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教育故事汇”里的“慧”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21:36 被阅读277次

吸引我的是这句话——“擎一束微光,把世界照亮”。

让我心动的是这句话——“故事汇聚你我,教育创生未来”。

吸引加上心动,所以我几乎是没有任何的犹豫便决定——去聆听这样的一场“教育故事汇”,获得报名方式时不忘拉上有着同样爱好的宁。

听,“教育故事汇”里的“慧”

(一)

我们有多盼望聆听这样的演讲呢?

下午2点开讲,我们在上午11点就到达演讲地点——东郊记忆。

花正艳,人正稀。

第一次去东郊记忆,也是我和宁。这是我们的第二次。每次和她在一起,我们便会分享属于我们的“教育故事汇”。虽然只有一位听众,但我们依然分享得十分尽兴。

从我上她车开始,我们的教育故事汇就开始了。接着我们穿行东郊记忆,喝一杯咖啡,去机车餐吧午餐,我们一直处在“慧”的状态。

从她身上,总能让我的迷茫云开雾散。上一秒还在哀叹——我不想教书了。下一秒就被她描绘的那些可爱的娃,以及与家长相处的智慧,和一些活动的设计理念吸引,不用多说,又燃起我对教育的信心。

(二)

听,“教育故事汇”里的“慧”

“当一个好老师,真难!”——这是原成都七中王志坚校长的演讲题目。

“我已经当了46年老师……”他开场这样说。而坐在台下的我,一下就想到了也是做教师的父亲,他们之间,有着某种类似,不禁内心起了波澜。

“当好老师这么难呢?”这是他的第二句话。我知道,他定位的“好”,一定不是局限于把课上好,一定是在能够提供“学生适宜和充分发展”上进行考量的。

看他的演讲关键句——“把讲堂变成学堂”、“跳出课堂‘一亩三分地’”、“从‘小’课堂到‘大’课堂”,我们就知道他是如何实现他的“好”。

并不是老师讲得好,就是好老师,好的老师一定是会让学生学会和会学。为什么同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却不一样,那是因为学生有千差万别,好的老师一定会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当班主任,和学生一起经历成长:运动会、联欢会……再后来,做心理辅导室、研学、生涯教育、家庭教育……给学生提供“适宜和充分的发展”。

他必须是一位“好”老师,而作为好老师的他,还发出这样的感叹:当一个好老师,真难!这个“难”应该是指教育教学业务上的精进永无止境,学生成长的关怀上永无止境,以及教师自身的成长上永无止境。

而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不断往前行进的方向。

(三)

听,“教育故事汇”里的“慧”

“我为什么叫二月校长”——这是曾执掌4所名校的季应朗校长的演讲题目。

她一上台,一开口,我就知道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校长,也是一个会讲故事的校长。

她的开场,解决了我的疑惑——因为都在二月去当校长。在这样一个体制里,我们都知道“二月去当校长”,必定是“受命于学校的危难之际”,而派去的人,一定有“力挽狂澜”的气质。不过,她的理解极具诗意:“二月去当校长”,隐喻着要当一位“春风般的校长”。

她讲了三个故事:“我与教学质量”、“我与老师”、“我与学生”,三个故事包含管理的智慧——请老师喝咖啡,温暖地表达刚性需求;人文的关怀——校园三巡,让老师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而不是“校长一定要冲在最前面”;偶遇促成长——智慧处理学生抽烟事件,在学校制造偶遇学生的现象,其实都是有意而为之。

最后,她说了她对幸福的理解——我在,我被需要;我离开,我被怀念。

我深信她已经做到了她理解的幸福。

我也深信她践行的幸福观传递给了更多的教育人。

(四)

听,“教育故事汇”里的“慧”

“教育中的人格养成”——这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周涛教授演讲的题目。

光看题目和身份,我以为他会罗列1、2、3等所谓的干货出来,结果他没有。我以为他会用一大堆理论来丰富他的演讲,结果他没有。

我承认我被其貌不扬的他深深折服,并带给我深深的思考。

先罗列他干了哪些事?

