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文章城市故事
他在上海三个月,只为了去弄堂陪这些人聊天

他在上海三个月,只为了去弄堂陪这些人聊天

作者: 牛友果星球大萌 | 来源:发表于2018-07-06 10:06 被阅读8327次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收纳记忆的地方。

北有胡同,南有码头,都藏匿着属于它们特有故事,欲说还休。

而上海,则有弄堂。

弄堂,上海最具特色的民居形式也是老上海独一无二的象征。

上海人生活在弄堂里,上海人的故事也发生在弄堂里。

听,外面的世界再繁华,

城门内的老街也是一派宁静,

这是一座城的记忆。

我与上海弄堂的摄影情节

这篇文章,既然是写上海弄堂,我想了想,还是用陈丹燕老师《上海的弄堂》中的一段作为开篇,这是我认为最恰当不过的方式了。

“梧桐树下有一个个宽敞的入口,门楣上写着什么里,有的在骑楼的下面写着1902,里面是一排排两三层楼的房子,毗临的小阳台里暖暖的全是阳光。深处人家的玻璃窗反射着马路上过去的车子,那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正如上述所言,弄堂,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而我和弄堂的故事,早在几年前就已开始了。

那时我还在上大学,姐姐正好选在国庆结婚,作为唯一的亲弟弟,我怎么也得回去参加婚礼。飞无锡的机票比平时贵了好几倍,于是从兰州飞到上海,再转高铁回无锡。

不过,我有两天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独自逛逛上海。

在西藏认识的朋友阿桑知道我要去上海,便跟我说:我现在不在上海,遗憾不能带你玩了,不过强烈推荐你可以去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区看看,像你这样的文青应该会喜欢的。

第一次去多伦路,从第一脚踏入牌坊的那一刻,就感觉像穿越到了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上海,但却又多了一份心平气和的平静与安宁。

于是,今年三月份我来上海居住,四月初,我又去了趟多伦路历史文化名人街,再一次受到了革命的洗礼与熏陶。这里有中共四大旧址、左翼作家联盟会址、景云里名人旧居以及一些民国时期的现在上海居民仍然在住的民居。

就在这条街上,我还有幸见到了一位很有民国气质的中年妇女,穿着长裙,迈着优雅缓慢的步子走在这条古老的街上,令人顿时感觉上海鲜活的民国气息扑面而来。

而我,刚来上海的时候,朋友月月(上海人)也对我说:其实,上海还是一个可以行走的城市,楼与楼之间有小路,只留给行人。小路,巷子,人的脚步但凡踩在地上,就有生活的烟火气在蜿蜒。

我信了她的话,在上海生活的几个月里,唯独做了这件事:拿着相机,走进大大小小的弄堂,去记录充满人间烟火的故事,我觉得这是最有意思的事情。

走完之后我才知道,不管是上海弄堂,还是北京胡同,只要愿意在市井里举起相机的,都深爱着那份烟火气。

有人问我,你觉得什么是上海这座城市文化和历史底蕴?

显然,在我看来,陆家嘴的繁荣以及外滩那些百年老建筑都无法涵盖这一切,我一直认为城市的底蕴就是来至于上海那些多如毛细血管般的弄堂,一座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导入人口、不断的建设新的居住区域。

由此可见,弄堂建筑的发展过程正是这座城市发展史,而在这些弄堂里引进了太多怀揣着梦想的人们,他们把传统的和新的理念引入这座城市,在上海百年发展史上可以看到有众多的政治家和企业家从这座城市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也许他们正是从那些众多的小弄堂里的某个亭子间里走进众人的视线中,而正是上海的弄堂孕育和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所以,弄堂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

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一点笨拙的想法。

通过当事人的一些普普通通的文字去表达我想说的话,这是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所以内心还是比较忐忑。但我觉得我就是一个传递者,我把我听到的原原本本的故事说出来,我觉得这就够了。

