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813700/2d557f696c31aa50.gif)
孩子不听话,家长就跟着头疼。
--我家孩子总喜欢跟我顶嘴,什么事都跟我对着干
--孩子特别依赖电子产品,一拿起手机就停不下来
--2岁的孩子脾气特别大,稍有不顺心就容易生气
面对这些棘手的情况,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跟孩子讲道理,给他定规则但似乎效果都不明显,那问题是出在哪了呢?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也是自我成长的延续。他是我们人生的镜子,能照出我们的不足,并督促我们不断进步。
语言的力量
一句话可以杀死一个人,一句话也可以救活一个人。语言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重要得多。
容易引发亲子冲突的词:为什么、应该、但是
父母可以尝试更换语言模式。譬如将【为什么】换成【什么】、【应该 】换成【可以】 、【但是 】换成【同时】,你会发现原来语言背后竟然有这么大的力量。不同的语音、语气、语调,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反应。
比如:
--【你为什么不写完作业?】换成【宝贝,你发生了什么?】
--【你应该在九点前完成作业】换成【你可以在九点前完成作业】
--【我孩子学习很好,但是很调皮。】换成【我孩子学习很好,同时很调皮】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13700/36fa8de18c2894ea.gif)
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如果孩子出现了顶嘴、沉迷游戏、撒谎等行为,这就说明他已经有了相当长的过程。
如果这时候,父母直接去干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父母需要做的是去了解孩子过去的行为/心理变化,去探索孩子内心发生了什么。
多和孩子沟通,去问去听占90%,说只占10%。学会问问题,听孩子没有说出来的话。多问『什么』的问题,才能让我们知道事情的真相,你才能了解真实的故事,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送给家人最好的礼物:同理心
所有的叛逆都是因为不被理解。如何如何说才能让孩子有被理解的感觉?
父母需要去了解孩子行为、语言背后的感受、期待和渴望。理解孩子,去看到孩子做到的部分,学会肯定孩子,对孩子的行为良性的标签化。同时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孩子的感受,孩子才能有被理解的感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13700/7704bb3e632468c6.jpg)
看到了才相信,经历了才明白
看到了才相信,经历了才明白,怎么与孩子有效沟通,家长们需要到现实中不断尝试和实践才能真正感受和学会如何创造更有支持力的亲子关系。
知道和做到之间往往需要我们不断练习。比如知道我不能大声吼他,可是气头下,我还是忍不住了。
不要急于改变,慢就是快,快就是慢,改变要从看到孩子开始。不要在生命的尽头,不要等遗憾发生的时候,才懂得找回我们拥有一个孩子时的简单淳朴的初心。
【领爱家庭】最大的初心是希望每一个来到课堂里的人,走出这里的时候,能够拿到属于自己的收获和力量,更好地支持自己和他人。更多育儿干货欢迎关注领爱家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