人能长久?而且貌似民国里面那些嫁进豪门的女神们大都结局悲惨,而那些聪明一点选择什么小职员普通人的反而个个活到八九十岁颐养天年!(参见晓松奇谈民国女人篇)
        周爱咨询:@花棚 我认为的英雄,不过2点,保护好女人保护好孩子。
      • 静静洒下的阳光:很欣赏林徽因
      • 怕黑怕鬼怕孤单:林徽因,一个特别的女子,徐志摩深深的爱着她,除了梁思成还有一个谁也很爱她,好像是唯她不娶,那个谁我忘了
        后巷1996:@怕黑怕鬼怕孤单 金岳霖
        甜美的枝子:@怕黑怕鬼怕孤单 金岳霖
        MissGeZ:@怕黑怕鬼怕孤单 金岳霖
      • c517a0c8d390:这位作者高见了!我们无非从一些著作上来品读,梁思成与林微因。我也看过他们的传记。在这想说您凭心而论:否定梁思成的建筑方面成就,以及不能与林微因匹敌。首先您是不是专业历史研究学者,以及建筑学的专家?抱歉有点突兀。其次这段近代名人史有认证可考!比如钱钟书那辈人等所以。您的热情关注我们很喜欢。再者梁思成的子女对您的观点如何?或许不屑。曾经其子女就发声否定林微因与徐志摩的感情!梁思成和林微因近代名人史是有人可以佐证的。鞋子合脚的是他们最清楚!钱先生的评论我很喜欢!人家多有发言权,喜欢他的态度。梁启超的的子女都是名校才子这个没有争议所以然……
        甜美的枝子:@Root柏轩 同意,不要随便否定梁!在那个自私、自保不全的年代,梁对的殚精竭虑对中国的古代建筑业的付出可歌可泣。梁撑起的是中国古建筑业的天空,他是有担当的男子!
        周爱咨询:@Root柏轩 本文仅代表个人投射个人观点,我不会为历史及建筑史及近代名人史负责,谢谢。
      • 0a904962b52e:真心不认同人都活不下去了,文化的传承又有何用这个观点,有些信仰,是比人生命更为重要的存在
      • 02871e192f51:一个心怀美丽的四月天
      • 180d329048de:作者颇有才情且熟知林徽因的生平,值得赞赏。我妄图揣测一下作者的用意,大概是想要跳脱出历史上那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风流才女,以一个漫漫红尘之中的弱女子来回顾其一生。但是作者说其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嫁给一个英雄,这让我不敢苟同。作者将林徽因经历的战乱流徙、贫薄生活、病困无医归咎于其丈夫梁思成的不作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之将覅,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人何止千万。作者一开始就将林徽因剥离华丽的外衣,以一个平凡的柔弱女性视角来评述,就不该在此时加之伟大的光环,经受过这段战火的每一个中国女性都和林徽因一样,她们都是值得爱怜的。国家经受战火衣食朝不保夕,医药稀缺难觅,这仅仅是一个伟岸的丈夫就能改变的么?即使梁思成不为拯救中国建筑奔走呼号,他又能改变什么?梁思成所为的是国之大义,也是他和林徽因共同的理想,作者一次批判梁思成不作为未免显得失了大气。
        周爱咨询:@慕晓言希 我本就小气,至少目前是这样,只想找个能保护好一家大小可斡旋生活的男人。谢谢你这么懂我。
      • 紫陌芳尘:感觉梁思成确实不算好丈夫
      • 对伱我谈不上喜欢:有些评论过于刻薄了,从文中涉及张爱玲,苏青文章的真实来说,文中说梁不是英雄和"在那样一个战乱的时刻,人都活不下去了,文化的传承又有何用?"是多么的现实,一个男人如果不能在危难时刻去撑起爱人的天空,男人的责任在哪?他又何尝称英雄?人们总拿宏伟壮阔的爱国,爱文化来标榜自己,却从未脚踏实地的过生活。
      • 9ab0ee7ecd9f:梁思成怎么不算英雄了。。。
      • d652254abef5:真棒👍
      • dfee785a3d3d:作者对林和梁的态度不要太怜悯和苛刻了。读完还是对其两人赞叹不已。
      • 夓蕸罅:忽然对林小姐没了偏见(๑•ั็ω•็ั๑)
      • b9c6c96e44ce:我书读的少,但还是想问一下作者,为什么没有写林徽因与其他人纠缠不清的风流事,只是写了“配不上”她的梁思成?不能因为她附有诗意,就一而再的美化她吧
      • 李等等:有一段看得我想哭。。。后人对她的评价如何如何,她也不过是个女人
      • 八壹四:首先,我对作者于林徽因女士的满怀爱切之心表示尊重,但是,我不能肯定您文章中对于林徽因不得大志的原因是因为没能嫁个“英雄”,而是嫁给了梁思成这样的说法,什么样的人称之为英雄?难道在国家存难之时拯救国家历史文化,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一个存民族大义之人不是英雄?
