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评论台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简书电影
【琅琊榜】之——景琰和小殊的感情为什么如此深厚?

【琅琊榜】之——景琰和小殊的感情为什么如此深厚?

作者: 女飞贼 | 来源:发表于2015-12-10 21:50 被阅读9050次
靖王,自有靖王的风骨

第一次看《琅琊榜》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既没有看过小说,也丝毫没有被任何剧透过。景琰第一次出场的时候,说实话,我是不喜欢这个角色的。我对“宁折不弯、不懂转圜”,同时还极有可能“自以为一身正义、却无限给主角惹麻烦”类型的角色,实在没有好感。

然而,我定位错了景琰,也低估了《琅琊榜》这部剧。

我最开始真的不曾想到,看剧到后来,景琰竟然成为我最喜欢的角色之一,而景琰和小殊的感情,也是本剧最为打动我的感情。

后来,我忍不住想,为什么景琰和小殊的感情竟会如此深厚?

深厚到,

一个在另一个已经“死了”十几年的时候,还心心念念记挂他,惦念他,记得他所有的习惯,

一个虽然已消失在另一个的世界里十几年之久,却还是坚定不移的信任他,呕心沥血的帮助他;

一个宁可不要性命、不要江山、不要未来,也要拼死去救另一个的副将,

一个为了另一个,即使被误解、被指责、被怨恨,也丝毫不怨对方,更无暇为自己作任何辩解,只是依旧全力阻止对方踏入险境;

一个虽为铮铮铁骨的堂堂七尺男儿,却依然忍不住向母亲喃喃:“母亲,我想小殊了....”,

一个即使是在昏迷之中,也会不断呓语:“景琰...别怕....”。

我想小殊了... 景琰...别怕...

靖苏二人之间的情感,恐怕早已超出了普通意义的朋友之情。我时常在想,他们二人的感情,究竟为何会如此深厚,后来我尝试找到了一丝注解(这里为正剧向,而非BLcp向~)。

(1)靖苏二人自小便在一处玩儿。由于他俩的家长们感情深厚,所以他俩应该是自小便由家长们带着,走在一处,玩儿在一处。大概从他二人还为幼儿的孩提时代就开始吧,他们俩便长年厮混在一处,通俗点说,他们是纯粹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两个孩子。孩提时代的感情,童年时代的感情,更为纯真。

(2)靖苏二人年纪最为相仿,彼此能够相互理解,交流、相处起来也会更为融洽。在长年一起玩儿的小伙伴中,靖苏二人年纪最相仿。众所周知,年纪相仿的孩子们,更容易玩儿到一起,更容易有共同话题、共同爱好,更容易相互理解,交流起来,也相对会更为融洽。在二人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他二人对各自的父亲及其他上一代人(尤指威严的男性亲戚们),自是有敬有怕;对贤良的祁王哥哥,这位他们二人共同认定的他们未来的主君,自是有敬佩更有尊敬;对太皇太后、宸妃、静妃、晋阳公主等这些慈祥的长辈们,他二人卖萌撒娇、耍赖打诨总是有的,但他们却不能对她们说出属于他们当年特定时期、特定年龄的心里话。而彼时的靖苏两个,正值青春年少,正是大好时光,他们二人年纪相仿,感情甚笃,除了能在一起玩儿,还能用彼此一颗最真诚的心,坦诚相待。他二人能够一起喝酒、一起聊天、一起说说真心话,一起分享青春年少时期各式各样花样作死的烦恼、心事等等,这无疑会使他们二人的感情更为深厚。

(3)靖苏二人成长的步调一致。小殊是当年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不论是智商、情商,还是武学研究,亦或是文学造诣,都属于顶尖级别的。景琰比小殊...虽然笨了些,但总归成长的速度还是能够跟上小殊的步伐的,二人进步的速度、前行的步调几乎一致,谁也没有掉队。当年,身为孩子王的小殊,能够毫无耐心、毫不客气的把小豫津绑在树上,还不是因为小豫津跟不上他这个最耀眼的少年的步伐嘛,潜意识里他嫌他麻烦、嫌他累赘啊,所以才懒得时时带着他!而带着景琰,小殊却不累,小殊也愿意时时和景琰玩儿在一处,这也侧面证实了,这两位少年,都是当年金陵城中出类拔萃的少年,他们成长、进步的步伐,几乎是一致的。