我很喜欢纯粹,比如纯粹的旅行,纯粹的笑,纯粹的哭……

比如我在淮海坊遇见的让我给他拍照的“嘻哈”大爷;比如我在新华路上看见的爷爷观察路过的人时的表情,比如认识了留我吃粽子的阿姨……

这些情感是直接由心底爆发出来的,而不是经过层层叠叠紧密的心机而故意表现出来的,这些纯粹的情感会让我沉醉。

有句话说,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更没有上海人。也许有点夸张,但不得不承认,弄堂这一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烙印着千千万万上海人的生活。

我想我现可以说,没有弄堂,上海是不完整的。

你说上海的老弄堂里,有过多少名人的足迹与记忆,上演着多少故事与传奇,没有来过上海的弄堂,你又如何能明白真正的上海?

我想说的是,魔都除了光怪陆离,灯红酒绿,还有老上海平凡的弄堂故事。

上海弄堂,浮华城市的平静梦,就连当初那么风起云涌的历史也都归为尘土,消散在弄堂午后的阳光里了。

接下来,和我一起走进弄堂深处,去聆听他们的心声。

讲述即是传承

一九三七年的夏天,

日本人的飞机从上面“轰”一下飞过,

投下一颗炸弹,在对面的弄堂里爆炸了,

我以为我的家也会没有了,

没想到现在我都还活着,

我的一生从这里开始,也会从这里结束。

生活归于日常

我是嫁到这里的,

那已经是好久之前的事情了。

大概50年,不对,应该是60多年了

那时候,外面还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

这些年变化真大,

不知道我是该开心,还是应该难过。

我心里也没有个数。

从小到大

从我记事到现在,

晒衣服或者被子都在这里,

还真没有想过为什么每个人都往外晒,

反正我只知道从来都没有变过,

就好像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要是哪天这里不存在了,

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我肯定会很难过。

什么是孤独

我经常坐在这个角落看人来人往,

有夫妻,情侣,父母和孩子,

但还有很多是一个人从这里走过的。

你觉得我只是在看别人吗?

你不知道看到了他们,

就仿佛看见了曾经的自己。

你是不是拍到我了?

照片里的我是不是看起来很孤独?

思念的时刻

现在有了洗衣机

以前没有洗衣机这种东西,

那时候我和妈妈经常一起洗衣服。

现在我也成了人母,

可是我的孩子都在异国他乡。

早上还和女儿通电话,

她说一切都好,

每次都这样,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

你也去过英国吗?

年轻时候的梦想

我这一辈子啊,

我跟你说,我以前是当兵的,空军。

全中国我都跑遍了。

从空中看那个山川啊,河流啊什么的,那叫一个美啊。

我还在飞机上看过上海,你知道吧?

你喜欢记录就对了,就像我曾经看过的那些东西,

会一直记在心里,

你以后会感谢自己现在做的决定。

懂得才能享受

我做这家旧书店,

九几年的时候了,也有二十多年了。

把所有家当都拿出来开的,

书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而懂书的人才能经营好书店,

我就是其中一个,

你别不信,虽然我不懂什么经济管理。

公开的秘密

我以前在鲁迅公园后面上班,

你是从甜爱路过来的吧?

以前这里没有甜爱路,这是后来才有的分支。

那边以前是监狱,

我告诉你,这个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

记忆一直在

我和姐姐就在这里长大,

记得小时候,还没到端午,妈妈就会包粽子给我们吃。

我也学会了,可是这么多年,还是包不出妈妈的味道,嘿嘿。

哦,那会儿门口哪儿有一家店,

卖冰棍的,一毛钱都可以买好几个。

早都已经没有了,

后来被改成做衣服的了。

柴米油盐

我真不喜欢我这老头,

衣服都要我天天帮他洗。

可是,我又很爱干净,我也不能怪他。

我们怎么认识啊?

