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哲思
闲说《论语》学而篇之三人生的真谛

闲说《论语》学而篇之三人生的真谛

作者: 醉酒望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12:26 被阅读4次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下面该有子登场了,有子就是有若,字子有。在整部论语中除孔子外,能被称之为子的屈指可数,有子就是其中之一,可见却有其卓异之处。有子说,如果一个人能守住孝和悌,像喜好犯上的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不好犯上而喜好作乱也是不可能的。孝,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和敬;悌,是弟弟对兄长的爱和敬。“好”这个字用的非常好,我们说犯上和好犯上是很不一样的,如果作为一个臣子,并且是一个称职的臣子,是应该犯上的,因为这代表了臣子的责任、臣子的义务,做为人臣必须勇敢的指出君王的不足,加以劝谏,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但好犯上可就不一样了,这个“好”是内心的喜好,代着自己的喜好犯上,这往往是自己私心私意的流露,这种心迹就为私不为公,说的难听点就是好捣乱!但一个有孝悌之心的人,内心有着真爱,有着敬意,有着感恩,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他的心也一定是很和顺的,这样的一个人,必定是很少好犯上的,不好犯上而好作乱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人有分寸,知大义。

    记得韩非子说过:“儒生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意思是儒生用儒家经典来破坏法度,而侠士以勇武的行为违犯法令。这两种人都受到韩非子的讥讽。但这就是这些人在中国社会基层中有着巨大情感力量,像先秦时代的那些剑客都是人们心中崇敬的英雄,如豫让、聂政、荆轲,这些人物可以说是中国儒、墨、游侠三种思想的结合,他们的行为不仅不受到鄙夷,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首肯。这种思想所衍生出来的帮会组织,从秦、汉、唐、宋、元、明、清乃至近代的民国一直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与其政府的关系也是耐人寻味的。你们看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不知影响了多少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是这至真至情不知让多少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所以后面接着说:“君子务本”。这个本也是够我们好好琢磨的,有的人穷奇一生都没能找到自己的本,就算有些人知道了,但也很难做到“务”,因为这个本是内在的,是最跟本的,我们现在都被房子、票子、车子折腾的没了心气,外面的花花世界又太诱人,谁还会停下来看看自己的内心,扪心自问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呢?谁又能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呢?因为我们都太现实了,我们已经臣服于这个纸醉迷金的时代。

    紧接着“本立而道生”。找到了本也就有道了,道家有真人之说,医家典集《黄帝内经》开篇就是《上古天真论》,可见这至真至纯是中国文化都一贯追求的,与儒家的学问道德,本立道生如出一辙。“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有子给出的答案。孝悌不是教条,不是愚昧,既不僵化,也不刻板,孝悌是我们人性中那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没有一点娇柔、没有一点做作,纯正无瑕,美丽动人。至于什么是仁,它惯穿全书,我们还是慢慢道来。。。。。

学而篇第二章可以意译为:

    有子说:如果一个人对父母对兄弟真情之至,心存敬意,心存感恩,要说他喜好犯上,那必定是很少的。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乱,那就更不可能了。做为一个君子人,必定会找到自己内心的根本,心无旁骛,勇往直前。根本建立了,道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如果孝和悌都是真诚的,那这就是仁道的根本了啊!

相关文章

  • 闲说《论语》学而篇之三人生的真谛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

  • 德由何来

    ——《泰伯篇第八》小结之三 《论语》首篇学而篇先讲“学而为人”,第二篇为政篇即讲“为政以德”。此后,每两篇就像太极...

  • 学论语学而篇1-16(6/100天)

    学论语1.1-1.3学而篇(1/100天) 学论语1.4-1.6学而篇(2/100天) 学论语1.7-1.9学而篇...

  • 远古的乐章 ▏ 闲说《论语》学而篇11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在中国一...

  • 变通的学问 ▏闲说《论语》学而篇12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近于义。信就是不欺,义者宜也,就是合...

  • 学习《论语学而》篇之三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 学了又时常...

  • 学习是一种认知

    《论语》的开篇就是《学而篇》,《学而篇》的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论语》将学习放在一个极其重要...

  • 闲说《论语》学而篇之二君子之道

    学问是自己修来的,知不知在人,但平凡之人不能知,我何怒之有? 君子求学至此,可以说是成仁至德了。有志者能做...

  • 闲说《论语》学而篇之四勇敢的心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好听的漂亮的。令:善也。“言”当然就是言语。但这“色”可不是美色,是指神情、态度...

  • 闲说《论语》学而篇之七 交友的道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怎么讲,老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说《论语》学而篇之三人生的真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as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