(4)靖苏二人共同成长,三观一致。逐渐成长的靖苏二人,一同习文,一同练武,一同受教,一同常听祁王哥哥的教诲。长大后的他们,兴趣相投,理念相近,理想相同,价值观一致。思想上的共同进步、同步成长,奠定了靖苏二人能够继续做朋友、能够长久成为彼此挚友的基础。

(5)靖苏二人地位平等,定位相同,格局契合。彼时的靖苏二人,都一心以为祁王哥哥能够继承皇位、成为皇帝;彼时的靖苏二人,共同认定祁王为自己未来的主君;彼时的靖苏二人,对自己的定位均为“祁王殿下的忠臣良将”。当年,同样身为疏阔男儿的他们,最大的愿望便是彼此都能够投身于祁王麾下,一起努力,共同辅佐祁王,争取成为“祁王殿下的左膀右臂”;当年,同样身为疏阔男儿的他们,站在同样高度的格局上,共同期待着,日后,他们能够一起在祁王的带领下,共展宏图、共施抱负,安邦定国,开创一个不一样的大梁江山,迎来一个清明的太平天下。

自小厮混在一处,共同成长的他们

当年的靖苏二人,伴随彼此共同玩乐,用一颗真心共同分享,相互陪伴共同成长;

所以,当年的靖苏二人,感情澄澈、真挚、深厚。

何况,靖苏二人除了彼此互为挚友之外,更重要的,他们还是袍泽战友!当年的靖苏两个,一起上过战场,一起打退过敌人!彼时,他们一起遇过险,他们一起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彼时,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一起合力,联手冲出了重围,终于化险为夷。换言之,他们二人,在当年曾有着不止一次的过命的交情!

当年的靖苏二人,原本就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他二人彼此之间的默契原本就非比寻常;

而后来,他二人又在屡次共同御敌的过程中,更是培养出了他人难以理解的默契和心有灵犀,有时,甚至他二人之间的交流神思之敏捷、契合之无缝隙,他人竟难以置喙、难以插足,更是难以理解。或许,平叛誉王九安山兵变之时,靖苏二人之间的外人根本就跟不上的交流,只不过是十几年前的靖苏之间最为普通的交流而已;当年的他们,这样的交流、这样的默契,俯拾即是,随处可见。

原本,军旅战士之间的感情就要比普通朋友之间的情感更为深厚;而一起赴死过的、有着过命交情的战士们的袍泽之情,更是非一般的普通生活中的友情所能及。

何况,靖苏二人原本就有那样深厚的感情基础。如此,景琰与小殊之间的感情,又如何不深厚?!

孩提时代的玩闹相伴,童年时期的共同玩乐,早已化为靖苏二人之间最为澄澈、最为纯真的友情;

少年时期的共同成长、共享心事,青年时期的理念相近、理想相同、三观一致、格局契合,又共同筑牢了靖苏二人之间友情的基础;

同赴战场、共同御敌、同生共死的过命交情,使靖苏二人之间的情感更加牢固、更为深厚。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过了时间漫长的洗礼、沉淀、发酵,靖苏二人的深厚友情和袍泽之谊越发牢固、醇厚。

哪怕生死相隔,依然彼此相随

他们之间的感情绵长、悠远,哪怕经过十三年的分离,他们对彼此的心,却从未变过;