一见钟情,在一次看电影的时候。

哎呀,我都不好意思了,你别问了。

我在这一片当了将近8年的保安,

不是这里的人,我从江西农村来的。

不管天气怎么样每天都要巡逻4、5次,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来这里,

如果一定要有个理由,就是为了糊个口呗,

我们都会老去

我在这里折腾了好几十年咯,

给别人理发,一个人一次10块钱。

这房子里面信号不好,出来给女儿发个信息。

可我不知道怎么发照片?

你可以帮我看看吗?

哎,这回发出去了。

工作,安全感

我刚去工作了,在酒店帮人家搞卫生呢。

今天这雨下的,上海的夏天是这样的。

我头发都湿了,

乌鲁木齐路这里很多老的房子,

外国人也多,你是不是外国人啊?

看你眼睛也很像的哦,

我孙子也玩这个,我不懂。

爱好的坚持

这不是我的狗,前面那家的。

但是每天早上我都要跟它玩会儿。

我的故事……我不会说故事啊,

让我想想,我以前得过抑郁症。

这算故事吗?

我还喜欢看书,我不喜欢戏剧哦。

陪伴的告白

我们结婚50年了,

几乎什么都一起去做,

一起卖菜,一起做饭,一起洗碗,

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旅行,

过几天就要去武汉和湖南了,

今天女儿带着孙子回弄堂,

我们做顿饭,当作出门前的道别吧。

捡起失去的时间

我把这家酒馆的名字叫拾光醉

希望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都可以把以前的时间捡起来。

这只猫,它叫西西,是我最好的朋友。

现在是第五年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一起。

我不是中国人,

我来自新加坡。

小时候在南非生活。

念想

这是前年种下的葡萄树,

结果第二个年头了,

我儿子给我从朋友家里带的苗子,

我没想到能够养活,

过几天准备去买只鸟来,

每天早上它会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会很意思的哦。

成为朋友

我和我们家素素一起相处了4年

只要你真心的爱它,

你会不在乎他是否乖,是否可爱,是否健全,

只求它能陪在你身边就可以。

其实这个世界可以和温暖的,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

心态

我都已经89岁了

上半身都还好,就是腿脚不太不方便。

我有两个女儿,都在浦东那边。

她们每年都要带我出去玩一次,

像香港,泰国,马来西亚……去年还去了新加坡勒。

我爱玩,她们带我如愿以偿觉得幸福。

今天出太阳咯,

把家里的衣物被子都拿出来晒,

否则再过几天,

雨说下就下,拦都拦不住。

灰尘啊,讲究不了那么多,那个条件不允许,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住在高楼大厦的,不怕风吹日晒的。

生活不易

我专门给给人做广告,

今天要在这里呆一下午,最少四个小时吧。

我没有什么愿望,

只是希望每天不要那么热,路上的树叶多一点

不做这个的话,

其他的……我还能做什么呢?

穿越一条条繁华的马路,走进弄堂,矮破而窄小的房屋横竖交错,在繁华市中心区域,执著的保存着老上海早先的影子,默默续写着上海市井人家的平常生活。

有的门口或者窗户上晾着洗好的衣服,衣服是鲜艳而摩登的。

有的屋开着门,门里有一个穿扮时髦、袅袅婷婷的女孩子,像春光一样,充满了这破旧的房子。

而有的老大爷蜷缩在躺椅上,看着弄堂里孩子们嬉戏玩闹的身影,乐开了嘴。

很多人不喜欢陈旧色彩的街道,但是泛黄的,待着岁月的东西经过打磨的就会更加富有美感,让人一眼觉得那才是生活。

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闾丘露薇在她的博客中写的话:从阁楼的窗户望出去,已经不是记忆重的那个场景,一栋栋的高楼,密密麻麻的,只有在那些还在的小路,那些没有消失的梧桐树,才找到我熟悉的上海。

也许你也会发现,我没有在这篇文章里写任何上海弄堂的历史,人文,环境,甚至建筑和每个弄堂所在的位置。因为我觉得历史就在哪里,只要我们愿意去了解,它就在那里。

而我遇见的每一个人,听见的每一句话,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许也是别于其他很多弄堂文章最大的地方了吧,我遇见了那些一眼忘不掉的陌生人。