        其次来说,梁林两夫妻共同从事古建保护工作,为保住故宫被扣上反动派的帽子,并一再经历艰难,你怎知林徽因不喜欢这份事业?她何德何能到何等高度,你才能说梁思成配不上她?
        再说文学界只有张爱玲,冰心等一众杰出女性作家,并用来与林徽因作比较然后说全天下就林徽因独尊,世界上仿佛所有人都亏欠了她吗?一个真正这样好的人需要去通过与他人比较来凸显自己的价值,真相既然存在就不会改变,被验证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不能太急切,企图用歪曲另一个又一个的真相来衬托。个人观点,虚心受教。
        c8c557069e30:毕竟阶级不同,经历不同,林徽因因为自幼家境良好,生活在那时算是相当顺遂,所以注重个人感情,文艺范儿、女神范儿,高贵优雅,文思敏捷家教良好,是男人心中的白月光,大概也是那个时代,众多名媛中最清新拔群的一个。而那个时代我们所熟知的其他女性,成长环境可能就非常之糟糕了,在林徽因的传记中像照顾幼弟可能就是比较严重的事,在张爱玲的传记中遭受欺负责打也不过当做平常,所以张的作品就没有那么多温柔缱绻的美,而是处处有执拗、死亡的凄厉美。当时的环境,即使是张爱玲也算是过得不错了,更多的女人地位低下、朝不保夕、甚至随时就会死去。正是这样的环境,使一些有知识或见识的女性充满了反抗精神,她们下意识的拼尽全力想要去拯救。她们反观林徽因的时候,会油然而生一种“为什么你不去反抗”的恼怒,但是她们也知道林徽因并没有什么过分的作为,慢慢的,这大概会演变成一种嫉妒吧。
        周爱咨询:@八壹四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个人投射,所以行文都是我认为,我之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及审美,大家可商榷亦可另起一文。换言之我只说我想说会说的话,谢谢你。
      • 369403726dae:在那样一个战乱的时刻,人都活不下去了,文化的传承又有何用?
        唯此不认同!
        c517a0c8d390:@西米sen 与我同感这样的发言交流与网上可以专业就不敢评论,为后人留下建筑史的学术资料到受到质疑!
        超级棒棒糖0822:@西米sen 对,我也是这么认为,不过,作者的观点也不无合理性,我还是表示尊重的。
      • 方大鱼:名字美人美心美
      • e126498978e9:人前有多风光,背后就有多少酸楚和痛苦。关于林让人诟病的感情生活,还有学术建树,也都是林权衡利弊下的选择,或者说性格使然。其实,任何时候只要活得随性,不要委屈了自己便好。
      • 23e76d79eb64:非常好的文字,转发
      • 不存在咯:收入专题《闲谈人物》,期待您接下来的文字,希望您多多关注本专题。
        不存在咯: @弗逸 期待哦!
        周爱咨询:谢谢,希望以后可以向你们投稿
      • 笑鹰阿:美丽坚韧,至死方休。
        又或许美丽的女人会被自己的美貌而迷惑,认为应该在爱情中获取生命的意义。殊不知在美丽的外表内存放的是更强大的灵魂,真正的自身价值并没有体现,而最终连美丽的外表也难以维持,悲哀!
      • 96d96cbd1924:关于林徽因,多数人是羡慕围绕在其身边的爱情的那些传言,大家都去用贡献要求一个人,却忘了其实她也只是一个弱女子,感谢作者,感谢你的文字,看的我泪眼婆娑。
        周爱咨询:谢谢,理解与真相万岁
      • Mr唐小贱:就“林徽因”这个名字我就觉得很唯美

      本文标题:被误解的民国女神——林徽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fw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