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和陶渊明的形似和神异

作者: 一笑作春风 | 来源:发表于2024-02-29 19:43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诗人分两种:一种在大地上游走,如九曲黄河,如三峡回环,一生都在跌宕起伏之中,如李白,如杜甫,如苏东坡……大起大落,大开大合,面对世事人生永远以新奇的眼光,精神强烈,刚健清新。

还有一种诗人:渴求着安定,固守着家园,灵魂不愿漂泊,寻找着肉体的立足点。如孟浩然,如王维,如陶渊明……花开花落,夜静山空,在与自然的交融中获得心灵的富足,清幽婉约,是别一种清越之音。

前一种诗人,可能也渴望着后一种的安定,这是人类共性的心理。像杜甫一生虽然在漂泊,但在杜甫草堂那一段日子里,满心欢悦地歌唱: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他的漂泊是不得已,是时代把他推到了流浪的命途,如果可以选择,他会选择家人团坐,感受灯火可亲。

而后一种诗人呢?虽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归隐田园,然而或许是被动的姿态,内心有着不甘的躁动。并且就同一类诗人而言,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在诗文中亦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今天想说一下王维和陶渊明这两位大隐居诗人。

这两位是后一种诗人的典型代表,是山水田园诗的老祖宗,都擅长写五言诗,都主动地选择疏离官场,都用心拥抱着自然。然而,我始终觉得,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先说他们隐居的环境。陶渊明回归的是田园,说白了,就是今天的农村。他回到这里,是来谋生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这是生存的根本,所以他必须“种豆南山下”,也要忍受着“草盛豆苗稀”。

并且陶渊明是在40岁之后才归隐的,40岁之前,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一大家人,他四处游走,因为做的是小官,收支也仅仅是勉强平衡。40岁之后,他彻底回家务农了,但是大家都知道,诗人并不一定会是好农民,《红楼梦》中第1回有一个叫甄士隐的读书人,干农活就很不行,受到了岳父的鄙视。陶渊明回归农村后,大概过得也很落魄,因为后来他的茅屋被烧了,他沦落到了求乞的地步,“家徒四壁,箪瓢屡空”是他生活的常态。

而王维的隐居,和陶渊明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王维隐居在辋川别墅,这个地方本来是山水大诗人谢灵运(称曹植才高八斗,自己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的那个人)隐居的地方,但是谢灵运太狂妄了,很早就丢了性命,房产留给后人,王维又把它买了过来。此处在县南八里,山水之间,峰峦叠翠,有茂林修竹,飞鸟徘徊。王维在《辋川集并序》中,描绘此处有20多处景点,这山野间的别墅,有谁不喜欢呢?背后是要有雄厚的财力做支撑的。

所以王维虽然隐居,但他是半官半隐,也就是说一个月当中要有一周的时间去处理政务,其他时间就在山谷之中。钱不少拿,肉体又如此自由,从古到今,有如此待遇的官员真的太少了。也正因为如此,王维游走在官场和山水之间,有着别一份的自由,也有着它独特的清淡平雅。

作家张玮在《唐代五诗人》一书中,论及王维,有一句评价特别好:“官场上确有这种状况:不思进取,反而有利于进取,这是一个悖论。”我猜测大概是这样吧:一个积极与名利野心勃勃的人,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因为太有力度了,周边的人怕被这力鞭打到。而一个淡泊的人,与世无争的人,反而给人一种安全感。

总之,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状况,应该都和陶渊明类似,灵魂想飞翔,肉身太沉重。而王维的肉身和灵魂都在飞翔中。

再说两大诗人的诗文,那也是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

虽然题材都取于自然,但是一来自山水,一来自田园。所以我们在王维的笔下,看到的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人一直在山水之间行走,也是以审美的姿态在旁观,他和山水之间有这一段距离,这段距离造就了美,也造就了佛学的韵味。