他们之间的感情醇厚、刻骨,哪怕最后生死相隔,却依然彼此相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ac2b72714aa2:好剧经得起逻辑的推敲,从这个角度上说,琅琊榜确实出色。追剧时,我经常感叹于林殊和景琰的深厚感情。确如小编所说,二人成长环境相同,成长步伐相同,有着同样的价值观,彼此相知,亲如兄弟,也是知己。但我还是稍有点疑虑,权力之争,一步错,便是万丈深渊。感情,欲望,每个人都有,即便料事如神,又如何能完全算准所有人心。为了利益,或是为了感情,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件事上改变本来想法。人心啊,简单也复杂。
  • 7091de557690:从头到尾就是个虐
  • 7091de557690:他们,说没有基情我还真不信😂
  • 蜗牛视点:一个13年心心念念记挂对方,一个把所有苦楚和权谋独自承受却要维护对方的一片赤子之心,这份情怎能不让人动容
  • 大魔女:靖王远离权利中心十三年,不仅为了林殊更为了自己亦师亦父的皇长兄,靖王虽说是皇子但毕竟只是梁帝后宫的一个嫔位所生,而且她的母亲之所以进宫还是为了辰妃,所以可想而知在宫中靖王并不受到重视,但所幸的是他有祁王这位皇长兄亲自教导所以比其他宫中皇子略有不同。其实在靖王的内心在小殊和祁王面前应该是自卑的,但祁王对于他似父般的教导,林殊对于似兄弟般的情义,让他感到在这无情的帝王家有一丝温暖,但祁王被赐死林殊以及帅府的覆灭,让他心灰意冷,更是有了原离尘世之心,但因为心中的坚信朋友和兄长的清白,让他不甘于让逝人不安于地下。所以他选择了那样的方式对逝人的缅怀以及对于梁帝的控诉。
  • 450052677a73:为啥?因为这部小说最开始是bl,后来读者多了作者为了符合大众口味就强行bg把bl拧成兄弟情了。不然你以为为啥靖王就是没有脑子,因为那是圣母女主(男主)标配啊。
  • 25a64a3fd902:不多说,到目前为止最爱的一部古装剧,甚至爱剧甚于小说。
    女飞贼:@九玥 本剧最遗憾便是靖苏相认,我有多爱摔马,臻子酥,扶不扶。
    25a64a3fd902:@女飞贼 我觉得小说霓裳别恋不如剧中厮守好,而剧中靖王得知小殊身份不如小说中巧妙。总的来说编剧用心了,很多伏笔埋的都很好。
    女飞贼:@九玥 我也爱剧甚于小说。。。:kissing_closed_eyes:
  • 8bd04f9ea9e1:有今生,做兄弟。没来世,来世再想你~~
  • 4774e3eb660b:@女飞贼 哈哈,类似基情这种吧,不过也不太一样,一直对古时候那种情意十分迷恋,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有情同手足,这样的情意或许跟古时那种社会环境有关?(思考)
    女飞贼:@馮楊琦君 是好句子,谢谢分享:kissing_heart:
    4774e3eb660b:@女飞贼 是啊,好的作品中总是会有很多细节让人感动,在整个观/读的过程中都能觉得暖暖的,令人欲罢不能。
    分享一句,“根若死,叶岂能活”
    几年前摘抄的一句,出处已不明,只觉其情至深
    女飞贼:@馮楊琦君 还有江湖义气,一诺千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节,坚守的底线和原则,比如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当时感动死我了。教育和环境应该有一定关系,当时的主流思想应该就是这样,儒家的那些,再有江湖的那些规则。当然也可能是作品,所以把当代社会对美好的追求,融入进了作品角色中。比如豪情和义气,金老先生就打造了一个虚构的却又公认的江湖,里面的行事准则,有些也打动人。
  • 竹林晓圣:老太太的裹脚布
  • 7119165fb493:好基友,一辈子
  • b886b3993aac:看了这么多关于琅琊榜的评论,最喜欢的一篇,分析得很透彻,真正的友情的确需要三观一致,共同进步
  • 呆木木:三观一致,共同成长很重要。
  • vkx365:分析的具体细腻,不错!收录进《评论台》专题了!
  • 4774e3eb660b:多角度分析,以今人之谊度古人之情,虽感有理有据,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女飞贼:@馮楊琦君 少了我故意没加进去的基情嘛: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kissing_closed_eyes:
  • 一大杯白开水:每次看的时候都被感动,这种友谊真的特别难得。

本文标题:【琅琊榜】之——景琰和小殊的感情为什么如此深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hyhttx.html