我觉得时间是亘古的正义守护者,它考验人世的一切关系,我们一生会遇到8万人,可能会和300人变得亲近,但最后留在身边的可能没有几个。所以,迎来送往是人生常态。

人生这趟旅途,有人可以陪你走很久,但也有人匆匆下车,从此与你各走各路,即使那些短暂出现的人,也惊艳了曾经的时光,带着感恩的心祝福彼此。

而那些留下的,一路走来不容易,感谢你们还在。

好像我说的有点远,那最后,我想用王安忆《长恨歌》来结束这一切。

上海弄堂的感动来自于最日常的情景,这感动不是云水激荡的,而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这是有烟火人气的感动。那一条条一排排的里巷,流动着一些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东西,东西不是什么大东西,但琐琐细细的,聚沙也能成塔的。那是和历史这类概念无关,连野史都难称上,只能叫做流言的那种。

如果有机会,你恰好来上海,希望你也可以去看看里面的人间烟火。

或者,你也可以租我,我带你去走走。

不要吝啬你的笑

我是有备而来的路人甲——大萌,一个对世界上瘾的二逼青年。如果我写过的任何一句话,拍过的每一张照片,做过的任何举动,曾在你的心里荡起涟漪,那至少说明在逝去的岁月里,我们在某一刻,共同经历着一样的情愫。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

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如果你喜欢鄙文和图片,那就在下面点个喜欢呀,也可以赐几颗糖果,你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来源,在此大萌深表感恩。

当然恰好你也喜欢我的话,我们可以互相关注,相互学习的哟!

相关文章

  • 他在上海三个月,只为了去弄堂陪这些人聊天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收纳记忆的地方。 北有胡同,南有码头,都藏匿着属于它们特有故事,欲说还休。 而上海,则有弄堂。 ...

  • 上海弄堂

    “咸鸭蛋,草鸡蛋。。。” “收留声机电视机,收老旗袍老家具。。。” 这是我在弄堂最常听到的声音。 在沪10年,最...

  • 书评|花开花落终散场

    许多故事衍生了上海弄堂,上海弄堂里衍生了许多故事。这座城市在两百年间经历了一段段刻骨铭心的事迹。上海的弄堂是殖民文...

  • “弄堂”不是上海的专属词,也不是所有的弄堂都叫“石库门”

    “弄堂”古时候写作“弄唐”。“弄堂”不是上海的专属词,江南地区都这样称呼,江南古镇的弄堂诞生于南宋。 上海的弄堂是...

  • 被拒绝被轻视的创业者们

    被拒绝被轻视的创业者们 你需要知道这些事 马化腾在OICQ创立之初,为了提高活跃度,常常通宵达旦假扮女生陪人聊天。...

  • 有趣的一天

    今天在上海很开心。 早上去了趟城隍庙祈福。去之前特地坐了公交去的,穿梭在弄堂里的感觉,可以说很上海。似乎...

  • 上海弄堂印象

    上海老式民房都是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因为上海地皮寸土寸金,独家独院人家几乎没有,特别是老式小区家家户户都连接在一起...

  • 红尘乱世

    红尘乱世 (1) 上海的弄堂,掩盖在夜晚的纸醉金迷...

  • 老弄堂

    北京有胡同,上海有弄堂,都是具有城市代表性的地方,虽然上海建了很多高楼大厦,倒是依然在城市中间会有一些小弄堂,哪怕...

  • 到苏州

    早晨上海细细雨蒙蒙。在诗意的弄堂行走,看到了小老白姓的生活。 坐火车到苏州,在火车上遇到赵大姐俩。与赵大姐聊天,知...