但我们在陶渊明的笔下,看到的是“晨起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是最朴素的农民生活,最真实的田野风光,诗人本身就是诗中风景的一部分,他和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当他看着“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时,你能感受到它已经化成云,化成鸟,在这云雾间飞翔。当他“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时,你觉得他摸的是一棵老松树,也抚摸的是自己老去的人生,总之,何者为他,何者为物,已经分不清楚了。他把最朴素的生活,把红尘中的烟火,变成了诗意人生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哪怕我们处在和他一样的处境中。

因为两个人有如此大的区别,你会觉得他们两个人压根就是两类人,如果他们站在一起,是不怎么能对上话的。陶渊明和孟浩然应该是能对上话的,毕竟孟浩然也很熟悉田园生活,他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很有陶风。王维能和谁对上话呢?在诗人中我想不出来,但是和王维同时代的有一个“茶圣”陆羽,他们两个人应该是趣味相投吧。两个人品一品茶,话话禅语,倒也蛮自在的。

我去搜和王维相关的资料,发现大多资料都谈到了他受母亲的影响,因为王维的母亲是崔氏大家,在王维9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他母亲一人抚养大了他们兄妹6人。因为心灵太孤苦,母亲皈依了佛教。而王维在打造别墅时,也为母亲也打造了一座坐禅的房屋,山野之间,青灯之下,王维和母亲相依为命,到底是谁在影响谁?到底是谁在依靠谁?无从得知。反正王维20多岁失妻之后,再未婚妻。“母丧,毁几不生”《唐书王维传》中如是说。

所以我们看到的王维,依托于禅宗,依托于山水,生命力向内收敛,渐渐平和,也渐渐淡漠。

但是陶渊明不一样,他始终有泪有笑,有着生命的张力,它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我们,挣扎过,纠结过,慢慢地同命运和解。

看这两位诗人的时候,我觉得陶渊明离我们很近,王维离我们很远,可是为什么,我又向往那份很远的生活呢?我的别墅梦在哪里呢?

相关文章

  • 阮籍诗作不像诗

    王籍学陶潜,陈子昂学阮籍。 先来看陶渊明(潜)和王籍的诗作。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

  • 田园诗人王维和陶渊明

    谈及田园诗人,人们多将王维和陶渊明作比。二者文字多涉自然风光,超然通脱,心情境界似有接近。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云...

  • 【王老师的阅读课2】陶渊明,我既佩服你又鄙视你

    陶渊明,我既佩服你又鄙视你 文/王莉 陶渊明,我既佩服你又鄙视你。 和学生一起捧读你写的《五柳先生传》。 看到你“...

  • Sep.05 王绩:和陶渊明有得一比的初唐才子

    文/杜豆豆 初唐才子王绩是陶渊明的铁粉,不仅诗风学陶潜,连喝酒、隐居都几乎和陶渊明一模一样。不信,我说来你听听,看...

  • 陶渊明写王菊

    知道我微博id的这几天应该都被我转发王菊的博给强势刷屏了。今天是第二轮淘汰。上午我还让师弟们一起投她。 师弟和同门...

  • 我和陶渊明

    潜,你是一位隐士,将自己融进了大自然,隔绝了尘世。每天住在茅屋中,谁也不会来搅扰你的生活。而我是只是一颗菊花,你花...

  • 经文的神异?

    经文只可意会,不可死记硬背。 很多人对“死记硬背”的行为是非常反感的吧,因为我们从小学到中学,一定背过不少文章,但...

  • 亥母洞与舍利塔的象征意义(3)——甘肃行与艺术是个啥之六

    亥母洞到底有没有神异? 当然有!连一缕阳光都充满神异。我们能感受到周围的世界,能感受到似乎有个“我”,难道不神异吗...

  • 世人皆誉陶渊明,若个记得送酒王弘?

    世人皆誉陶渊明,若个记得送酒王弘? 文:枯木 提起诗人陶渊明,而今可谓妇孺皆知。作为古代最为知名的诗人之一,高风亮...

  • 【六上写作】陶渊明(3)

    陶渊明的当官和陶渊明的归隐到哪个真哪个假? 岩松 上次咱们说到陶渊明是归田园和坚守本性的,我感觉他这个选择很正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维和陶渊明的形似和神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cq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