——从小阅读了大量的武侠小说,曾以为这世界上的书都讲武侠。

——小学时,他教计算机老师成为真正的计算机老师。

——课堂上爱接嘴。

——成都七中第一届科协主席。

——中学时仿制学校饭票挣钱。

——大学入读中科大少年班。

——大学时每天晚上揣10道巨难的题目进行思考,第二天晚上分享题目的解法。

——在国际专业刊物上发表了相当数量且质量也很高的原创学术文章。

这天生一个“奇才”,句句都是大实话——首先做好自己;给孩子空间,让学生有饥渴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他说他的两位导师的观点,也颠覆了我的认知——入门应该看最难的书(孩子是被“容易”宠坏的);从问题出发,自己先做不要去找任何的方法(找到原创方法)。

我不禁思考,教书这么些年来,我一定遇见过类似“周涛”这样的孩子,可是,我让这样的孩子保持“饥渴感”了吗?

(五)

听,“教育故事汇”里的“慧”

“支教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的杜爱虎老师的演讲题目。

我以为他有些资格了,他却如此年轻:2011年清华毕业。

我以为他也就去支教了一两年而已,他却在毕业后去支教了4年半,现今又走在了支教的路上。

对于这样的人,光用“情怀”来说,我觉得明显不够。

他说,他是村里的文书、电工、手机修理工、淘宝代购员。他曾经带领二年级全班9个孩子去研学,成都、北京、青岛……他曾招募和培训了30多名长期支教老师,他说他成功把一名支教的女老师变成了自己的妻子。

台上的他,显得云淡风轻。而我们都知道,这背后的一切该有多么的艰难。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还能遇见一股这样的清流,还是值得庆幸。

他说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他说——用心做一件事,就没有那么多为什么。

曾经的我,和现在的我,都还有一种较为强烈的“支教”情结,这不是第一次这样说了。其实我也说不上到底是为什么,虽然我还没有用心去做这件事。

(六)

傅勇林先生也到场,分享了他的感悟——要做顶天立地的教育。

4位讲者“故事中的人”也来现场,颁发“教育故事汇”讲者证。

整整两个小时的演讲,全程无“尿点”。

而出得门来,东郊记忆正式热闹,游人、唱歌的、拍婚纱照的……我和宁又开始我们的“教育故事汇”。

“我已经找到如何与XX相处的方法啦!”宁很兴奋地对我说。而我也说:“我也找到一条路解决XX的问题了。”

我们互相分享听后感悟,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而且,我们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让你来做一场关于教育的演讲,你会如何做呢?

教育,需要慧根,也需要慧眼,更需要慧心。

多听听这样的“教育故事汇”吧,你就“慧”了。

感谢这场教育故事汇!

听,“教育故事汇”里的“慧”

相关文章

  • 听,“教育故事汇”里的“慧”

    吸引我的是这句话——“擎一束微光,把世界照亮”。 让我心动的是这句话——“故事汇聚你我,教育创生未来”。 吸引加上...

  • 我听的是歌,唱的是自己!

    音频怪物、HITA - 此生未了作词:和汇慧、李扬作曲:和汇慧、王梓同编曲:小莫制作人:和汇慧 吹不散剪不断眉宇间...

  • 教练故事汇~金慧英

    “让人人成为教练,让教练服务人人”——五维社群愿景 我们都知道,教练是互联网5G时代的新型领导力方式。管理者在企业...

  • 为了你的梦几年忍受!

    故事 / 公众号世间故事汇 图片 / 网络 一碗茶听一则故事,一杯酒品一则故事,欢迎来到世间故事汇。 热日钻开了...

  • 听教育故事

    今天李秀伟教授来了,十多位老师做了教育故事分享。尚老师的故事,非常精彩,她的教学方法让人震撼。卢老师,这位年纪轻轻...

  • 听故事里的故事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经书友推荐阅读了一本大冰的书叫做《你坏》,从此就喜欢上了大冰笔下直率偶尔带点小粗犷,真实且接地气...

  • 每天一个想法

    听肖培东老师讲解《如何学习写教育故事》。讲座里,他提到了写教育故事的几个要素,有爱、自律、反思。他从1990年自己...

  • 这首歌词写出了现实

    我们说好的幸福 - 和汇慧 词:王梓桐/李扬 曲:和汇慧/王梓同 编曲:王梓同 生活的付出 感情的辛苦 谁陪我倾诉...

  • 第十三组李敏感恩感悟

    每上一堂课又是一次新的感悟,听慧子姐上课是越来越入迷。特喜欢听还有哥哥姐姐的故事,不止只是听故事,而是在听故事的过...

  • 第十三组李敏感恩感悟 - 草稿

    每上一堂课又是一次新的感悟,听慧子姐上课是越来越入迷。特喜欢听还有哥哥姐姐的故事,不止只是听故事,而是在听故事的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教育故事汇”里的“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ye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