网友评论

  • 墨陈墨陈墨陈:真的很棒哎,我也很喜欢挖别人的故事
  • Minna_Qian:这篇文章真的很赞!人物配着后面的故事照片显得更加丰满,因为人文气息,城市才有了生命般的力量,更新换代般努力成长。写得好拍得好,赞一个!感觉你是个大咖,我也喜欢拍照写文,刚来简书不到一个月,欢迎互粉哦~~:smile:
    牛友果星球大萌:@Minna_Qian 好呀
  • Li李沧海:照片拍的超级好啊!故事都是你跟他们交谈听来的吗?很好奇怎么跟各种各样的陌生人交流的,谈这么深入。上次在上海只简单转了一下,遗憾。
    牛友果星球大萌:@诗酒少女的雪月风花 是的,我在上海生活。
    Li李沧海:@有备而来的路人甲 哇,好呀,你就在上海吗
    牛友果星球大萌:@诗酒少女的雪月风花 下次来找我,我带你去
  • 闲看云舒:我觉得,北有胡同,南有城中村,才更准确吧?😃😃广州的城中村,承载了太多外来人口的记忆了!
  • 一场带着问号的人生征途:发现每一个爱好文字都是擅长发现的,回忆起最近的自己,似乎看懂了这种用所见所闻去整理思绪引发更多人的所思,此时想说:文字真的是个好东西,带来生活的怦然心动
  • 昕昕子:上海情怀:弄堂,梧桐还有张爱玲
    牛友果星球大萌:@昕昕子 嗯嗯
  • 二十五岁的老奶奶::clap:我是没有在上海住过,但是广东一带也有很多类似的胡同,我们叫“巷仔”,青砖墙锅耳屋顶,也是很不错的,你有机会可以去看看哦。

    怎么说呢,我承认这类存在很美好,但美好的更多是人和时空,而不是胡同本身。会找美的人,从哪里都能找到美的拍摄角度。不过如果真正让我住进去,我可不愿意。最简单卫浴设施不乍样,一天到晚从挂在楼上的人家裤裆下走过,好像也不喜欢: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二十五岁的老奶奶:@有备而来的路人甲 也对,能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找到美不容易,更何况这些地方长得丑点租金才会比较便宜: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牛友果星球大萌:@二十五岁的老奶奶 对的,我也只适合去走走但愿意去了解,已然就和别人不一样了。
    牛友果星球大萌:@二十五岁的老奶奶 对的,我也只适合去走走
  • 布粥师:有一句话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我爱的人,他就在作者笔下的城市里。
    牛友果星球大萌:@粥十七 来和我讲讲啊
  • b02fda9b7fe6:好佩服作者,能有这样的行为无不是大毅力的人!同时也永远热爱生活的人!向你学习
  • 63f818602e9f:下次去上海一定要去转转
  • 妖无骨:好漂亮
  • 099f77d9ae47:我是江苏新高二的传媒生 从初一开始想考上戏 因为一座叫上海的城市 但是终究是梦想 文化不好专业不好 到了明年的暑假会分专业 编导摄影双修 双修的话应该会很累 但是看到你这篇文章之后就更坚定了我的决心 我爱上海 我爱文字 我爱摄影 谢谢你😁
  • 7d18681a165f:照片都非常好看帶感,上海居民們的生活縮影都十分有趣
  • 大方fsg:我在上海也生活了一二十年,阅后感受很深。👍👍
  • cb5ca72d43d9:好有文艺范
  • c886a4025d71:你真的写的很好。如你所言,人,或许才是弄堂里最重要的那部分,是鲜活的,充满烟火气的,有那些人的弄堂才称得上完整。我也很喜欢像你这样拿着相机,走进弄堂,或者随便一个什么有意思的地方,去和人交流,去了解她/他们的故事,然后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生,可这样,我就可以瞥见好多美妙不凡的人生,即使只是路过。谢谢你。
  • 美天美月:照片的视角很好
  • 美天美月:“只要愿意在市井里举起相机的,都深爱着那份烟火气”,很喜欢这句话,很美,对生活有很深的爱。
  • 小世界_5193:刚来上海没多久,看了你的文章,我也想去那里看看了
  • 美国孙三姐:如果不来美国,我肯定也是其中一员: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 拥抱阳光的石榴姐:送花,点赞,支持🍻🍻🍻💞💞💞🌺🌺🌺🌺😂
  • 小星子同学:看长恨歌的时候就好想去走一走上海的弄堂,来上海读书两年,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空闲的下午一个人安静的去转转,看了你的文章,后天早上就早早起床,带着相机去走走
  • 华光冉冉:有的色彩饱满,有的凝重,拿捏稳当👍
  • 唐敐:写的很好、希望互关和你学习、
  • 冰脂心:很用心的文章,谢谢
  • 冰脂心:很用心的文章,谢谢
  • b40d4d2a7f9c:十几岁的时候待过半年上海,挺感触的
  • 凡宝余:写的真好,“…曾在你的心里荡起涟漪,那至少说明在逝去的岁月里,我们在某一刻,共同经历着一样的情愫。” 上海弄堂里的平凡故事也让人感动不已
  • 八月凝:我也在上海,可是没走见到弄堂
  • yuan远方:我也想去弄堂
  • 胖头坨:原本以为我与魔都 不会有交集 没有想到喜欢啦 我会去的
  • 燕飞时:写的很好,来上海快一年了,还没有去弄堂走走呢,待到闲一点了再去弄堂走走。
  • 古月小敏:我在一个特别小的地方,谢谢你给我带来这么温暖有烟火气息的上海。真的是打心底里的喜欢,这真是我看到过最温暖的姑事,不煽情,不扣人心弦,跌宕起伏,可就是让我欢喜看到你的每篇文章,我会一直关注你的 @有备而来的路人甲 加油
  • 马范桥人:我也很喜欢在弄堂里走走,就像是在北京串胡同,那里有生活,有烟火味,不过在那里住着真的不舒服。
  • 我是幼儿园老大吖:每次看你的文字,让我莫名其妙!哼
  • ai玲的苹果园:😊😊🍎🍎🍲👍👍👍👍👍👍👍👍👍
  • 絮昕:喜欢图片😄
  • 小qiong:最识人间烟火,感动
  • 一个说梦人:平凡人的故事最动人,每个人都是原创,生命中遇见的每个人都是义务老师,读懂一个人就是读了一本书……
  • 阿阿阿阿阿阿甘:发现美的眼睛,比什么都美
  • 琳琳linlin:很喜欢弄堂 第一次知道弄堂里的故事 是从小四的书中知道的
  • a5c76e3962c6: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

    却似相识已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 齐小米_88bf:一如既往的温暖故事,每张图片背后都有最值得关注的人间烟火。
  • 伊贝de:很美的照片,很好的文
  • NiAn你安:喜欢:heart:
    好喜欢这里的一切
    因为你的文字,谢谢你哦
    牛友果星球大萌:@NiAn你安 谢谢
  • 猫猫家的三角梅:莫名的感动。谢谢
  • 己水:一件很有趣,很有人文关怀的事情,继续坚持
  • e61f5a5c247d:超级暖
  • 南栾:读你的文字让人觉得内心温暖而柔软
  • 云栖哪里:在这里能感受到人情
  • 真真8982:加油,坚持自己喜欢的,相信你会越来越好。
  • 兰子说:入心的故事和照片,每一张都有故事,技术特别好👍👍👍
  • 自由的小虾米:身在上海三年,一直为生计而奔波,只记得上海的夜景,地铁的拥挤;很少骑着单车,带着相机,留意上海的宁静。谢谢作者带给我不一样的上海,有时间,我该放自己一个假了。
    牛友果星球大萌:@罪恶王冠6 加油
  • 白字的路易十六小姐:我很好奇上海有没有地方台,用上海话播新闻?
  • 特立独行的roc:图片好看
  • 怡宝儿_:我很喜欢摄影 喜欢带着相机在北京胡同里转,不知不觉就过了一天,了解别人的故事,看见真正生活的人,内心就很平静。我写不出他们的故事,但我想用相机记录那感动的瞬间。
  • 7e159c99e94c:大萌的图片总是最有感觉,超爱
  • 泡泡kra:表示我这个在上海出生的人都没仔细聆听过这个地方……太难过了 嘿嘿嘿作者下次领路呗😂
  • db02e5d9a72f:从小在弄堂里长大的,现在弄堂都成了回忆。
    牛友果星球大萌:@晓丿逝水无痕 真的这样
  • 爱童:照片色彩感不错,文字细水长流,喜欢💕
    牛友果星球大萌:@爱童 谢谢
  • Yy_c7d5:超级感动,很有感情,上海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城市,但我看到了是他的繁华与荣耀,你去给我带来了一个不一样的上海,谢谢作者😊
    牛友果星球大萌:@Yy_c7d5 可以加啊
    Yy_c7d5:@有备而来的路人甲 作者大大可不可以加一下微信。我刚才加了你,在前面评论中看到了微信号
    牛友果星球大萌:@Yy_c7d5 谢谢😬😬😬
  • 我是一么:大萌,我室友也叫這個名字!撲面而來的熟悉感與濃郁的生活氣息。你好,我是小萌。
  • 46744c48dd05:非常喜欢上海的老胡同,依旧是那般青雨,那般萧瑟,每次去新华路拍的时候都耳边反响起故乡的旋律,旅行拍照不是走得有多远,不是拍的有多少,非常喜欢作者的感情出发点,打动了我,相信也打动了大家,希望每一个对旅行。写作感兴趣的作者都能打出不一样的感情牌,摄影玩到最后不是光而是不动声色确难忘的情感最真挚……
    牛友果星球大萌:@XIN琛先森 可以啊
    46744c48dd05:@有备而来的路人甲 可以加你微信吗?向你学习
    牛友果星球大萌:@XIN琛先森 感恩
  • 信石三桑:好棒的记录,如果去上海、真的要请你当向导。
    信石三桑:@有备而来的路人甲 😁好哦!存钱!
    牛友果星球大萌:@毒鹦鹉 好啊
  • 渡己youthful:请问一下图片如何后期才能有这样做旧的感觉!好喜欢
    牛友果星球大萌:@叁源 liweixingzhe,微信交流
  • 西平sir:特色
    牛友果星球大萌:@西平sir 来了找我
  • 囚卡:归于生活的平静
    找到人性的真善美
    都是日常的画面
    在你这看到竟模糊了眼睛
    牛友果星球大萌:@囚卡 相同情愫
  • 耐住平淡守住繁华:老人家的沪普也是一大特色 咩哈哈
    牛友果星球大萌:@耐住平淡守住繁华 嗯嗯
  • 俗人a:故事不会是你自己给他们配的吧…😂感觉老一辈的上海话真的很难听懂…
    俗人a:@有备而来的路人甲 原来如此,故事很细腻👍
    牛友果星球大萌:@俗人a 带专业上海人,OK?
  • 何其幸运啊:真好,真美。
    谢谢。
  • 普通的星星:喜欢你的每一个文字和每一张照片,满满的生活气息👍👍👍👍
    牛友果星球大萌:@普通的星星 谢谢
  • 米西傲:真好,真实的生活记录👍
  • urnotxujing:《风雨哈佛路》里有一句话说,历史就是他们的故事,his story,所以他们的故事就足够精彩👍
    牛友果星球大萌:@urnotxujing 对啊
  • 冉依雪s::joy: 我也来上海三个月了
    为什么什么也没有看见
    看来要去找找了
    每一张图都好美,好赞
    绛洞花王:@冉依雪LOVE 同上海
    冉依雪s:@有备而来的路人甲 :smirk: 等着,现在还不到时候
    牛友果星球大萌:@冉依雪LOVE 哈哈哈,找我呀

本文标题:他在上海三个月,只为了去弄堂陪这些人聊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em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